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素手红尘 普通图书/文学 伊北 漓江 9787540778163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素手红尘 普通图书/文学 伊北 漓江 9787540778163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图书 保证_可开发票_极速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

17.5 4.4折 39.8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伊北

出版社漓江

ISBN9787540778163

出版时间2016-07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9.8元

货号3561101

上书时间2024-03-19

學源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素手红尘》是新锐作家伊北的最新力作。小说描写了自军阀统治时期直至抗战胜利前后尚家四姐妹的人生故事,试图全景式反映出当时中国社会青年的生活状态与思想状况。尚家四姐妹是那个时代各种女性的缩影,作者意在写出一部变革中的民国女性解放史,整部小说情节连贯,环环相扣,荡气回肠;文字优美考究,人物鲜活,历史背景广阔,情节跌宕起伏,是一部可读性很强、又有着严肃历史思索的精品原创小说。

作者简介
伊北,生于安徽,北京师范大学毕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有多篇小说发表于国内文学刊物,出版长篇小说《被结婚》《北京浮生记》《熟年》,短篇小说集《臭伉俪》,传记《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半生素衣》《蚤满华袍》等。

目录
第一部  山有木兮木有枝
第二部  空有人心半遮面
第三部  三生烟火乱云妆

内容摘要
 一个女人,从女学生,到女革命者,到女明星,到女作家,层层递进的真相,纷繁复杂的爱恨情仇。
大变革时代的家族故事,民国四姊妹的跌宕传奇。
继《半生素衣》《蚤满华袍》后,深谙民国风情的作家伊北首次出版民国题材虚构作品《素手红尘》。

精彩内容
 太阳落尽了就掌灯。
六安城虽不大,但尚家还是赶新潮用上了“洋灯”,整个大厅被罗光照得通明,屋子当中一只八仙桌,十来个男人坐着,菜吃到半中间,酒却一直没停,几个士绅轮番站起来敬,主座的东道面色酡红,站起来身子明显有些晃,但他还是笑语盈盈,一杯接着一
杯。
因为是秋天,背面沿窗摆着一行黄色蟹爪菊,一
个小女孩站在旁边,约莫十一二岁,个子超半人高,梳辫子,身着素色对襟连衫,口里念念有词,揪着菊花瓣数数。她只是觉得有些闷,这酒已经喝了不短时间了,阿爸没得空跟她说一句话,还有新学的诗,李商隐的,她早背熟了,等着阿爸问课。
“阿妈让你不要揪了,客人在,不好。”一个比她高一些的开了脸的少妇,走过来对揪菊瓣的女孩说。小一些的女孩一转头,瞪了她姐姐一眼,扭过头,继续玩自己的,她心想,你管我做什么。
尚大人五十九岁,光绪三年中丁丑科进士,选翰林,散馆之后,历任国史馆协修、玉牒馆纂修、河南学政等职,为人素来清刚,卸任之后,他没有选择“衣锦还乡”--回安徽凤城定居,而是搬迁至小城六安作为栖身之所,颐养天年。
尚大人一生爱书、好书,扩建新宅,他特地建了藏书室“长恩精舍”,来存储他的万卷藏书,没想到宅院一建三年才落成,建成逢秋,又赶上尚大人五十
九岁寿诞,民间做寿讲究“过九不过十”,尚家索性把“乔迁”和“做寿”两喜并作一喜,连着做一做,热闹热闹,附近的官绅也都还凑趣,忙不迭地跑来恭贺,一聚聚到暮色深垂还未散场。
又一个人站起来敬酒,尚大人二话没说,一仰脖子喝了,人却差点没站稳,站在旁边的尚夫人连忙扶住。
尚夫人一身雪青棉衫,上面绣着银竹,衫子谈不上掐腰,但还是隐约看得出身材,她朝后梳着发髻,是晚清寻常的类型,但衬着她被灯光暖红的鹅蛋脸,格外利落精神。
尚夫人罗氏,父亲是举人,哥哥有五品功名,她幼承庭训,能诗会文,尚大人的原配夫人去世后,罗氏嫁入尚家,一连气生了四个女儿,分别取名静安、
静之、静若、静素。好在原配留了两子,延续香灯,罗氏生子压力略微减小,可没曾想几年之间,尚家长子因逃学受师长责怪,一赌气寻了短见,年仅十九;二子则在长子去世后四年,不幸因病夭亡。尚大人膝下只剩四女承欢,尽管个个聪明伶俐,尤其三女儿静若,是冰雪,聊能慰藉,但连丧两子,对尚大人来说,究竟有些落寞。
按说男人们谈笑,女人家不能露面,但这天特殊,一来喜庆,二来尚夫人也怕佣人照顾不周。“老爷,差不多了。”罗氏两者手捧着尚大人的胳膊,眉头微皱。“不打紧……”尚大人脑袋晃了一圈,很有些夫子气。
摘菊瓣的小女孩穿堂跑过去,几个大人喜欢,招招手让她过来,女孩不听,继续跑,跑到当门口,只听到尚大人朗声道:“静若!要懂礼数!”听了父亲的教训,小女孩低着头磨磨蹭蹭走过来了。罗氏走过去牵着她,弯下身子在她耳朵边说了几句,小女孩立刻喜笑颜开。
一位戴皮帽的士绅笑着对四周道:“都说尚大人的三千金聪慧非常,五岁时大人随口一说‘春风吹杨柳’,静若姑娘就能对出‘秋雨打梧桐’,七岁能画山水,如今将近金钗之年,想必又有精进,在下斗胆出一联,我看静若姑娘爱菊,就出一个‘菊色风霜相对冷’。”小女孩仰着脸,一双眼睛对着光,又明又亮,这有什么难的,她在心里暗笑,随即像炫技似的,几乎脱口而出,“月光秋水一时清。”众人先是呆了,有的就那么举着筷子,有的端着杯子,石化了似的,小女孩两只手拽住自己的小辫子,往下拉,很有种天真

突然有个人叫了声好,一桌子宾客都开始恭喜起尚老爷来。“虎父无犬女啊!”一位宾客双手抱拳,尚老爷一脸红光,点头,大笑。小女孩就站在红光里,瞪着眼睛收住一切光景。
“听说尚大人的四位千金里,还有一位会舞剑。
”一位宾客道。饭桌上立刻炸了锅,说会舞剑真是不寻常,尚家真要出花木兰了。说着就要尚老爷请出二小姐,尚老爷有些为难,大家又央求尚夫人。
尚夫人道:“女子本不应抛头露面,小女拙技,哪敢在众位大人面前班门弄斧。”众人还是不依,一
个劲儿央求,尚夫人弄得面瓤,只好对在一旁伺立的大一些少妇说,“静安,看看你妹妹在做什么。”尚静安哦了一声,低头走了。
尚静安刚出嫁,她是四姐妹里脾气和顺的,十六嫁人,已经不算年早,好在她嫁得不远,夫家也是凤城的望族,姓江,结婚后夫家出钱给江公子捐了个小官,尚静安随夫赴任,在省城落脚。这一阵丈夫去京城办事,她闲着无趣,便回娘家凑凑热闹。尚静安是小脚,走起路来,一晃一晃,但好在园子不算大,没过多久,迎门便见一个穿靴子,带着瓜皮帽的俊俏后生大步走了来,脚还没落稳,便大喊:“谁要舞剑!
”宾客们又被震了,左右没人接话。尚夫人微微皱眉,嗔道:“静之,你又乱蹿,要懂礼数。”怀静之的时候尚夫人的肚子尖,都说是男孩,尚老爷一高兴,就给取“之”字为名,真等生下来,失望归失望,但名字就那么顺着叫了,结果静之一路长起来,真有男孩样,读书识字,下棋舞剑,尚夫人急得想改都改不过来,只好顺着。
尚夫人愁她的婚事。
P3-5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