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溯源中国 普通图书/历史 许宏 河南文艺出版社 9787555991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溯源中国 普通图书/历史 许宏 河南文艺出版社 9787555991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图书 保证_可开发票_极速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

35.2 4.5折 78.8 全新

库存3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许宏

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55912491

出版时间2022-03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78.8元

货号31327801

上书时间2024-02-27

學源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填补传说时代的历史空白,揭开上古中国的神秘面纱!
二里头考古队前队长、考古明星学者许宏重磅作品
中华文明是如何崛起的?聚焦二里头文化发展全过程尧舜禹到底存在吗?晋南陶寺遗址蕴藏着什么秘密?
三星堆文化是外星文明吗?看东西文明如何交汇碰撞!
全彩印刷,百幅精美插图翻开本书,让我们跟着二里头考古队前队长许宏的足迹,填补传说时代的历史空白,揭开上古中国的神秘面纱!

作者简介
许宏 考古学者,作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前二里头工作队队长。主要从事中国早期城市、国家与文明的考古学研究。考古科普作品有“解读早期中国”系列丛书和《发现与推理》等。
许宏教授是所有渠道粉丝超百万的明星学者,擅长将严谨的考古学知识用轻松易懂的方式叙述出来。他学识渊博且思想开明,乐于向大众分享自己的学术成果。他将考古学变成“热知识”带入到大众的视野,激发了无数读者对早期中国历史的浓厚兴趣。

目录
【寻踪】 “连续”中的“断裂”
从仰韶到齐家
礼制遗存与礼乐文化的起源
公元前 2000 年:中原大变局的考古学观察
前中国时代与“中国”的初兴
二里头与中原中心的形成
二里头都邑的两次礼制大变革
宫室建筑与中原国家文明的形成
中国古都的恒与变
【论理】 三代文明与青铜时代考古
商文明:中国“原史”与“历史”时代的分界点
方法论视角下的夏商分界研究
论“青铜时代”概念的时空适用性
精细化分析:早期国家形成研究的有效途径
【观潮】 高度与情结
“新中原中心论”的学术史解析
“夏”遗存认知推定的学史综理
冷观三星堆
纠葛与症结:三星堆文化上限问题的学史观察

内容摘要
 中原文明是如何崛起的?
约公元前3500年后的千年时间里,黄河流域和长江流
域的许多地区还邦国林立。那是个“满天星斗”的时代。
到公元前1800年前后,二里头文明在极短的时间内吸收了各区域的文明因素,最终崛起,开启了王朝文明的新时代。
尧舜禹到底存不存在?
尧舜禹时代在考古学上并非无迹可寻。晋南临汾发现的陶寺文化礼器丰富,社会结构复杂。这个高度发达却并不称霸的文化,让学者联想到夏代前“温良”的尧舜时代。那么,作者本人怎么看?
三星堆文化是外星文明吗?
三星堆文化是外星文明的说法传的沸沸扬扬。但本书作者指出现有物证不能证明这一点。中原文化的青铜礼器和西来的金杖文化在此交汇正,是多种文化因素的碰撞共同塑造了三星堆奇妙而神秘的文化特征。
翻开本书,让我们跟着二里头考古队前队长许宏的足迹,探索传说时代的历史空白,揭开上古中国的神秘面纱!

主编推荐
◆填补传说时代的历史空白,揭开上古中国的神秘面纱!
◆二里头考古队前队长、考古明星学者许宏重磅作品
◆中华文明是如何崛起的?聚焦二里头文化发展全过程
◆尧舜禹到底存在吗?晋南陶寺遗址蕴藏着什么秘密?
◆三星堆文化是外星文明吗?看东西文明如何交汇碰撞!
◆全彩印刷,百幅精美插图
◆翻开本书,让我们跟着二里头考古队前队长许宏的足迹,填补传说时代的历史空白,揭开上古中国的神秘面纱!

精彩内容
 在对世界范围内文明起源问题所进行的比较研究中,张光直先生把文明起源的中国型态概括为“连续性”的型态,指出其很可能是全世界向文明转进的主要型态(张光直1990)。我们认为,在中国文明和国家起源“连续”演进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意义上的“断裂”。指出这一点对准确把握中国文明与早期国家的形成过程至关重要。
研究中国早期国家起源,方法之一是由已知的文明实体往上推,从其成熟的国家社会所表现出的明显的特征中,探究早期国家的某些本质的萌芽及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国学术界上一个世纪的探索,正是走的这样一条路径。中国考古学诞生伊始,殷墟的发现和大规模发掘就在考古学上确立了殷商文明。如果说在20世纪的上半叶,学术界对于中国早期国家文明的认识还仅限于属商代晚期的殷墟遗址的话,那么50年代早于安阳殷墟的商文化二里岗期遗存和郑州商城的发现,则大大深化了人们的认识。随后,以二里头遗址的发现为契机,早于二里岗期商文化的二里头文化得以确认。在二里头遗址发现了目前所知我国最早的宫殿建筑基址群、最早的青铜礼器群以及大型青铜冶铸作坊遗址等。依据上述考古发现,学术界大体上取得了这样的共识,即:二里头文化属青铜时代文化,已进入文明社会,产生了国家;二里头遗址则应是一处早期王朝的都城遗址(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商周组1979)。从二里头宫殿建筑、墓葬制度、青铜礼器铸造等文化要素及其所显现出的社会发展上的成熟性,学术界意识到中国文明和国家的形成,在二里头文化之前还应有一
个起源甚至早期发展的过程。在最近的20余年里,随着
仰韶和龙山时代一系列重要
遗存的发现,这一时期的诸考古学文化又成为探索中国文明与国家起源的重要对象。
对仰韶与龙山时代这些考古学文化所代表的人们共同体究竟处于何种社会发展阶段,学术界还有颇多争议。如认为属前国家社会阶段、酋邦时代、古国时代、早(初)期国家阶段等,莫衷一
是。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对相关问题的探究,我们不一
定要给国家的形成划一绝对的上限,也不必拘泥于具体的概念。正如已有学者指出的那样,文明与国家的起源是一个过程,上述诸考古学文化所代表的人们共同体应都处于文明化或日国家化的进程之中(严文明1999)。学术界在这一点上已取得了较为广泛的共识。 依据目前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将上述诸考古学文化兴盛时期的重要文化现象及其存灭时间作一大体的概括和比较。
内蒙古东部和辽西地区红山文化晚期:约距今5800~4900年(杨虎1994)。
发现有大型祭祀建筑群址、
大型积石冢群及随葬精美玉器的大墓等。
黄河上游仰韶文化晚期
的大地湾类型:约距今5500~4900年(郎树德1983)。发现有大型中心聚落、大型殿堂式建筑等。
长江下游良渚文化:约距今5300~4600年(张忠培1995,栾丰实1992,赵辉1999)。发现有大型礼仪性建筑台基址、大型人工“坟山”、祭坛、随葬精美玉器的大墓及大遗址群等。
长江中游屈家岭文化一石家河文化早期(北京大学考古系等石家河考古队
1993):约距今5000~4500年(严文明1993)。发现有规模不等的城址及以大型城址
为中心的大遗址群等,城址
内存在集中分布的宗教祭祀
遗存。
黄河下游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龙山文化:约距今5500~4000年(栾丰实1997)。发现有大型中心聚落、夯土城址、大规模墓地及随葬大量精美器物的大墓等。
P4-6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