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叛的科学家 普通图书/小说 (美)弗里曼·戴森|译者:肖明波//杨光松 浙江大学 9787308146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反叛的科学家 普通图书/小说 (美)弗里曼·戴森|译者:肖明波//杨光松 浙江大学 9787308146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图书 保证_可开发票_极速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

23.9 4.6折 52 全新

库存3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弗里曼·戴森|译者:肖明波//杨光松

出版社浙江大学

ISBN9787308112246

出版时间2013-06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52元

货号2575130

上书时间2023-09-04

學源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从伽利略到今天的业余天文观测者,科学家们都有反叛精神,戴森如是说。在追求大自然真理时,他们受理性更受想象力的指引,他们最伟大的理论就具有伟大艺术作品的独特性与美感。
弗里曼·戴森在《反叛的科学家》以生动优美的语言讲述了科学家在工作中的故事,从牛顿专心致志于物理学、炼金术、神学和政治,到卢瑟福发现原子结构,再到爱因斯坦固执地反对黑洞观念……

作者简介
弗里曼·戴森(FreemanDyson,1923一),1923年12月15日出生于英国。他早年追随著名的数学家GH哈代研究数学,二战后去了美国,师从汉斯’贝特和理查德-费曼等人,开展物理学方面的研究工作。他证明了施温格与朝永振一郎的变分法方法和费曼的路径积分法相互等价,为量子电动力学的建立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是量子电动力学的第一代巨擘。后来,费曼、施温格和朝永振一郎因为在量子电动力学方面的成就获得了1965年的诺贝尔物理奖,而戴森却因获奖人数的限制而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他发表于1956年的论文《自旋波》堪称物理学史上的重量级论文之一。1960年,他又提出了旨在有效利用外太空能量的“费曼球”理论。因为卓越的学术成就,他先后获得了伦敦皇家学会休斯奖、德国物理学会普朗克奖、奥本海默纪念奖、以色列海法理工学院的哈维奖等多项殊荣。
戴森教授不仅是一位大科学家,更是一位科学界的通人。1953年后,他一直在举世闻名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担任教授,与爱因斯坦、奥本海默、费米、费曼、杨振宁、李政道和维纳等科学巨匠有密切的交往,对美国科学界近几十年的发展动态和内幕相当了解。他一生优游于数学、粒子物理、固态物理、核子工程、生命科学和天文学等广阔的学科领域,同时又热爱和平,关心人类命运,思索宇宙与人类心智的奥秘,检讨人类道德伦理的困境,还特别以在核武器政策和外星智能方面的工作而闻名。尤为难得的是,他从小就喜爱文学作品,文字根底深厚,并重视普及性读物的撰写,先后出版了《全方位的无限》、《武器与希望》、《宇宙波澜》、《想象的未来》、《太阳、基因组与互联网:科学革命的工具》、《想象中的世界》和《多彩的镜子:生命在宇宙中的位置的反思录》等多部广受读者欢迎的著作。

目录
译本序(尹传红)
作者序
第一部分  当代科学中的问题
1  反叛的科学家
2  科学可以合乎道德吗?
3  现代异教徒
4  未来需要我们
5  好一个大千世界!
6  一场悲剧的见证

第二部分战争与和平
7  炸弹与土豆
8  将军
9  俄罗斯人
10  和平主义者
11  军备竞赛结束了
12  理性的力量
13  血战到底

第三部分  科学史与科学家
14  两种历史
15  爱德华·特勒的《回忆录》
16  业余科学家礼赞
17  老牛顿,新印象
18  时钟的科学
19  弦上的世界
20  奥本海默:科学家、管理者与诗人
21  看到不可见的东西
22  一位天才人物的悲惨故事
23  智者

第四部  分个人与哲学随笔
24  世界、肉体与魔鬼
25  实验室里有上帝吗?
26  我的偶像崇拜
27  百万分之一的可能性
28  众多世界
29  从局外看宗教

第五部分
书目注释
附录:一个保守的革命者
译后记

内容摘要
 从伽利略到今天的业余天文观测者,科学家们都有反叛精神,戴森如是说。在追求大自然真理时,他们受理性更受想象力的指引,他们最伟大的理论就具有伟大艺术作品的独特性与美感。
弗里曼·戴森再在《反叛的科学家》以生动优美的语言讲述了科学家在工作中的故事,从牛顿专心致志于物理学、炼金术、神学和政治,到卢瑟福发现原
子结构,再到爱因斯坦固执地反对黑洞观念。他还以切身经历回忆了他的老师和朋友特勒与费曼等聪明绝顶的科学家。《反叛的科学家》里充满了有趣的逸事和对人心的深刻体察,反映了作者的怀疑精神。
这组文章出自卓越的科学家同时也是文笔生动的作家之手,展现出对科学史的深刻洞察,以及当代人探讨科学、伦理和信仰时的新视角

精彩内容
 4未来需要我们《纳米猎杀》(Prey)是一部惊悚小说,它跟麦克.克莱顿(Michaelcrichton)的其他作品一样,构思巧妙,读起来妙趣横生。小说的主角是本书的叙述者杰克和他妻子朱莉娅,他们有三个活泼的孩子,可谓是将为人父母的天伦之乐,与在硅谷高科技社会中追求有前途的职业成功结合在一起的典范。朱莉娅供职的公司叫西莫斯(Xymos),它主要开发纳米机器人——这些微小的机器可以四处移动,自主地发挥作用,但是在程序指令的控制下也可以像一队蚂蚁那样协同工作。杰克供职于电子媒体公司(MediaTronics),它生产的软件可用于协调一大组自治智能体的行动。他的程序为她的机器增添了智能和灵活性。
后来,杰克失业了,留在家里照看孩子,而朱莉娅在实验室里工作的时间越来越长,对家庭失去了兴趣,这下问题就来了。她在从事一项秘密的突击任务:用纳米机器人设计出一种隐形的照相侦察系统,可以卖给美国军方。为了增加系统的效力与性能,她将细菌活体植入了纳米机器人,使得它们能快速繁殖和进化。她用杰克最新研制的自治智能体软件,对它们重新进行了编程,这样它们就可以从过去的经历中学习到新东西。
但是作了这些改进之后,纳米机器人还是没达到军方的指标,于是西莫斯公司就失去了军方的项目资助。此后,朱莉娅拼命努力,想将这套照相侦察系统
,改成一种可以在民用市场上出售的医疗诊断系统。
她的思路是训练纳米机器人,让它们进入病人体内进行探索,这样就可以比在体外进行的x光或超声检测更精确地找到肿瘤和其他病症。
她在试验纳米机器人的医学应用时,用自己当实验对象,并因此受到了慢性感染。纳米机器人学会了如何在她体内确立共生体的地位,然后逐渐控制了她的思想。她在精神错乱的状态下,故意让实验室的三位同事也感染上了纳米机器人。她还将一群纳米机器人释放到环境中,让它们侵入野生动物体内,并得到了快速的繁衍。
这个故事的主体部分讲述的是,杰克如何慢慢地意识到他妻子和她所从事的项目出了严重的问题。到最后,他才完全明白了她的转变有多恐怖。在一位忠诚的年轻女友的帮助下,他勇敢地面对朱莉娅,并朝她喷了一股可置她体内细菌于死地的噬菌体。但是离了那些控制他们思想的共生体——纳米机器人,朱莉娅和她的同事们也没法再活下去了。他们被喷上噬菌体后,就像《绿野仙踪》里让桃乐丝浇了一桶水的那个邪恶巫婆一样,倒在地上死去了。在朱莉娅死后,杰克和他女友用火与烈性炸药斩草除根,摧毁了实验室内外的纳米机器人。在最后一幕场景里,杰克和孩子们回到了家里,心里却还在想着:纳米机器人真的一去不复返了吗?也许西莫斯公司又在开展其他纳米机器人项目,为世人带来新的噩梦?
我们能从这个幻想故事中得到点什么呢?可以有两种看待它的方式。一方面,我们可以将它作为一个故事来欣赏,不必担心其中的一些部分是不是可能会变成现实。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将它当作一个迫在眉睫的警告:如果允许当前的技术继续发展下去,我们马上会面临这种危险。作者在开篇那一章用的标题是“21世纪的人工进化”;这就很明白地表明,他希望大家能严肃地对待他这个故事。
很容易就可证明,这个故事在技术细节方面存在瑕疵。比如说,纳米机器人的大小。朱莉娅在一次推销西莫斯医疗诊断系统的广告宣传上说:“我们可以完成所有这些任务,因为这种相机比红细胞还小。”这种相机是她设计的一种纳米机器人。它必须小到那个程度,因为朱莉娅说过,它能在流过人肺毛细血管的血液中游动。而毛细血管的宽度刚刚够红细胞通过。但是这本书在后面又写到,杰克在户外遇到一群纳米机器人,它们像一群蚂蚁或蜜蜂一样追赶他。这些纳米机器人在空中的飞行速度跟他逃跑的速度一样快。但是,物理定律不允许很小的东西快速飞动,这对杰克而言是幸运的,而对这个故事则是不幸的。物体变得越小,空气或水对它的黏滞阻力就会变得越大。
对于红细胞大小的纳米机器人而言,它在空气中飞行,就像人在黏稠的糖浆中游泳。粗略……P53-5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