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汀泗桥(上中下)(精) 普通图书/小说 陈敬黎 长江文艺 9787535492661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汀泗桥(上中下)(精) 普通图书/小说 陈敬黎 长江文艺 9787535492661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图书 保证_可开发票_极速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

92.9 4.7折 198 全新

仅1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敬黎

出版社长江文艺

ISBN9787535492661

出版时间2016-1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198元

货号3900027

上书时间2023-11-28

學源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汀泗桥(上中下)》是湖北作家陈敬黎的长篇小说,作者积累多年,充分挖掘有关汀泗桥的历史资料,围绕着汀泗桥近百年的历史变迁,书写了汀泗桥几大家族刘家、关家等的恩怨仇恨,书写了汀泗桥地方一百年来的风俗文化变迁,是一部具有浓厚地方文化色彩的长篇。

目录
正文

内容摘要
 汀泗桥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北伐战争使之名扬天下。历史选择了汀泗桥有选择它的理由,陈敬黎著的《汀泗桥》这部作品便是对这个理由的探讨与解读。
汀泗桥始建丁宋淳袼七年(1247),是当地一个叫丁四的农民,以打草鞋所得集资捐款修建的木廊石拱桥。因此地繁荣得益于连通长江的一河好水,故从水叫汀泗桥。至今,桥以人名,镇以桥名八百年。

精彩内容
 张、刘不通婚,在汀泗桥东西两街是一个大家心知肚明的秘密,只不过这个秘密被人们对一个女人的同情掩盖着,彼此心照不宣。要说这个秘密,还得从宣统爷用端不稳饭碗的手执掌中国大统的那年说起。
刚过立夏,汀泗桥有名的媒婆余大妈便进了望花周,笑哈哈地与在田边地头做事的男人、蹲在门口洗衣的婆娘打招呼。大家清楚她进了村,这个地方不是要进人,就是要出女,对她多少有几分讨好,指望她给自己的儿子在汀泗桥街上说一房好媳妇,为自己的女儿在汀泗桥街上找一户好人家。
这余大妈也不过四十年纪,只是她以媒为业,成日吃东家,喝西家,从来不做粗事,不晒黄日头,长得细皮嫩肉,白白胖胖。刚脱单的红花对襟衣,罩不住其中春色,见了男人,她有意无意闪动着胸前一对高高耸起的奶子,惹得男人说荤话,她也大方应对。
征服了男人,进任何村子她都不怕狗咬,这是她行走四方的秘诀。余大妈有一条天生做媒的三寸不烂之舌,关于她做媒传得广的一个故事,是她到花纹山上一
户人家说媒,她刚进这户人家的大门,在下堂屋对热情接待她的这家女儿的爹娘说:我来说的男伢崽身强力壮,家境不得了,在汀泗桥街上有六个铺面,只是这伢崽有一只眼睛带一点残疾。那家主人连连说好,说只要家境殷实,男伢崽身强力壮,带一点残疾不要
紧。余大妈走上上堂屋,要进人家家门了,她又一次对这个女儿的爹娘说那男伢崽身强力壮,家境了不得,只是有一只眼睛带一点残疾。那对夫妻听说她做媒的是汀泗桥街上一户殷实人家,又连连说只要家境好,伢崽带一点残疾不要紧。结果,这个被大红花轿抬进汀泗桥的女儿,揭开红盖头时,见到的是一个什么东西都看不见的睁眼瞎。这个女儿的爸去找余大妈理论,质问她为么事只说男伢崽一只眼睛有残疾。她理直气壮地说:“我在你家下堂屋对你们说他有一只眼
睛残疾,到上堂屋又对你们说有一只眼睛残疾,下堂
屋说一只,上堂屋说一只,我说的是两只。”一句话堵得那个女伢崽的爸半天出不来气。
余大妈一路跟那些在村前田畈上犁田的男人打情骂俏,进了村,见了女人便收了嘴,怕周家女人听见
她与自己的男人打情骂俏吃醋,于是跟她们说些婆长娌短的事,直接进了村东头周柏年的家门。余大妈还有一宗本事,这方圆几十里人家,哪家有几个女儿,哪个女儿几大年纪,长相如何,脾气如何,女红如何,身上有冇得病痛,通不通情理,基本上心里有谱。
她进哪家门说媒,是再三权衡得失后再动脚的。那些有钱的人家,她把长得好看的,身上冇得病痛的,又通情理的女子配进他家门,这个大户人家一高兴,给她的彩礼要比其他人家多得多。相反,那些穷人家,她就搭跛子,配瞎子,讨个为别人续香火、做好事的彩头。
周柏年的二女儿秀梅芳龄十八,正待字闺中。虽然他不富裕,可周柏年夫妇对几个子女十分疼爱,长女前年出嫁了,这个二女儿十分乖巧,又做得一手好针线,长得柳眉杏口,十二分好看,他们视若掌上明珠,几个上门来做媒的,都因为说的是山里的农耕人家,被他们婉言谢绝了,他们希望这个乖巧的女儿能落到一个殷实的人家。周柏年夫妇的这个心事被余大妈摸得一清二楚。
余大妈刚到周柏年家门口,正好碰见周柏年牵着
水牛出门,便笑哈哈地叫了句周大哥,问他秧是不是育好了,要去犁田栽苗了。周柏年见是汀泗桥街上有名的媒婆来了,晓得她是为自己的二女儿来的,连忙把手上的牛系在门口的一棵柳树上,笑着叫余大姐,请她进门喝茶。余大妈见周柏年欢喜带笑地接待她,心里已经有几分把握,随着他进了周家大门。
周柏年一进大门便对上堂屋喊堂客,说余大姐来了。他的堂客笑着迎出门来,伸手一把抓住余大妈往
屋内牵,忙不迭地一边说稀客,一边泡茶,一边请余大姐坐。
余大妈坐定以后,从周柏年堂客手中接过茶,喝了两口,同周柏年夫妇寒暄了几句便直奔正题,说她是为他们家二闺女牵线搭桥来的,告诉他们说她牵线的人家是汀泗桥街上的名门望族,寿春堂的后人。
这寿春堂的祖人是明神宗太傅,祖居福建莆田,退休后,皇上派人察访,择地赐居于汀泗桥西正街。
寿春堂是三进三重高大屋宇,大门加钉铁皮铁钉。在红毛(太平天国军队)攻打武昌城时,曾国藩率湘军与红毛在武昌激战,陈玉成率小二队攻克武昌城,曾国藩退守汀泗桥,把指挥部设在寿春堂。红毛围攻寿春堂,见其墙高两丈大门紧闭,强攻不进用火攻,将干柴码在大门口烧,却只烧炸了两边石门坊,未烧垮大门,寿春堂保住了曾国藩的性命。后来,红毛被湘援军击垮。曾国藩战胜太平军后,看中了随父一起到汀泗桥街上来卖山货的一个年轻女子,纳为妾,随侍左右。现在的寿春堂后人,不仅有人在外为官,为商,寿春堂在汀泗桥还是一处有名的药房,只有张家一
支后人居住。前年,寿春堂的主人,也就是寿春堂药房的坐堂郎中张世才因病去世,留下了妻子玉莲和独子海量。
听说是寿春堂的后人,周柏年夫妇喜出望外,一
口答应了,说女儿托婶娘的福,落到一户好人家,一
生不愁吃穿,过荣华富贵的日子。
余大妈吹了一通寿春堂如何了不得,只字不提她要说的男伢崽长相如何,人品如何。也许是喜昏了头,周柏年夫妇也不问。东扯西拉一通后,周柏年从楼
板上取下腊鱼腊肉,叫堂客赶快弄中饭,好好招待贵客。他的堂客手脚麻利,不到半个时辰锅内便飘出了蒸腊鱼腊肉香。余大妈的嘴里开始起了涎,一口一口咕咚咕咚吞得响。
摆好饭桌,端上菜后,周柏年的堂客从闺房内叫出了还在低头绣鞋垫的女儿秀梅,让女儿与余家婶娘见了面。看着满面桃花的秀梅,余大妈笑着说她是福相,心里却“咯噔”一声响,一阵慌乱从她心头一飘而过,她又很快镇定下来,大口大口吃着周柏年堂客不停地塞进她碗内的大鱼大肉。
P1-3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