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源氏物语(上下全译本)/世界文学名著 普通图书/综合图书 (日)紫式部|译者:乔红伟 北方文艺 9787531728443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源氏物语(上下全译本)/世界文学名著 普通图书/综合图书 (日)紫式部|译者:乔红伟 北方文艺 9787531728443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图书 保证_可开发票_极速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

23.2 5.9折 39 全新

仅1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日)紫式部|译者:乔红伟

出版社北方文艺

ISBN9787531728443

出版时间2012-06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9元

货号2353107

上书时间2023-12-26

學源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日本语“物语”意为故事或杂谈,是日本古典文学的一种写作题材。大概产生于日本的平安时代。大致分为两个文学流派:一为小说创造类的物语,故事内容虚构,具有传奇色彩;另一为和歌物语,主要以和歌为主,属于客观叙事和历史史实的记述。
《源氏物语》即“源氏的故事”,是日本平安时代的女歌人“紫式部”所著。通过对主人公源氏及其后代的生活经历和情爱故事的描写,反映了那个时代日本宫廷政治的腐败,贵族生活的骄奢谣逸,以及女性社会地位的卑微和普通民众生活的苦难。

作者简介
乔红伟,黑龙江大学日本语言文学系毕业。后就读于日本新泻大学经济系。2003年至2005年在日本青森县县厅任国际课国际交流员。2006年至今执教于黑龙江科技学院利民校区,任日语系主任。曾在专业期刊发表论文、译文多篇。
紫式部(约973-1014),日本女作家,歌人。作者本名无可考。她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藤原为时是有名的中国文学学者,擅长和歌和汉诗。任地方官,地位不高。紫式部自幼跟从父亲学习中国诗文和和歌,熟读中国典籍,并擅乐器和绘画,信仰佛教。约22岁时,与比自己年长20多岁、已有妻室子女的地方官藤原宣孝结婚,因而亲身体验了一夫多妻制家庭生活的滋味。婚后3年,丈夫逝世。在寡居生浯中,因创作《源氏物语》而文名远扬,受到藤原道长等高官显贵的器重。宽弘2~3年(1005~1006)间入后宫,任藤原道长之女,天皇皇后彰子的女官,为她讲授《日本书纪》和《白氏文集》等汉籍古书。官名为藤式部,后改称紫式部。据传,“紫”是《源氏物语》的主人公的名字,式部源于她长兄的官名“式部丞”。1013年离开后宫。《源氏物语》直到她逝世前才成书。该书被誉为日本古典文学的高峰,是世界文学史上的里程碑。作者另有《紫式部日记》和《紫式部集》等作品问世。

目录
上册
第一回  桐壶
第二回  帚木
第三回  空蝉
第四回  夕颜
第五回  紫儿
第六回  末摘花
第七回  红叶贺
第八回  花宴
第九回  葵姬
第十回  杨桐
第十一回  花散里
第十二回  须磨
第十三回  明石
第十四回  航标
第十五回  蓬生
第十六回  关屋
第十七回  赛画
第十八回  松风
第十九回  薄云
第二十回  槿姬
第二十一回  少女
第二十二回  玉髪
第二十三回  早莺
第二十四回  蝴蝶
第二十五回  萤
第二十六回  常夏
第二十七回  篝火
第二十八回  朔风
第二十九回  行幸
第三十回  兰草
第三十一回  真木柱
第三十二回  梅枝
第三十三回  藤花末叶
下册
第三十四回  新菜
第三十五回  新菜续
第三十六回  柏木
第三十七回  横笛
第三十八回  铃虫
第三十九回  夕雾
第四十回  法事
第四十一回  魔法使
第四十二回  云隐
第四十三回  匂皇子
第四十四回  红梅
第四十五回  竹河
第四十六回  桥姬
第四十七回  柯根
第四十八回  总角
第四十九回  早蕨
第五十回  寄生
第五十一回  东亭
第五十二回  浮舟
第五十三回  蜉蝣
第五十四回  习字
第五十五回  梦浮桥

内容摘要
 《源氏物语》是现有记载的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紫式部在日本文学史上第一次将小说创作类物语和和歌类物语相结合。在继承了物语创作写实的基础上,改变了物语缺少细腻的心理描写、细致的景物描述的缺陷,借物观心,以心哀物,开创了日本文学哀婉、细腻风格的先诃。
《源氏物语》全书约百万余字,讲述的故事纵跨四代皇朝,历时约八十余年,涉及人物四百多位,其中详细描写、形象鲜明的人物亦有二十多人。通常分为三部:第一部,共三十三卷。以源氏为主人公,叙述了他不同寻常的出生、任性纵情的爱欲生活及在政治上遭遇谪迁及从反京都,飞黄腾达,位极人臣的过程;第二部共八卷。主要描写源氏四十岁以后的生
活。表现其认识到生命的无常。从而深深陷入沉重的寂寞与无奈之境;第三部共十三卷。主要讲述源氏之子薰君与旬皇子之间复杂的爱恨纠葛。以与前两部情节“因果相报”的呼应形式,发出了对人生、宿命、情缘的深重而悠远的哀叹。

精彩内容
 这一年夏天,桐壶更衣身体欠安,想乞假回娘家休养,皇上不忍离别,执意不允。这位更衣几年来常常生病,皇上已然习惯,他说:“且稍住宫中休养将息,视情势再度定夺吧。”但在这期间,更衣的病情越发加重起来,只过得五六天,整个儿艳色玉体已'衰瘦如柳,甚是令人痛心。母太君哭哭啼啼地向皇上乞假,皇上见得此般情形,不便强留,方允其出宫。
即便如此,也得提防发生意外。因此决计让小皇子留在宫中,令更衣悄悄回去。形势所迫,皇上也不便一味挽留,只因碍于身份,未便亲送出宫,心中自是痛楚不安。更衣本来是个花容月貌的美人儿,但这时候重病缠身,花容尽损,虽有千言万语,只可恨无一丝的力气诉说。只剩得奄奄一息,气若游丝了。皇上睹此情状,已是茫然无计,一面啼哭,一面历叙前情,重提相邀相约之誓。可是更衣已经不能言语,两眼失神,四肢瘫痪,只是昏昏沉沉地躺着。可怜那皇上束手无策,只得匆匆出室,命左右备车,但心里又实是难舍,再进得室中,又不忍让她去了。他对更衣说:“我和你立下盟誓:大限到时,定要同去。你不会弃我于不顾吧?”更衣也深感
皇上恩情,心中似有所动,挣扎着噎噎吟道:“大限已至悲永别,留恋残生叹命穷。若是早知必有此等结果……”说到这里已经奄奄一息,想继续说下去,只觉困疲不堪,力不从心了。皇上仍欲将其留住宫中,亲加调理。可是左右奏道:“贵妃母家、高僧诸人尽已请到,定于今晚启忏……”他们催促皇上动身。皇上奈何不得,只好允了这更衣回外家寄住休养。
桐壶更衣出宫之后,皇上自是心中悲痛,无法人眠,但觉长夜如年,前去外家探病的使者亦不见踪影,皇上不断地唉声叹气。且说那使者到达更衣外家,只听见里面哭声连天,心中已自明白了几分。只听里面哭道:“夜半过后就去世了!”使者只好快怏而返,据实奏闻。皇上闻此噩耗,长痛难抑,心神恍惚,竟把自己关在房里,郁郁凝思。
小皇子已遭丧母之痛,实是可怜。皇上本欲将他留在宫中。可是丧服中的皇子留侍御前,并无这个先例,只得由他出居外家。小皇子年幼无知,眼见得诸宫女啼哭哀号,父皇哀伤欲绝,心中倒也觉着怪异。他哪里知道,平常间亲子别离,已是悲哀断肠之事,何况又要遭受生离死别两重痛苦呢!
悲伤之情虽绵绵不断,仍按照丧礼,行火葬之仪。母太君恋恋不舍,见得众人送走了女儿,‘哭泣哀号:“我这老身,就与她一起化为灰尘了吧!”她便挤上众侍女送葬之车,一同来到正在举行庄严仪式的爱宕的火葬场。太君到达其地,心里自是伤痛已极!她说得还算通情达理:“眼看着遗骸,忆起平日的音容笑貌,仿佛她还活着;直到看见她变成了灰烬,才相信她是真的不在世间了啊。”然而哭得几乎从车子上掉下。侍女们簇拥搀扶,百般劝解,她们说:“早就有今日之忧了啊。”宫中派的钦差来了。同时带来圣旨,宣读道:追封桐壶更衣为三位。
此番自然又引来一片号啕之声。皇上回想这更衣在世之日未得女御之名,心中歉疚。他现在要让她晋升一级,所以追封。哪料得此等追封又引来诸多怨忌。然而通情达理的人,尚且以为更衣性情温淑,优柔娴雅,姿容美艳,乃可亲可敬之人,本无可怪罪。只因过去皇上对她宠爱太甚,以致受人妒恨。如今此身已化作青烟而去,恩恩怨怨自然已随青烟消去了。皇上身边的女官们回想起她人品之优越、心地之慈祥,不胜悼惜。所谓“生前虽招恨,死后人尽爱”。此古歌也正合此情了吧。
日月如梭,自桐壶更衣去后,皇上仍是思念不止。每次举行法事,皇上必派人吊唁,即使如此,仍难遣心中忧伤。他决不宣召别的妃子侍寝,唯终日独自垂泪,隐忍度日。皇上身边的人见此情景,尽皆哀叹垂泪。只有弘徽殿女御等人,至此仍忌恨那死去的更衣,说道:“做了鬼还叫人不得安宁,恩爱不比寻常哩!”皇上虽然有大皇子在宫中侍候,却也念念不忘那小皇子,不时地派遣亲信的女官及乳母等到外家,对小皇子关爱有加。
深秋的一个黄昏,朔风袭来,透彻肌骨。皇上不禁追忆起往事,又备觉神伤,便派韧负命妇去外家探问小皇子音信。命妇登车前往。是时正逢皓月当空,皇上举步宫中,缅怀前尘:往日每逢花好月圆,宫中管弦丝竹不绝于耳。那时这更衣有时弹琴,音色清脆珠润,沁人肺腑;或吟咏诗歌,隽永悠扬,疑非凡音。只可惜其音容笑貌,现在成了幻影,时时出现在眼前又哪堪与片刻的实景相比!
韧负命妇到达外家,驱车人院,只见庭院寥落,极尽荒凉。这宅子原
是寡妇住所,以前为调养宝贵女儿,这宅院也曾有过修缮,维持一定的体面。自那更衣去后,母太君万念俱灰,沉迷亡女之悲,哪里还有治理宅院的心思,因此庭院萧条,花木凋零。加之寒风萧瑟,这庭院备显冷落凄凉。只有一轮秋月,却也未改。
命妇在正殿南面下车。太君一见宫中来人,复又悲咽起来,哽咽不止,良久方启齿道:“妾身乃薄命之人,苟延残喘。今蒙圣上之恩,遣驾寒舍,不甚感慨。”说罢,泪流满面。命妇答道:“前日有典侍回宫,与皇上说得此处情形,惨目伤心,叫人肝肠断绝。今至此,我虽属愚顽之辈,眼见得此等情状,亦觉不胜悲戚!”她犹豫片刻,传达圣旨:“皇上说:‘当时我只道是做梦,恍惚神飞。后来逐渐安静下来,然而无法叫梦成真
,痛楚难以排解,何以解忧,无人可问。请太君就此潜行宫中一趟,可行得否?我又挂念小皇子,叫他在伤心痛苦之中度日,亦甚可怜。请尽早携他来此。’皇上陈述之时,断断续续,饮泪吞声;又恐见笑他人,不敢张扬,其情其状着实难以言表。这神情叫人看了实在难受。未及他将话说完,我便早早退出了。”说罢,即将皇上手书呈给太君。太君说:“老身终日以泪洗面,以致双眼昏花,今蒙宠赐宸函,顿觉眼前增辉。”便展书拜读:“迩来但望日月推移,渐减悲伤,孰料历久弥深,悲伤越增。竟无排遣之力!幼儿近来如何?时在念中。独劳太君教养,深以为憾。请领其入宫,也不愧对逝人的遗念。”此外还写着种种详情。函末并附诗一首:秋凉凄伤泪,荒草更孤零。
遥怜荒渚上,小草独凄零。
未及尽阅,太君已是泣不成声。良久答道:“妾身薄命之人,命该受苦。平日得见苍松,已觉羞愧难容;何况九重宫阙,岂敢仰望?皇恩深隆,百般抚慰,老身真不知何以言表。但妾自身不便冒昧人宫。但自有所感
:小皇子年岁尚幼,不知缘何如此颖悟,近来常常思及父皇,盼能进宫。
此等至深之情,令人嘉悯。此事亦望代为启奏。若此寥落之地,老身倒也
受得,只可惜委屈了小皇子……”P3-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