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树醒着 电子科大 9787564746049 菊女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老树醒着 电子科大 9787564746049 菊女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图书 保证_可开发票_极速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

21.4 4.3折 49.8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菊女

出版社电子科大

ISBN9787564746049

出版时间2018-03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9.8元

货号30157348

上书时间2024-04-12

學源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由菊女著的《老树醒着》处处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用文学形式探索哲学问题的表达,最集中的体现是死亡叙事。在《大表兄》《哑巴叔叔》《牛屋与它的主人》等篇章中,作者屡屡叙述故土亲友的离世。生与死,是生命中的两种形态,构成了人生命的全部内容和过程,所以,施津菊说:“文学创作如有永恒的主题,首先就是生与死,然后才谈得上爱与恨。”《性别差异中的死亡叙事》,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3期《老树醒着》自觉不自觉地契合了这一理论,将生死先于、优于爱恨主题进行文学探索。

目录
第一折老树醒着
  大表兄
  哑巴叔叔(一)
  哑巴叔叔(二)
  牛屋与它的主人
  渡口人家(一)
  渡口人家(二)
  橘林深处
  我的大姑婆
  三九之殇
  黄老师
  哭泣的牛儿
  罗伯的茅屋
  千里话凄凉
  他送了我一把建水紫陶
  生死蝶
  奈何天之热红枣
  回家真好
  可爱的姑姑
  我的奶奶
第二折恰好在春天
  黄昏的童话
  春草明年绿
  翦翦三月天
  临春的一点回忆
  手心里的温柔
  那些不知处
  细数三月的日子(四则)
  红尘有依
  三月盛事
  走近“故都”的舂
  他们不是夫妻
  我与野茶之缘起
第三折吉光片羽
  梅花雪月交光处
  出门在外,冷暖自知
  绿荫下的尼姑
  君山行
  六间房
  晤斑竹泪
  再晤斑竹泪
  酒桌上有这样一个兵
  真诚的声音
  暖玉生烟
  访萧红的后花园
第四折青丝落成言
  青丝落成言
  我可以老去了吗
  陪你醒来
  你从哪里来

内容摘要
 由菊女著的《老树醒着》是一本怀念故乡的散文集,作者以真挚的笔触描写了故乡美丽的风光景物、
风土人情、儿时记忆、亲人及邻里间的感人的亲情友情,以及种种逸闻趣事,抒发了作者的浓浓的思乡之情,及对儿时生活的美好怀念。本书情感真挚、文笔优美,字里行间都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精彩内容
 因为父亲在外地工作,有时他会来帮我们家干些力气活,所以,母亲很疼爱这个哑巴,老说要给他找个好媳妇。后来我们家搬走了,母亲食言了,他的媳妇是别人替他找的。
这之前,我隐约知道哑巴喜欢过村里一位姑娘,我叫她高姨,她的妹妹与我是一年级同学,叫艳。那个时候,高姨是村里为数不多的高中生,听说读书很聪明,一对长长的辫子,下学后,就在家务农了,但她的手里常捧着书,有时去她家,她给我讲书里的故事,说我聪明,今后会有出息,如今想来真是惭愧,辜负了不少人的期望。
去她家玩时,我常看到哑巴从门外丢几条鱼进来,转身就走,有时在路上也能见到他递给艳几支莲藕什么的。当时我没想太多,因为哑巴也常给我们家好吃的。
后来不知什么原因,高姨疯了。有一次我去她们家时,她在阶沿上搭个土灶煮着一块猪肉,黑乎乎的,她拉着我,说要给菊宝做好吃的,说不给哑巴吃,然后笑起来,然后又哭起来,吓得我从此再也不敢踏进她家的门了。
之后的日子里,模糊记得好像高姨的病好了一些,被外县一个做手艺的男人娶走了,还生了两个孩子。
但哑巴好像还是常常递给艳鱼啊莲藕什么的,递了后,依然转身就走。
后来哑巴也结婚了。搬进城后,我随母亲回过几次村,看到了他的媳妇,是一个智力低下的女子,眼
睛有些斜视,但她挺欢喜说话,见到我时,好像老早就认得我似的,拉着我的手,娇娇脆脆的:“哎呀,菊啊,真的是好乖好乖哦。”我只是尽力往母亲身后躲,哑巴在一边笑成一朵花。
她见人就说话,全村人都喜欢天真无邪的她,喜欢逗她玩,哑巴总是一旁看着,幸福地笑着。第一次看到她,我马上替蒲松龄《聊斋》里的那个天真疯癫的狐精小翠找到了原型。她跟小翠一样,不管别人怎样逗,她什么话都会说,就是不会说出与哑巴闺房之事。
我真是喜欢她的。
哑巴的三妹住在母亲以前待的那个镇上,有时回老家看望父母及奶奶,上街碰到她,问起哑巴,说他生了一个女儿,很是聪明漂亮。哑巴勤快肯做,他的“小翠”媳妇就在家洗衣做饭,还是成天笑哈哈的见
人就说话。
以前乡亲们怕她生了孩子不会带,结果没想到她把孩子带得非常干净,打扮得花一样,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他三妹说的时候,满怀欣慰。我走后,也会高兴一整天。
八月份,九十二岁的奶奶过世了,葬在老家村北头的墓地里。车队到了村口时,约四里长的路两边,全是乡亲们,他们凌晨五点就已候在这里,想赶来送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