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人文教育(第9辑中华文化全球传播时代的新文科) 编者:罗鹭//银浩|责编:张伊伊 四川大学 9787569060669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大学人文教育(第9辑中华文化全球传播时代的新文科) 编者:罗鹭//银浩|责编:张伊伊 四川大学 9787569060669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图书 保证_可开发票_极速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

32.5 4.8折 68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罗鹭//银浩|责编:张伊伊

出版社四川大学

ISBN9787569060669

出版时间2023-06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31804488

上书时间2023-10-25

學源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罗鹭,男,1981年生,湖南新化人。200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副院长。主要研究中国古典文献学和中国古代文学,出版《虞集年谱》《元诗选与元诗文献研究》《宋元文学与文献论考》等著作,合作主编教材《中国古典文献学》。 银浩,男,1984年生,广西罗城人,仫佬族。201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党委副书记。主要研究文学人类学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目录
本期导语
  时代的命题:新文科、新中文与中华文化全球传播
特稿:文学院院长谈新文科与新中=5;
  搭建学科平台培养新型人才
  ——关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新文科建设的思考
  新文科背景下中文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中文学科要积极参与时代文化创新
  “自新”与“自得”
  ——“新文科”与文科拔尖人才培养内涵的提升
  中国语言文学国际传播与新文科建设
  新文科理念与卓越人才培养
  “新文科”与中文学科人才培养
  新文科建设与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人才培养
  数字人文与中文“新文科”探索实践
  新文科中文建设笔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的实践创新
  数智时代、新文科与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国际中文教育问题
  后疫情时期国际中文教育的生态学思考
  国际中文在线教育的发展方向:标准化和专业化
  应用型国际中文教育专业更应打牢专业知识基础
  后疫情时期国际中文教育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构建的几点新思考
  关于留学生中国现代文学教学的三点思考
数字人文的理论与实践
  新诗的道路与现代文献“数字化”的展望
  ——刘福春教授访谈
  数字平台建设与中国现当代文献的收集与整理
  ——周文老师访谈
  数字人文在古典文学领域的应用
  ——王兆鹏教授访谈
  数字人文新范式及实验室的发展与应用
  ——曾元祥老师访谈
“大文学\"与文学教育
  主持人语
  “大文学”视野下传媒类专业文学教育刍议
  融通与破壁:新文科背景下师范院校的中文教育改革
  科学专业中文写作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新文科视野下的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建设探讨
  再造文学:经贸类学校中文通识教育多学科融合改革初探
  如何通识
  ——新文科和“大文学”视野下的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育探究
  “人文通识”课程的“大文学”思考与“信息化”反思
档案库
  中国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摘要
 《大学人文教育》第九辑的主题是“中华文化全球传播时代的新文科”,是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面向中华文化全球传播时代的新文科建设”的阶段性成果。书中指出,新文科建设要把握好中华文化全球传播这一时代命题,做好相关工作。
本辑中,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的中文系系主任或文学院院长撰文畅谈新文科与新中文的发展和未来,提出了不少新思路。书中一些文章着重思考近年来国际中文教育的现状与出路,也有一些文章聚焦数字人文的理论与实践、“大文学”与文学教育等的研究。

精彩内容
《大学人文教育》第九辑的主题是“中华文化全球传播时代的新文科”,是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面向中华文化全球传播时代的新文科建设”的阶段性成果。书中指出,新文科建设要把握好中华文化全球传播这一时代命题,做好相关工作。本辑中,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的中文系系主任或文学院院长撰文畅谈新文科与新中文的发展和未来,提出了不少新思路。书中一些文章着重思考近年来国际中文教育的现状与出路,也有一些文章聚焦数字人文的理论与实践、“大文学”与文学教育等的研究。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