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公交车的人/有思文丛 当代中国 9787515405247 魏微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坐公交车的人/有思文丛 当代中国 9787515405247 魏微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图书 保证_可开发票_极速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

17.7 6.3折 28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魏微

出版社当代中国

ISBN9787515405247

出版时间2015-0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28元

货号3086709

上书时间2024-04-14

學源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魏微编著的《坐公交车的人/有思文丛》所记叙的不仅是一个作家的成长经历,更是一代作家,乃至一代人的缩影,他们仿佛都闻过《读者文摘》的气味,都受过崔健摇滚的鼓惑,都曾在青春中压抑自我,也都在挫折与误解中缓慢前行。《坐公交车的人/有思文丛》所表述的也不仅是一个人的文学观点,在十七年文学“高大全”之后,追求宏大叙事、脱离日常经验的写作,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困境。

作者简介
魏微,女,广东省作协青年作家。1970年生,江苏人。1994年开始写作,1997年在《小说界》发表作品,迄今已在《花城》《人民文学》《收获》《作家》等刊物发表小说、随笔近100万字。小说曾登1998年、2001年、2003年、2004年中国小说排行榜。2003年获《人民文学》奖,2004年获《中国作家》大红鹰文学奖,2004年获鲁迅文学奖,2011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小说奖。部分作品译介海外。
鲁迅文学院第十四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

目录
第一辑  文学纪
  通往文学之路
  悲惨的人生,温暖的写作
  算了吧
  波尔多开出的列车
  第三河岸
  2008年的枕边书
  关于中日当代文学的几点看法
  我看“宏大叙事”
  日常经验:我们这代人写作的意义
  闲话短篇小说
  都市、小城、乡村
  我这七年
  生活美如斯
第二辑  年代祭
  小城
  成长1984
  《读者文摘》的气味
  1988年的背景音乐
  崔健时代与张楚时代
  我看“七十年代”
  我与广州的前世今生
第三辑  人物记
  坐公交车的人
  跟踪
  妹妹的成长
  老少咸宜的人
  永远的少年
  吴玄:生命中的几个关键词
  谢海与我们
  日常徐坤
  三个草原人
  宋唯唯成长记
  娜彧的腔调
  杨军印象记

内容摘要
 《坐公交车的人/有思文丛》是小说家魏微的一
本散文集,收录了“文学纪”“年代祭”“人物记”3辑共32篇文章。本书回顾了作者走过的文学道路,并对文学、对写作提出了匠心独具的见解;记录了作者的成长历程,并对作为成长背景的20世纪80年代做了提纲挈领的描述;回忆了作者的家人朋友,并对亲情、友情进行了基于个人视角的阐发。

精彩内容
 算了吧这是卡夫卡的一篇随笔,只有几百字,我把它摘抄下来,然后说自己的话。
清晨,街道清洁而空旷,我正赶往火车站。我与塔楼上的大钟对了一下表,发现时间比我想象得要晚得多。这个发现使我惊慌,以至于我快要迷路了,因为我对这个城市还不太熟悉。幸好附近有个警察,我走近他。他微笑着说:“你想问我该怎么走?”我说:“是的,因为我找不到路了。”他说:“你还是算了吧,算了吧。”他说着一个急转身就走了,就像那些想独自发笑的人们一样。
这段文字让我着迷。就像一切好的事物,我知道它是好的,可是说不出来,也无法做具体的分析。我不是职业评论家,面对任何文字都可以滔滔不绝。
我只是一遍遍地看着,一个字也不漏过,以期从它的语感里再发现一些新东西。差不多快能背诵了,我抬起头来,静默了。
一切好的事物,都让我感到言语和解释是那样的无力。在那出其不意的一瞬间,那个警察突然一个急转身,他说:算了吧,我看还是算了吧。他差不多要
捂着嘴笑了。
卡夫卡要告诉我们什么?荒凉,困境,城堡式的寓言……我不喜欢这解释。我只是看见了一幅图景:清晨,街道,人迹稀少,空气清凉得有点刺鼻,一个慌张的行人,他迷路了;警察在路边巡逻,也许他是个高大结实的中年汉子,有着欧洲人常见的啤酒肚和络腮胡,腰带上挂着手枪和警棍,那天清晨他有些无聊。
他知道通往火车站的路,可是他不想说。他说:你还是算了吧,算了吧。他转过身去,就像一个幽默。
如此简单的场景,也生动。打动我的,是在场景之外,有一种完全不合逻辑、莫名其妙的东西,让我们稍稍有些吃惊。警察一个转身,一切戛然而止。
就是我们熟悉的卡夫卡,简单的几个字,制造了一个神秘、无从解释的氛围。“现代性”这个词,在卡夫卡笔下,是如此生动、微妙,那拐弯抹角的地方,一举手,一投足,自己不能控制的莫名其妙的小动作……我们沉迷于其中,为它们所困扰,嘈杂微小的思绪和烦恼,一天天地长大,大于人。
戏剧性,大喜大悲,激烈的情感冲突,生与死……我们只会在托尔斯泰式的古典作品里才能找到。可是卡夫卡描述的是街景,片断式的、没头没尾。我读卡氏的小说,即便是长篇,也是把它分解成碎片来读;随便拈来一段,读下去,就会遇见我熟悉的场景和情绪,我完全能够懂得,那里的喜悦不成为喜悦,那里的悲哀也不是悲哀。
一切都是混沌的,不明朗,让人想起阴天,家家户户的门窗都开着。人坐在屋子里,太平地说着话,可是无端地感到紧张,受压抑,忘了自己在说些什么,可是笑着,也忘了自己是为什么笑的,有一种汗渍淋漓、气喘吁吁的感觉。
卡氏小说是恐怖的,那里头没有凶杀和碎尸,我看见的都是日常生活的场景。人在阳光底下走着,笑着,说着话;即便在夜晚,也没有蒙面大盗出现。这是个太平的世界,我们活着,勉为其难。
卡夫卡的恐怖是骨子里的,只有现代人才能懂:那发生在人和人之间,貌似漫不经心的谈话和审问,突然间一个下意识的小动作;推开一扇扇门,可是里面没有人;父亲说着话,突然跳到床上,完全是无意识的,他生气了,他对儿子说,你去死吧——轻轻地说着这话,可是很威严。
我不以为卡氏的小说是荒诞的,于我,它很真实,真实到不能解释的地步。那暧昧的父子关系,狂热的献身精神,对某种力量的绝对服从……全是在一转念之间。就像警察对问路人说:算了吧,你还是算了吧。他轻轻转过身去,想独自发笑——全是在一转念之间,它存在着,极偶然地成了现实。
P35-38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