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小涓学术自传(精)/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经济学家学术自传 普通图书/经济 江小涓 著 广东经济出版社 9787545468137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江小涓学术自传(精)/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经济学家学术自传 普通图书/经济 江小涓 著 广东经济出版社 9787545468137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图书 保证_可开发票_极速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

30.6 3.9折 78 全新

库存10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江小涓 著

出版社广东经济出版社

ISBN9787545468137

出版时间2020-0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78元

货号30834453

上书时间2024-02-22

學源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场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本书从参与改革的经济学家的角度出发,描绘作者在改革进程中历经的各种探索和博弈,同时融合经济学家的所思、所想、所学,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受改革历程,呈现一幅曲折前进的经济改革纵览图。

作者简介



目录
壹  早年经历
贰  大学生活
一  被动选学企业管理
二  硕士研究生时期和在《经济研究》发表论文
三  博士研究生时期和近距离接触改革热潮
四  改革中一次波折引起的思考
五  出国与眼界
六  撰写博士论文
叁  在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作的7年
一  工业发展研究
二  产业政策研究
三  中小企业、产业组织和过度竞争问题研究
四  改革问题研究
肆  在中国社科院财贸经济研究所工作的6年
一  利用外资问题研究
二  “入世”问题研究
三  服务经济研究
四  科技全球化研究
伍  在国务院工作的14年:政务工作中的学术思考
一  前期工作参与:参加中央文件起草和当选中共十六大代表
二  政府工作中的学术感悟
三  继续做学术研究
陆  时代呼唤:研究网络与数字时代的服务业
一  网络时代服务业性质的改变
二  体育产业——网络时代的典型服务业
三  经济理论面对的新挑战
柒  40年学习研究乐在其中
一  悟道之乐
二  育才之乐
三  天伦之乐
附  录
附录一  简历
附录二  学术代表作
附录三  主要获奖和受表彰情况

内容摘要
 本书是《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经济学家学术自传》中的一册,由经济学家江小涓撰写,以第一人称叙述,从大学生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作的7年、财政与贸易研究所工作的6年、国务院工作的14年、时代呼唤:研究网络与数字时代的服务业、40年学习研究乐在其中等七个方面讲述了她的工作经历,围绕改革开放,结合其研究方向和重点领域,阐述研究过程,展现其研究成果及学术成就。

精彩内容
 早年经历我于1957年出生在陕西省西安市,父亲江
风,甘肃正宁人,长期在陕西省和西安市文化宣传口工作,离休前是西安市委秘书长。母亲丁力,山东五莲人,长期在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工作,离休前是陕西人民广播电台通讯采访部主任,首席记者。父母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参
加革命的大学生,家庭气氛平和、民主,对子女没有过多的约束,我从小也没有太多生活窘迫的感受。家里藏书颇多,父亲单位图书馆里还可以借到更多的书,主要是关于哲学、历史和中国文学的。父母坚信知识是宝贵的财富,鼓励我们多读书。我对父亲在家中形象的印记,就是坐在桌子边一本书一杯茶一支烟。1989年,我出国学习回来,把打工挣的钱给了父母一些。第二天一早,父亲就动作夸张地点了一沓钱,去书店买了一
套新版的《资治通鉴》。母亲告诉我,此前他已去书店翻看过多次却没舍得买。我从小就喜欢看书,新奇又快乐的阅读体验让我受益匪浅,这样的兴趣和习惯贯穿了我终生。
“文化大革命”开始时,我上小学三年级,父母双方都受到冲击。有一年多的时间,父母经常被隔离审查,哥哥又到处去串联,就我和五六岁的妹妹在家。不过邻居都挺和善,常常帮助我们。我从小自立性也较强,倒也没有碰到什
么特别困难的问题。
1969—1972年,父母下放农村,带着我们三个孩子一起去,地点是陕西南部的汉阴县高梁
公社界牌大队。虽然那里很穷,但随父母一起,他们工资照发,乡亲们也很友好,我正处在不知发愁的年龄,因此这段经历在我的记忆中就是一
段轻松快乐的乡村时光,记住了很多田园景色、质朴友好的同学和自身水平有限却又极为努力的老师。但是这里的人们确实很贫穷,到了春上灶头断炊,政府提供一些三四分钱一斤的返销
粮,一块钱就能让全家度过最困难的时期。但有不少人买不起,每到这时,到我们家借钱的人一
个接一个。不少老乡确实还不起钱,很多人就用砍的柴偿还,一角钱一大捆,每到这时我们家里的柴垛子堆得和房子差不多高。后来我们启程返城时,全队几百人来送行。最令人意外的是,几乎所有借钱的人都尽其所能还钱,有人连夜从铁
路建设工地上回来,走几十里路去亲戚家借钱。
个别实在没有钱的,就会送来一些土特产。记得有一个老乡用竹竿串了八只鳖,说实在借不到钱,借我们的五毛钱就用它还了。当时我还小,只觉得好玩,后来回想起来这一幕幕挺感慨的。印象深刻的还有,虽然生活艰难竭蹶,老乡们却并非整日愁容满面,田间地头总是欢声笑语,晚饭后的“侃大山”也很幽默开心。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