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泽厚论教育(梦山书系) 福建教育 9787533496609 李泽厚|编者:杨斌|责编:林云鹏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李泽厚论教育(梦山书系) 福建教育 9787533496609 李泽厚|编者:杨斌|责编:林云鹏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图书 保证_可开发票_极速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

18.8 4.8折 39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泽厚|编者:杨斌|责编:林云鹏

出版社福建教育

ISBN9787533496609

出版时间2023-07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39元

货号31791989

上书时间2024-04-09

學源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李泽厚,中国当代具原创性、具系统性、具影响力、享有世界声誉的大思想家,在哲学、思想史、伦理学、美学等多个领域均有重大建树,其思想系统为“人类学历史本体论”。
李泽厚1930年6月出生于湖北武汉,湖南长沙人,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20世纪50年代创立了“实践美学”;80年代开时代之先声,独领风骚,风靡神州,被誉为“思想领袖,青年导师”,创造了思想文化界的“李泽厚时代”。1988年当选为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1992年客居美国,先后任美国、德国等多所大学的客席讲座教授等。1998年获美国科罗拉多学院人文学荣誉博士学位。2010年入选世界具的《诺顿理论和批评选集》,跻身于世界伟大文艺理论家行列。
主要著作:《批判哲学的批判》《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国现代思想史论》《美的历程》《华夏美学》《美学四讲》《走我自己的路》《论语今读》《己卯五说》《历史本体论》《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伦理学纲要》《哲学纲要》《该中国哲学登场了?》《中国哲学如何登场?》《回应桑德尔及其他》《什么是道德》《由巫到礼 释礼归仁》等;结集有《李泽厚十年集》《李泽厚集》《李泽厚对话集》等。

目录
引言
辑一  以美启真:创造性培养之路
  美是一种愉快的自由感
  美育的广义与狭义
  科学之美
  “内在自然的人化”
  由度到美
  形式感受
  自由直观:个体创造性的关键
  秩序感
  人类既需要数学,也需要艺术
  关于“美育代宗教”的杂谈答问(2008)
  漫述庄禅
  美育要培养形式感、敬畏感
  人工智能无法替代人的整个心灵
  如何培养有开拓精神、有创造性的人才
辑二  从婴儿起培养“自觉注意”
  工具的重大意义
  动作思维与原始语言
  语言学、心理学应建立在人类学的基础上
  康德非常注意教育问题
  从婴儿起培养“自觉注意”
  中国传统的缺失
  “结绳记事”就是最初的历史记录
  汉字:并非口头语言的记录
  关于默会知识
  从来不谈方法论
  中学要设立独立的逻辑课程
  《论语》的主旨是“学”
辑三  皮亚杰的动作和杜威的工具
  皮亚杰忽视了强制教育对儿童的巨大作用
  皮亚杰再次证实了马克思的哲学观点
  杜威没有强调物质工具对实践在本源上的规定意义
  John Dewey的工具主义
  复活Dewey,补救他的缺失
  皮亚杰的动作与杜威的工具
  杜威还是没法和马克思比
  现代心理学还在婴儿阶段
  研究人类心理,应不同于研究动物心理
  儿童道德教育,免不了一定的强迫因素
辑四  教育学:未来社会的中心学科
  哲学向何处去
  人类心理本体的建设问题
  世纪新梦
  教育学:未来社会的中心学科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人性
  天地国亲师
  人文教育不能是功利主义的
  教育是个大问题
  要启蒙,不要蒙启

内容摘要
 李泽厚的教育思想扎根于其哲学观(人类学本体论)、美学观(自然人化和人的自然化)、思想史观(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基础上,批判借鉴了马克思、康德、皮亚杰、杜威等人的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形成了自己“立美育人”的教育美学思想。
李泽厚认为,教育之美的前提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教育美的根源在遵循规律的教育教学实践。教育美学是教育最高的一种境界。提出“美育不只是艺术教育,更深层次的审美教育在于合规律合目的的实践”“教育学可能成为未来社会的最主要的中心学科”“教育的本质是人的心理建设”“教育的最
终目的是使人全面发展”等振聋发聩的观点。科技
的进步,要求重新定位教育的功能,重新思考教育的目的,李泽厚的教育思想必将更加得到重视。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