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掌握精准表达(让沟通清晰而有逻辑) 普通图书/社会文化 犬塚壮志 浙江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9787308192996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掌握精准表达(让沟通清晰而有逻辑) 普通图书/社会文化 犬塚壮志 浙江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9787308192996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图书 保证_可开发票_极速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

28.6 6.4折 45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犬塚壮志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ISBN9787308192996

出版时间2018-02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45元

货号30738958

上书时间2023-11-28

學源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在本书中,作者将会一边向大家解说学习科学的知识,一边毫无保留地教大家如何高效地将自己所知道的知识传授给原本对这些知识毫无了解的人。
如果这一技巧可以成为你和他人沟通的桥梁,作为作者,我会感到无上的喜悦。
那么就让我们马上开始学习吧!

目录
引言
  无法传播的知识和技能等于“O”
  表达力,是一种所有人都梦寐以求的能力
  所谓“难点”,在于对方和你之间的差距
  有的知识或技能,是只有你能传授的
  从偏差值30,到成为教出多名东京大学学生的骏台预备校教师
第一讲  为什么你说的话,别人都听不懂?
  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别人听不懂你说的话,有三个原因
  有的东西其实你自己也没搞明白吧
  归根结底,“懂得”究竟是什么意思?
  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就无法理解
  为什么你无法了解对方的知识构成?
  高效的沟通术有且仅有一个要点
  “能让对方记住的表达”需要哪些必要条件?
第二讲  高效表达术的黄金法则“I”
  能让人彻底理解的表达术是有“模型”的
  “IKPOLET法则”是什么?
  步骤1——激发兴趣
  一风险一是促使人行动的特效药
  如何打出“意外球”来刺激对方的好奇心
  两个吸引对方注意力的方法
  人总是会惊讶于“矛盾”的存在
  人类是喜欢秘密的生物
  附录一:试着听一次广播的实况转播吧
第三讲  高效表达术的黄金法则“K”
  步骤2——摸清对方已有的知识储备
  为什么需要了解对方的知识背景
  表达时必需笪圆像是什么?
  为什么递圆像非常重要?
  画像到底要“画”什么?
  一切取决于对方的回应
  方法1:7个问题
  方法2:利用诊断性评价
  对需要多少级“理解的阶梯”做预设
  对方已经掌握一定信息的情况下应该怎么办?
  打造知识的网络,会让记忆变得更简单
  90%记忆法
  附录2:试着给人指一次路吧
第四讲  高效表达术的黄金法则“P”
  步骤3——明确目的
  目的是帮助理解的“指南针”
  将目的和手段弄混有什么风险
  究其根本,目的和手段的关系是什么
  不要轻视对手段的表达
  附录3:试着教小朋友学习吧
第五讲  高效表达术的黄金法则“O”
  步骤4——提示大纲
  为什么我们需要俯瞰的视角
  两个大纲

内容摘要
 面试时答非所问,汇报时语无伦次,谈判时抓不住重点……以上几乎是每个职场人或多或少经历过的痛苦。想要消除这些烦恼,你只需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本书所提供的正是精准表达法的速成之道。
本书的作者犬螺壮志曾是骏台预备校的金牌教师。他在工作中必须用最短的时间、最通俗的语言让学生掌握他所传授的知识,于是十几年来,他逐渐总结出一套风靡全日本的“IKPOLET法则”。该方法用7个步骤、30余个表达技巧,以及大量任你随时套用的句式,让你轻轻松松把话说到点子上。无论你是职场小白、企业管理者、律师、医生还是教师,只要有针对性地学习和使用书中的技巧,就可以在不同场合中高效地沟通。
没有说不清的事情,只有不会说话的人,想要把话说得明白、说得到位,一本书就已足够。

精彩内容
 初中和高中时,我在看电视的时候经常会有这种感觉:“为什么这个学者说的话这么难懂啊?”不怕大家笑话,我自己做了骏台预备校教师之后,也
经常被学生厌烦,还发生过好几次学生在我的课堂上睡着
的事情。
但比这些更糟糕的是学生根本不来上我的课。业界将这种情况称为“课程被砍”。预备校或是补习班的老师,一旦被学生“砍”了课程,就完蛋了。
因为这意味着学生觉得“听这个老师的课纯属浪费时间”。
做老师的经历让我深切感觉到,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高,并不意味着可以将自己掌握的知识顺利地传授给别人。
自己说的话能让对方明确理解,这个能力与自己的学习能力根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如下图)。
曾经有一位预备校的名师和我说过一番话。
他说:“越是在自己的知识储备不足,理解力还不成熟的情况下,越能理解学生的心理。”随着年纪增长,自己的知识储备增加了,理解力提升了,“反而渐渐不明白学生们都在想什么了”。
我的能力达不到那位老师的程度,我一直到快40岁的时候,才慢慢懂得这句话的含义。
简单来说,你自己的知识积累越多、理解能力越高,你和对方的差距就越大,双方之间理解力的鸿沟也越来越宽。
但这并不是说我们不应该提升自己。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升自己的理解能力是必需的,甚至可以说是作为教师一开始就应该做的事情,但更重要的是,在提升自己之后,还要填平自己和学生之间理解力的鸿沟。
这个“填坑”的方法,就是本书想要告诉大家的。别人听不懂你说的话,有三个原因在向大家说明搭建“理解的阶梯”的具体方法之前,我们先来聊聊,为什么我们有时候会在搭建阶梯的过程中失败。
相信你也有过这样的经历:自己说得口干舌燥,对方却一点也没搞懂。一 这个问题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困扰着我,我翻阅了梗多资料,也向许多经验丰富的同侪咨询,最后总结出了三个原因。
原因1:对方没有认真听你说。
原因2:其实你自己也没有真正弄明白自己要表达的内容。
原因3:不知道对方原本有哪些背景知识。
画成图的话,大概就是下面这个样子。
接下来我们就分别向大家详细说说这里面的每个原因。
首先我们从原因1开始说起。
你向对方说明一件事情,对方能够很好地听懂的前提在于对方确实在认真听你说话。
“这还用你说?!”你也许会这么觉得,但其实能做到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