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糊涂 普通图书/文学 庞余亮 人民文学 9787020183494
  • 小糊涂 普通图书/文学 庞余亮 人民文学 9787020183494
  • 小糊涂 普通图书/文学 庞余亮 人民文学 9787020183494
  • 小糊涂 普通图书/文学 庞余亮 人民文学 9787020183494
  • 小糊涂 普通图书/文学 庞余亮 人民文学 9787020183494
  • 小糊涂 普通图书/文学 庞余亮 人民文学 9787020183494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小糊涂 普通图书/文学 庞余亮 人民文学 9787020183494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图书 保证_可开发票_极速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

33.4 5.7折 59 全新

库存33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庞余亮

出版社人民文学

ISBN9787020183494

出版时间2024-01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59元

货号31952756

上书时间2024-02-11

學源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庞余亮,江苏兴化人。早年就读于扬州师范学院,做过15年教师和5年记者。《南方周末》散文写作训练营导师。
多篇作品被选入中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著有散文集《半个父亲在疼》《小先生》《小虫子》等。儿童文学作品《小不点的大象课》《神童左右左》《躲过九十九次暗杀的蚂蚁小朵》《看我七十三变》等,深受孩子喜爱。
有部分作品译介到海外。曾获童话金翅奖、孙犁散文双年奖、万松浦文学奖、第八届鲁迅文学奖等多种奖项。
庞余亮的散文既天真又沧桑,泪水与笑声齐飞,极具汉语温润之美。

目录
题记:

天下的妈妈 

都有一颗明白心 

而所有的孩子 

都曾是 

小糊涂

目录:

剩下的

斑点狗

犟脾气

爪子

大裂谷

长舌头

有用

好事将近

麦田怪圈



这辈子

王八

田鸡

第五个泥孩子

冤枉

胆小鬼

饥饿经

草毽子

碎嘴麻雀

敌人

禁闭

稻眼睛

大雾天

水眼睛

鼻拘和友谊

土豆笑话

神秘人

奇迹

哑巴棉桃

反刍

它吃,他吃

糊涂蛋

数数稻子

内容摘要
世界有多沧桑,童年就有多天真。
他是这个穷家的第十个孩子。
他是剩下的。呆在墙角的黄泥瓮也是剩下的。
空泥瓮是母亲用黄泥和稻草做成的,嘴巴大,肚子更大,模样如一只放大了几万遍的大蒜头。
原来很有用呢,藏过稻,藏过麦,也藏过糠,能装几千斤稻麦呢。
现在,既笨重又无用。
无用的人只能饿肚子。
睡在空泥瓮里的饿孩子,他总是睡不着。
他把自己蜷曲成一颗蛋的模样。还是睡不着。
这世上,有许多失眠的蛋。
《小糊涂》是一部新奇的饥饿之书,也是一部深情的母爱之书。几次“分家”让第10个孩子陷入了无床可睡的窘迫之境。一只无人可要的黄泥粮瓮,成了他每晚的寄居之巢。土地上的植物们、小动物和野果们,都成了这个泥孩子的启蒙课本,被誉为中国版《童年》。
《小先生》《小虫子》插画师邵展图惟妙惟肖手绘插图20幅《小先生》《小虫子》装帧设计师刘静再次操刀设计,展开大地上镀金的梦(李敬泽、韩少功、毕飞宇,马爱农、潘向黎合推荐)

精彩内容
冤枉一根五号绣花针不见了。
母亲一口咬定是他拿的。
他根本没拿母亲的绣花针啊,他拿绣花针干什么呢。
母亲还是认为他拿了绣花针做鱼钩钓鱼了。
真的是天大的冤枉。他喜欢捕鱼,用抄网抄鱼,但根本不喜欢效率很低的钓鱼啊。
但母亲的绣花针的确不见了。
家里只有他弄鱼,弄鱼需要鱼钩,绣花针可以在火上烤一下,弯成鱼钩。
他就是长了一万张嘴也说不清的。
后来,这根五号绣花针在一张旧年画上找到了。
还是母亲自己插上去的。
母亲没有向他解释,更没有向他道歉。
母亲的话是终审判决。
就是冤情大白了,他也不会再辩解的。
他是被冤枉最多的人。
但他是坚决不能把“冤枉”一词说出口的。
只要他说出来,母亲就会像炮竹一样爆炸的。
“我冤枉他?!!”“我冤枉他还生他养他干什么?!!”母亲是不能爆炸的。不但爆炸的后果,而是还会有连环爆炸的可能。如果父亲知道了,“冤枉”就会被父亲硬生生变成很痛很痛的真冤枉。
相比母亲的炮竹,父亲是轰隆隆的炮火。
炮火过后,惨不忍睹。
他洗碗的声音响了点,母亲就说他想做败家子。
他的确没有听到母亲的指令,母亲就说他是装着听不到。
他明明没有回嘴,母亲偏说他已在肚子里面回嘴了。
他不辩解。
那些“冤枉”已记在心里了。
后来,他突然觉得自己受过的“冤枉”根本算不上冤枉呢,顶多算是“小冤枉”呢。
“小冤枉”接近于开玩笑。
母亲跟他开玩笑,有什么好生气的呢。
这么想也算是懂事吧。
——除了黄泥瓮,世界上没有第二个人知道他已经自己表扬过了自己。
自我表扬还是非常有用的。他再遇到母亲的冤枉,他不生气了,不抱怨了,无论母亲说的是不是他的错,他都会提前承认,全是他的错,全是他的罪。
母亲看出了他眼睛里的应付和敷衍,就说他是小奸臣。
他承认了自己就是小奸臣。
“小冤枉”等于被蚂蚁咬了一口。
被蚂蚁咬了一口,这算什么事呢。
谁能想到母亲被惊魂了呢?
母亲被惊魂的那个下午,他正在执行一个蓄谋已久的“享福行动”。
这个“享福行动”是像父亲一样也躺在门板上享受着穿堂风午睡。
躺在门板上午睡一直是父亲的专利。每当父亲午睡的时候,他是那个专门给父亲扇风和赶苍蝇的小仆人。父亲午睡结束,三下五除二,很轻松再把那扇门板装到门窝里。
他偷偷观察过父亲怎样卸下门板怎么再装上门板。
他一直想趁着父亲母亲下田的机会,也来一次躺在门板上享福享福。门板其实并不容易卸下的,门板不是太重,但是太大,他是双手都抓不过来。
母亲被惊魂的那个下午,他练成功了手脚并举,终于用“巧力”卸下一扇门板,开始了“享福行动”。
他是家里最享福的孙悟空,卸下的门板就是孙悟空的筋斗云。
他根本没受过小冤枉呢。
“孙悟空”正在筋斗云享福,忽然,一阵风刮过来了,他全身的每一个毛孔都被惊动了。
他从“筋斗云”上差点翻落下来。
肯定不是穿堂风。
确实不是穿堂风,他眼前多了个一个像母亲的人。
的确是母亲,一个头皮蓬乱脸色煞白的母亲,俯在他面前,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他还没来得及开口喊母亲,脸上就遭到了母亲一巴掌。母亲的巴掌上全是泥。接着,腿上手上全是泥的母亲就呜呜哭了开来。
母亲哭得很伤心,满脸都是泥印子。
好像不是他偷偷卸门板的事。
真是一万张嘴也说不清呢。
过了会,母亲不哭了,咕嘟咕嘟喝完了他舀来的一碗水。又用他打过来的一盆水洗了脸,还接过他找来的梳子梳了头。
忙完了这一切,母亲跟他并坐在门板上,开始跟他开会。
开会是内容当然是被惊魂的事。母亲说她有生以来从来没有被这样惊吓过。可今天下午确确实实被惊吓了。她正在稻田里拔稗子。就听到有人喊,不好了,小三子掉河里了。
母亲说到小三子的时候就盯着他看了一眼。那时候,每家都有很多孩子,许多家都有个小三子,有年纪很大的小三子,有刚刚结婚的小三子,也有和他差不多大的小三子,当然也有还不会走路的小三子。
那个传话人根本说不出是哪家的小三子。
可母亲一口就认定是大人们家的小三子。于是,母亲拔腿就跑,也不管踩歪了几棵秧苗。母亲快速跑过了田埂,从田梗又到了防洪堤。
一道防洪堤。
又一道防洪堤。
防洪堤上的向日葵、南瓜藤和绵延的盐巴草都挡不住母亲的长跑。她记得好像踢掉了几只还没长大的南瓜。母亲已经管不着了。
她实在太后悔了,今天没有多一句话,多一句话骂骂她家小三子,她家的小三子如果哪一天不敲打,就会成为上天入地的孙猴子。
说到“孙猴子”的时候,母亲又动手打了他一个后脑勺。
母亲说他必须要为她被惊魂负责任,必须赔她!
可是,母亲被惊魂的责任应该是那个传话的人。
还有母亲没调查清楚,凭什么认定就是他呢。他已学会了游泳了啊。而且,虽然他也是小三子,但更多的人还是叫他“他”啊。
拿什么赔偿呢?
难道母亲不知道他连半分钱也没有吗?
前面一巴掌,后面一个后脑勺。
都很疼。
两个冤枉加起来是一个大冤枉。
母亲后来又下田去了。
他装着去倒灶灰,探头看了下那个出事的码头。空荡荡的码头上一个人也没有,有闪闪发光的东西在水面上。他吓了一跳,全身都是害怕,快速蹿回家。
他把门关上了,还是害怕。
最后,他爬到了黄泥瓮里了,稍微不害怕了,又想起了卸门板的事,他暗暗祈祷母亲不要把这件事他告诉父亲。
有了怕父亲惩罚这件事之后,他开始想那个掉到河里的小三子。
这个小三子好像不太调皮呢。
但大人们早就警告了呢,河里有水鬼呢,每年夏天都要拖走一个替死鬼的。
也有人说是河里的水獭猫。
他不知道水獭猫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只知道一个又一个死去的孩子都是它拽到深水里淹死的。
太多的水,太多的孩子,贫穷的日子里,大人们忙着生计,孩子们就这样在水中浮沉,有些孩子沉下去了,再也没有浮上来。
晚上,被惊魂的母亲竟还是带他去看那个死去的小三子了。
他开始想不去。
但想到得赔偿母亲这个事他不得不去了。
他从人缝中看到那个小三子。那个小三子戴着令人羡慕的火车头帽子,穿着过年才穿的新棉袄躺在草席上。
很多人都在叽叽喳喳地说这个孩子的好话。
这个孩子聪明,懂事,还有用。
好像大家说的是另一个孩子。
过了三天,河码头上又全有了一大批不怕死的孩子。一个也不怕。
是谁那么胆大第一个去码头的呢?
说不清。
他肯定不在那群胆大的孩子中。
他不知道母亲所说的赔偿期是多少,什么时候结束。
他做了很多家务活。
赔偿期好像过去了,又好像没有过去。每次想到母亲惊魂的样子,他都会加倍小心翼翼做事。都是抢着做的。
为了防止母亲被蚊子咬,他还悄悄做了艾绳。
艾绳驱蚊的效果比蒲棒更有驱蚊效果呢。
母亲吃过艾草,但不知道艾草可以搓艾绳。 他很详细地说了艾绳的制作方法,选择细而高的艾草,割下来暴晒两天。晒软了,用榔头把硬艾杆捶熟,然后一根一股,两股搓成艾绳。
母亲表扬了他。
母亲的表扬好像是“刑满释放”呢。
那天晚上乘凉,他和母亲一起在院子里乘凉,点燃的艾绳散发着好闻的艾香。母亲没有说话,他就下意识地找了一句话:“夏天为什么这样热呢?
又为什么还有那么多蚊子呢?”他问第一遍,母亲没回答。
问到第二遍,母亲呛了他一句:“你说得这么转弯抹角的,是跟我想收艾绳钱吧。”天啦,他又是一个“小冤枉”呢。
“小冤枉”等于被蚂蚁咬了一口。
被蚂蚁又咬了一小口,可这算什么事呢。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