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领风骚写青史--传记故事/古典新读 普通图书/文学 编者:陈华积//赵嘉璐 山社 9787546151472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各领风骚写青史--传记故事/古典新读 普通图书/文学 编者:陈华积//赵嘉璐 山社 9787546151472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图书 保证_可开发票_极速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

11.2 4.3折 26 全新

库存3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陈华积//赵嘉璐

出版社黄山书社

ISBN9787546151472

出版时间2016-0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26元

货号3452415

上书时间2023-10-24

學源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文学家的传记故事
屈原
李白
杜甫
关汉卿
曹雪芹
教育家的传记故事
孔子
墨子
朱熹
王守仁
王夫之
史学家的传记故事
司马迁
班固
杜1右
司马光
顾炎武
艺术家的传圯敞事
王羲之
颜真卿
吴道子
张择端
徐渭
名人隐士的传记故事
嵇康
陶渊明
王维
辅国名臣的传记故事
管仲
魏徵
诸葛亮
张居正
李鸿章

内容摘要
 中国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国度。在这上下五千多年间,有多少风流人物、英雄豪杰成就了中华民族灿烂
的华夏文明。为这些声名显赫的历史人物树碑立传,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传记除了作为一
种文学体裁之外,更多的是一种精神文化的传承。
陈华积、赵嘉璐编著的《各领风骚写青史--传记故事》力图呈现给读者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形象和精神风貌,借以统观中华文明的发展变化。

精彩内容
由盛转衰的历史转折关口,这也为他跌宕起伏的人生
和一波三折的仕途埋下了伏笔。杜甫的诗歌形象真实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动乱,是时代的一面镜子。杜甫一生有一千四百余首诗和二十余篇文章传世,诗风沉郁顿挫,蕴涵着丰富的伦理思想。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他的影响衣被后人,直至现代而不衰。
杜甫少年时家庭环境优越,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他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其在诗《壮游》中写道:“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I’他少时也
很顽皮,如其诗《百忧集行》中写道:“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干回。”青年时代的杜甫在盛唐中度过,南北漫游,裘马轻狂。20岁的杜甫南下吴越,24岁回到洛阳,举进士不第;第二年东游齐赵,30岁时又回到洛阳,筑室偃师,在那里成婚,往来于偃师、洛阳之间;33岁在洛阳遇到被‘‘赐金放还”的李白,两人建立了千古传诵的友谊。不久杜甫又北上齐鲁,登泰山,在《望岳》中抒发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情怀。
和许多盛唐诗人一样,杜甫有着远大的抱负,自谓能立登要路,致君尧舜。但是他的幻想却在天宝五载到长安后彻底破灭。到长安的杜甫参加了李林甫操纵的一场考试,落入骗局;落第之后回到偃师,后又来到长安,献赋上书,但都落空。屡屡不得志的杜甫历尽辛酸,甚至过着‘‘卖药都市,寄食友朋”的日子。在长安的十年,杜甫看尽了世态炎凉。他看到民生疾苦,关心国家安危。他忠君恋阙、仁民爱物的情怀在这些年的颠沛流离中不减反增,这对于他的诗歌创作有巨大的意义。就在这段时间,他写下了《丽人行》《前出塞九首》《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
五百字》等名作,反映了天宝后期动乱即将到来时的社会风貌。
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次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世称肃宗,改元至德。杜甫闻讯,即将家属安顿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至德二年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
交集。在沦陷的长安,他写下了千古名乍,《春望》便是人们所熟知的一首:“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寸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次不胜簪。”诗人睹物伤感,黍离之悲强烈,忧国忧民、感时伤怀。刁马光在《温公续诗话》中曾评价:“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k思而得之,故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也。近世诗人,唯杜子美最得诗人之体,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京心’。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花鸟,平时可娱乏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则时可知矣。他皆类此,不可遍举。”杜甫历尽艰辛,奔赴凤翔行在,被授予左拾遗的官职,后又因为赢救房管,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这期间,他目睹了唐军九节度使邺成战役溃败,大肆抓丁以补充军力。杜甫就沿途所见所感,写成著名l拘组诗“三吏”“三别”。至德二年七月,杜甫弃官去秦州(今甘肃天水),开始了“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的人生苦旅。在漂泊的旅途中,杜甫全家备尝艰辛,一度濒临绝境。十月,缺衣少食的杜甫携家离开秦州,南赴同谷(今甘肃成县),想解决衣食之陇。不料到同谷后,一家人的生活状况不仅没有得到改善,反而完全辂入饥寒交迫的绝境之中。杜甫在诗歌中用字字血泪记录了这段最为艰苦的岁月:“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三年饥走荒山道。长安卿相多少年,富贵应须致身早。山中儒生旧相识,但话宿昔伤怀抱。呜呼七歌兮悄终曲,仰视皇天白日速。”P17-19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