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窗幽记/中华经典藏书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9787101115642 成敏
  • 小窗幽记/中华经典藏书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9787101115642 成敏
  • 小窗幽记/中华经典藏书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9787101115642 成敏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小窗幽记/中华经典藏书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9787101115642 成敏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图书 保证_可开发票_极速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

12.1 4.8折 25 全新

库存15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成敏

出版社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ISBN9787101115642

出版时间2016-03

装帧其他

开本32开

定价25元

货号3516406

上书时间2024-04-14

學源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小窗幽记》,明陈继儒纂辑,是明代清言小品集的代表作之一。共分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卷,从感情、个性、处世、境界、品味、法度等各方面入手,立体地涉及了人如何塑造自身、增加涵养、立身处事、怡情养性;而且关涉到世情、历史、山水自然、艺术等多方面的内容。文字优美典雅,处处浸透着古人的生活智慧。成敏译注的这本书节选《小窗幽记》的精华部分,以权威版本核校,出注并翻译,引领读者品味它无穷的艺术魅力。

目录
卷一  醒
卷二  情
卷三  峭
卷四  灵
卷五  素
卷六  景
卷七  韵
卷八  奇
卷九  绮
卷十  豪
卷十一  法
卷十二  倩

内容摘要
《小窗幽记》,明陈继儒纂辑,是明代清言小品集的代表作之一。共分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卷,从感情、个性、处世、境界、品味、法度等各方面入手,立体地涉及了人如何塑造自身、增加涵养、立身处事、怡情养性;而且关涉到世情、历史、山水自然、艺术等多方面的内容。文字优美典雅,处处浸透着古人的生活智慧。本书节选《小窗幽记》的精华部分,以权威版本核校,出注并翻译,引领读者品味它无穷的艺术魅力。

精彩内容
集醒是《小窗幽记》第一卷,所汇集的都是关于“醒”的慧言慧语。所谓“醒”,是指在浊世之中,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纯真的心灵,不被世俗名声所惑,不为世俗利益所诱,能坚守自己处世为人的底线。
  “醒”之难能可贵,是因为在浮世尘俗之中,人们为了追逐名利,难免和光同尘,难免会违心,难免会不清醒,甚至不得不揣着明白装糊涂。保持清醒意味着对自己、对世事不肯苟且,宁愿看到真相也不愿掩饰和回避,所以意味着清楚明白地承受痛楚。保持“醒”其实是对内心良知的坚守,也意味着直面痛苦、承担责任。
  作者在这一卷中指出了当时之世人们求名逐利,沉醉于名利或物质享受中,描绘了从上到下,一派昏醉不清醒的世态。
  其实,红尘之中,向来皆如此,唯恐求之不得,唯恐得之失去,总是在为了争取什么或者为了保住什么而费尽心机。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指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一派熙攘之况,便是世人竞相奔走的真实写照。为了生活,不停奔波,自有其不得已之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内心也真有难言之痛。然竞相奔走,为利为名蒙蔽自己的内心,便使自己变得浮躁不安,时时处于紧张焦灼之中,而一旦人人竞相为此态,整个社会的风气便会呈现出昏昏然的状态,唯以利益为重,唯以浮名为高。这种世风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充满了紧张和周旋,也使人的内心缺少安全感和信任感。昏昏并不是指对于自己的目标和利益不清楚,而是太清楚太充满欲望了,导致人们浑浊了做人的底线,甚至模糊了道德标准。
  屈原被流放,在江畔徘徊,渔人问他为什么“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其糟而歠其醨?”也即为什么不同流合污呢?屈原回答说:“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宁愿保持孤独的清醒,也不愿意和其光、同其尘。这展现了一个大写的人的担当精神,也是一个清醒灵魂的写照。
  我们不能祈求会有千日之酒,让我们忘记这世间的纷杂。也很难有特效良药,使人们的内心变得安宁清醒,但是认识到自己内心的欲望,认识到自己的挣扎矛盾,认识到世态真相,变得超脱一些,哪怕是暂时的,站在一定的高度俯视自己和世相,能像旁观者一样观察自己,便是理清自己内心,清醒镇定前行的第一步。在那个时刻,在纷繁的脚步声中,便能感受到山花含笑,明月皎皎。
  食中山之酒1,一醉千日。今之昏昏逐逐,无一日不醉,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声色车马。安得一服清凉散,人人解醒?集醒第一。
  【注释】  (1)中山之酒:据晋代干宝《搜神记》卷十九记载,中山人狄希能造千日酒,人喝了一醉千日。后以中山酒或者千日酒泛指美酒。
  【译文】  饮了中山美酒,一醉长达千日。而今天世人浑浑噩噩争名逐利,没有一天不在醉中,求名的人沉醉于官场之上,逐利的人酣醉在市井之中,有权势的人因音乐女色香车骏马而迷醉,天下简直成了一个昏迷而不清醒的天下了!哪里能得到一剂清凉散,来为人人解酒呢?集醒第一。
  倚才高而玩世,背后须防射影之虫1;饰厚貌以欺人,面前恐有照胆之镜2。
  【注释】  (1)射影之虫: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二提到:有一种动物叫“蜮”,也叫“短狐”,生活在水中,能含沙射人。被射中的人会头痛发热,厉害的至于死亡。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中指出,这种叫蜮的虫子,三足,也叫射工,在水中,含沙射人,也有的说是射人的影子。后指背后暗算。
  (2)照胆之镜:传说中的神镜,能照见人的内脏。《西京杂记》卷三《咸阳宫异物》载:汉高祖入秦咸阳宫,见“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来照之,影则倒见。以手扪心而来,则见肠胃五脏,历然无碍。人有疾病在内,则掩心而照之,则知病之所在。又女子有邪心,则胆张心动。秦始皇常以照宫人,胆张心动者则杀之”。
  【译文】  倚仗自己的才能高超而玩世不恭,游戏世间,背后便要提防那些暗算之徒;如果伪装忠厚善良来欺骗别人,面前恐怕有照胆镜,能照尽肝胆让人心事无所隐藏。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根。
  【译文】  拨得开繁密的花柳丛,看得清局势,才是真的有能力;在狂风暴雨中站得稳,才能见出定力。
  淡泊之守,须从秾艳场中试来;镇定之操,还向纷纭境上勘过。
  【译文】  淡泊的节操,是要在繁华俗世的华丽场上磨炼而来;镇定的操守,还要向纷繁复杂的场面上去验证过。
  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人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
  【译文】  使人当面称赞你,不如让别人背后不诋毁你;使人在初识时欢喜与你结交,不如让人和你久处而不生厌。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勿过高,当原其可从。
  【译文】  攻击别人过错的时候不要过于严苛,要考虑他是否承受得了;教导别人从善切莫要求太高,要体谅他能否跟得上。
  不近人情,举世皆畏途;不察物情,一生俱梦境。
  【译文】  不体贴人情世故,每条路都是你害怕走的艰难之路;不体察世情,就如在梦中生活,一生都难以实现理想。
  结缨整冠之态1,勿以施之焦头烂额之时;绳趋尺步之规2,勿以用之救死扶危之日。
  【注释】  (1)结缨整冠:据《左传·哀公十五年》所载:“君子死,冠不免,结缨而死。”是讲子路在卫国的内乱中,忠心护主,最后战斗而死,死前系帽的带子被击断了,他停下来整理,从容而死。
  (2)绳趋尺步:指规行矩步,举止合乎法度。
  【译文】  不要在火烧眉毛焦头烂额的危急时刻,还要讲究结缨整冠的从容之态;在救死扶危的紧急之时,也不能再步步遵循规矩、凡事都不失分寸。
  议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任事者身居事中,当忘利害之虑。
  【译文】  置身事外对事件进行评价和议论的人,应通晓所有利害关系;但负责处理这件事的人置身事中,应当不计利害尽心处理。
  俭,美德也,过则为悭吝,为鄙啬,反伤雅道;让,懿行也,过则为足恭,为曲谨,多出机心。
  【译文】  俭朴是一种美德,但太过分了就是小气,是鄙俗吝啬,反而有失风雅;谦让,是美好的德行,太过分了就是过于谄媚恭顺,或过于拘泥小节,大部分都是出于深心算计。
  怨因德彰,故使人德我,不若德怨之两忘;仇因恩立,故使人知恩,不若恩仇之俱泯。
  【译文】  怨恨会因为恩德而更加明显,所以让人感恩我,不如恩怨两忘;正是因为有恩德,所以才有仇恨,所以让人知道感恩,不如恩仇都消。
  天薄我福,吾厚吾德以迓之1;天劳我形,吾逸吾心以补之;天阨我遇2,吾亨吾道以通之。
  【注释】  (1)迓(yà):迎接。
  (2)阨(è):同“厄”,阻塞。
  【译文】  上天让我福薄,我就提高我的德性来迎接;上天让我身体劳碌,我就用内心的安逸放松来补偿;上天阻止我有好的际遇,我就用我的修养来使它通达。
  事穷势蹙之人1,当原其初心2;功成行满之士3,要观其末路。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