• 详谈:芦苇 新星 9787513351119 李翔
  • 详谈:芦苇 新星 9787513351119 李翔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详谈:芦苇 新星 9787513351119 李翔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图书 保证_可开发票_极速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

19.2 4.9折 39 全新

库存50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翔

出版社新星

ISBN9787513351119

出版时间2023-0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9元

货号31661334

上书时间2024-04-14

學源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芦苇是谁 001

生活课
编剧就是设计师 016
农民经历 022
对于“文革”的电影呈现 029
饥饿记忆 034
读书和人生的迷惘 038
画画和布景 044

西影厂、吴天明和编剧之路
进入西影厂 048
一个真正热爱电影的人 050
陈凯歌和张艺谋 056
周晓文和编剧生涯的开始 060
“电影最严重的问题莫过于跑题” 065
“写什么得是什么” 068

同陈凯歌合作《霸王别姬》
一部正常的好电影 074
改编和原著 077
对原著的改动和争执 079
“你必须了解每一个角色” 083
编剧和导演如何合作 090
创作状态 094
被打断的合作 098
“该得罪的都得罪了” 101

同张艺谋合作《活着》
对《活着》的改编 106
“蹭出火花来” 109
小说作家和编剧是两个行当 112
选择和局限 117

从《图雅的婚事》到《白鹿原》
《图雅的婚事》:故事和人物 124
跟王全安导演的磨合 127
《白鹿原》的波折 132
不同代际的导演 136

从《赤壁》到《狼图腾》
《赤壁》的主题 142
聪明和见识是不同的 145
自恋和活着 147
真相和戏剧性 148
让·雅克·阿诺和《狼图腾》 156

未完的工作
电影是跟观众的契约 162
为什么坚持做编剧 165
有新意的武侠片 167
作家和作品 173
电影的商业性 177
电影的娱乐功能和价值功能 181

内容摘要
芦苇,中国著名电影编剧,1950年出生于北京,两岁时随父母移居西安。
他参与编剧的电影屡获国际大奖,如《霸王别姬》获得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美国金球奖最佳外语片等;《活着》获得了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外语片、全美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外语片等;《图雅的婚事》获得了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
芦苇的这三部编剧代表作品,也可以说是1949年之后整个中国电影的代表作。
在与李翔的对谈中,芦苇用一贯的坦诚和犀利,详尽地分享了他如何从一名工人成为一名顶尖的电影编剧,以及从影近50年来的观察与思考:什么样的生活课塑造了“第五代电影人”;西安电影制片厂为何一度孵化出众多经典电影作品;同陈凯歌合作《霸王别姬》、同张艺谋合作《活着》、同王全安合作《图雅的婚事》背后有怎样曲折的故事;为何杰出的中国电影作品极难出现;如何改变创作上的“短命”现象;如今的电影行业面临哪些问题和挑战;面对这样的现状,电影人该如何寻找出路。
这次对谈不仅展现了一位大师级电影编剧如何用他的真诚与倔强,捍卫着他认为的好电影,也折射出过去几十年中国电影起伏颠簸的发展历程。
●《详谈》:一部以人为单位的价值创造史/与我们时代的优秀同路者对话《详谈》丛书,是一个长期的知识工程。作者李翔会努力找到这个时代优秀的商业实践者和价值创造者,请他们分享种种实践经验、做事方法,以及经历过的挫败和收获。这套书,献给始终保持开放与好奇的你。

精彩内容
一个真正热爱电影的人李翔:我看您在采访里说过一句话,西影的崛起和没落都跟吴天明厂长有关系。
芦苇:当然,他当厂长,西影厂才起来的;他不当厂长了,西影厂就落了。
李翔:他是1983年到1989年的厂长?
芦苇:1983年到1989年。他当厂长是1983年,西影厂的崛起也是从1983年开始,严格说是从《没有航标的河流》(1983年)和《人生》(1984年)开始。《人生》是吴天明导演的。那部电影是当年的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影片,还拿了最佳女演员奖,得了好多奖。西影历史上哪得过那么多奖啊,就一鸣惊人了。后来吴天明又把全国的第五代导演都招到自己的旗下,陈凯歌、张艺谋、田壮壮都来了,再加上本厂一些有力量的导演,它当时的创作力还是很好的。
李翔: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是厂长,同时是位艺术家?
芦苇:吴天明是一个非常棒的人,是一个真正热爱电影的人。现在我们有很多搞电影的领导,我不觉得他们热爱电影,他们是官员,但吴天明不是。吴天明是一位电影艺术家,是视电影为自己生命的人。
所以我运气很好,碰到吴天明。1983年我还在监狱里。1984年把我放了,我就开始看《黄土地》(1984年)。我觉得这还真是个好电影,真没想到在中国电影行业里还能干艺术。我觉得有希望了,要放开了,所以对电影就有兴趣了。当时我认为1984年以后,中国电影就有希望了。
李翔:那时候不想当画家了吗?
芦苇:还是想当画家,但那时候不停地在上戏,你作为美工、作为美术助理,要去参加工作。到1986年的时候,吴天明倡导成立了青年电影摄制组。所谓青年电影摄制组,主创都是年轻人,年龄在30岁左右。当时周晓文、曹久平和我组成一个团队,拍了一部电影叫《他们正年轻》(1984年)。这部电影是一个越战背景的军事题材电影,小投资、小规模,拍得非常有意思,也很有生命力,但最后这部电影被“枪毙”了。
可是吴天明认定这部电影拍得不错,所以他特别注意扶持我们,认为这个创作班底是有希望的,让我们再拍第二部、第三部。他让我们拍商业片,这就有了《最后的疯狂》和《疯狂的代价》两部电影。周晓文是导演;我是编剧,也做了美术。《最后的疯狂》票房特别好,我记得电影拿了当年的亚军,而且还拿了金鸡奖特别奖。吴天明很高兴。我们紧接着拍了《疯狂的代价》,票房也很好,口碑也不错。这样我就当编剧了。
当了编剧之后,吴天明就特别关照我。他是我的领导,我是个小工人,我认识他,但我不觉得他认识我。结果有一天在大门口碰见他,他说你到办公室来一趟,我就去了。去了之后,他说你小子不错,很能干,给厂里挣钱了,拍了好片子,你将来想干什么,要想干导演,我调你到导演室去,要想当编剧,我调你去文学部。
我当时一听,受宠若惊,觉得厂长能注意到我,对我这么关照,心里也很热乎,自己被人认可、重用很感动。后来我说,厂长,我哪儿都不想去,我就待在美术组吧,美术组待习惯了,人都很熟。我希望你给我一点经费,我下去给你找题材。他马上说,你要多少钱?我没想到这么快,就说不出话。他说,给你1000块够不够?那时候,1000块在我听来是很大的一笔钱,我就不敢说话了。过了一阵,我说,你给我500块就可以了,1000块太多。你猜怎么着?他把抽屉一拉,就给我数了500块钱。当时人民币还没有100面额的,都是10块一张的。
李翔:厚厚一摞。
芦苇:对,很厚一摞。他说,你给我写个收条,把这500块拿去,你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到厂办去开介绍信,就说是我的话,你想去甘肃,想去青海,想去新疆,随便。他就是这样的,很直接,没有那么多废话。
当时我拿了500块去了甘肃,跑到那儿写了几个剧本提纲,其中就包括《黄河谣》(1989年)。等我那趟回来之后,他老兄去美国当访问学者了。所以,我把我写的东西交给厂里的文学部了。
那时候我在厂里已经有点小口碑。厂里人都知道,这家伙干美工,还能写剧本。《黄河谣》拍完之后,厂里的意思是,你愿意写剧本就写剧本,你愿意当美工就当美工,不再直接派你上戏,等于你自由了,是这样的情况。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