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键思维套系(共4册) 普通图书/教材教辅///考研 (美)特里·伯纳姆//杰伊·费伦//希娜·艾扬格//约瑟夫·哈利南//凯瑟琳·舒尔茨|译者:李存娜//林雅婷//赵海波//陈盟//钟娜 中信 9787521705454
  • 关键思维套系(共4册) 普通图书/教材教辅///考研 (美)特里·伯纳姆//杰伊·费伦//希娜·艾扬格//约瑟夫·哈利南//凯瑟琳·舒尔茨|译者:李存娜//林雅婷//赵海波//陈盟//钟娜 中信 9787521705454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关键思维套系(共4册) 普通图书/教材教辅///考研 (美)特里·伯纳姆//杰伊·费伦//希娜·艾扬格//约瑟夫·哈利南//凯瑟琳·舒尔茨|译者:李存娜//林雅婷//赵海波//陈盟//钟娜 中信 9787521705454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图书 保证_可开发票_极速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

160.3 6.8折 236 全新

仅1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特里·伯纳姆//杰伊·费伦//希娜·艾扬格//约瑟夫·哈利南//凯瑟琳·舒尔茨|译者:李存娜//林雅婷//赵海波//陈盟//钟娜

出版社中信

ISBN9787521705454

出版时间2019-05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236元

货号30630463

上书时间2023-07-25

學源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特里·伯纳姆-将生物学应用于经济和金融领域研究的领军人物之一。哈佛大学商学院访问学者,曾就职高盛。
杰伊·费伦-基于诺贝尔经济学奖理论基础,主要研究领域是进化遗传学。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生物学教授。
希娜?艾扬格-被哈佛商学院、 《异类》作者追捧的“选择专家”,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教授,全球管理思想领袖50人。
凯瑟琳?舒尔茨-《纽约客》首位获得普利策特稿奖的传奇女记者,TED演讲500万人点赞的“错误学家”。
约瑟夫·哈利南-普利策新闻奖得主,哈佛大学尼曼访问学者,20年个体行为、商业管理、产品设计、股票投线观察和案例研究。

目录
《选择》
  前言  选择的艺术
  第1章  选择,一种原始欲望
    生存还是死亡
    老鼠的“信念
    选择是人类的生存武器
    温柔却危险的囚禁
    选择为何能够促进健康
    诉说希望的故事
  第2章  我的、你的和我们的
    信仰下的婚姻和幸福
    规则会束缚人类选择吗
    个人还是集体:绿茶、咖啡和糖
    两种婚姻的传说
    我的、你的和我们的
    从一幅画看出你的世界观
    逃离式自由和实现式自由
    文化碰撞下的兼容并蓄
  第3章  选择是寻找自我的过程
    选择与成长性思维
    消费习惯暴露你的个性
    我想与别人不同,但又担心另类
    更高层面的身心一致性
    你希望别人怎么看待你
    选择是生命的动态体现
  第4章  选择中的理智与情感
    你的选择是优吗
    棉花糖的故事
    选项的描述会影响选择结果
    直觉选择,决断2秒间
    富兰克林的公式
  第5章  潜意识、主观联想与选择
    淡粉和芭蕾舞鞋粉
    鸡生蛋还是蛋生鸡
    两者间是有差别的
    蓝色药丸和红色药丸
    圣诞节  只选可口可乐的秘密
    房间里500磅重的大猩猩
    网络中的选择
  第6章  更多选项,不代表拥有更多选择
    种果酱的陷阱
    大量选项带来了迟疑不决
    从5到9的选择舒适区
    当选项成为障碍
    减少选项,得出优解
    放弃冗余,才能拥抱创造性
  第7章  有时,请把选择权交给他人
    审讯室里的蛋糕
    朱莉的早产儿困境
    苏珊的放弃治疗选择
    比较的代价
    两难之间
    红色按钮综合征
    限制,让选择更珍贵
    与其放弃,不如让别人替你选择
    结束语
    后记
    致谢
    资料来源
《本能》
  导言  大的敌人是自己
  {第一部分}  瘪钱包和肥躯体
    第1章  债务:一路笑到达尔文银行
      破产·储蓄·大生意
    第2章  肥胖:请勿给人类喂食
      减肥·懒惰·抽脂
  {第二部分}  贪得无厌,欲壑难填
    第3章  麻醉剂:快乐之路上的劫匪
      咖啡因·酒精·百忧解·嗜好·希望
    第4章  冒险:寻求刺激的基因欺骗了我们
      卡西诺·墨西哥胡椒·过山车·奖励
    第5章  贪婪:在快乐的脚踏车上飞转
      金钱·幸福·物质主义·进步·欢乐
  {第三部分}  罗曼史与繁殖
    第6章  性别:女孩对男孩
      火星与金星·荷尔蒙·同性恋·文化
    第7章  美丽:并非徒有其表
      魅力·欲望·时尚
    第8章  不忠:欺骗的心
      婚姻·骗子·爱情·性欲·诺言
  {第四部分}  家庭、朋友和敌人
    第9章  家庭:难解的纽带
      血缘·兄弟姐妹·冲突·母性
    第10章  朋友和敌人:靠近朋友,更靠近敌人
      战争·种族·闲聊·马路暴怒·忠诚
  结语  不死的欲望
  致谢
《盲点》
  引言  为什么我们会犯错
  第1章  为什么我们视而不见
    我们看到的远比我们想象中的少
    专业人士的冷静观察期
    我们只能注意到需要知道的东西
    电影里的穿帮镜头
    眼睛里看到的是我们自己
    我们无法面对的事实
    我们会看到自己希望看到的:消失了的啤酒
    我们生来就知道要放弃
    请把械放在你头上的行李箱中
  第2章  我们都在寻找意义
    细节  不重要,意义才重要
    名字并不重要
    舌尖之误
    只记得部分,而非全部
    把没有意义的变得有意义
    为什么总是忘掉密码和藏东西的地方
    让面孔更容易被记住
    如何误认犯罪嫌疑人
    犯罪分子的丑恶嘴脸
  第3章  我们都会寻求联系
    瞬间判断,难以动摇
    身体泄露女人的秘密
    你喝的不是酒,只是瓶子
    色彩影响判断
    为什么应该改变答案
    “悔恨”扮演的角色
    “蒙蒂·霍尔”问题
    一些错误比其他错误更加难以释怀
  第4章  大家都戴着有色眼睛
    我们把自己回忆成
    周围的世界,以你为中心旋转
    “事后之明”,无法做到客观公正
    回忆性伴侣
    为什么赌徒对赢钱都信心满满
    我们比自己意识到的还要浅薄
    医生也在所难免
    披露偏见,并不能消除偏见
    “哎,我警告过你哦!”法则
  第5章  你能做到一心多用吗
    我们并不擅长一心多用
    一心多用=遗忘
    桥什么桥啊
    睁大眼睛,警惕路况
    车轮上的客厅,还是车轮上的灵柩
    容易分神的大脑
    即将出现:汽车副驾驶员
  第6章  别让周围环境干扰了你的判断
    我们是如何界定问题的
    牢牢把握自己能确定的事情
    问题界定与金钱
    时间如何影响决策
    发现美的价值
    杂货店的经验
    房产标价的力量
  第7章  为什么你会熟视无睹
    注意力更多地被集中在了开始处
    只有新手才能捕捉到的错误
    一个“泰坦尼克式”的重大失误
    愚弄我两次
    情境的重要性
    在公园散步如何提高记忆力
    欢乐的结局
  第8章  大脑偏 

内容摘要
《选择》:一本书掌握科学决策。 选择的本质是设置合理预期,是一切经济行为的根基。
《盲点》:一本书学会独立思考。 思考的独立程度,暗示了你现在所处的阶层。
《本能》:一本书获得深度自律。 了解自己的边界,才能享受到最高尺度的自由。
《失误》:一本书科学应对失败。如何看待失误,决定了你的社会关系。

精彩内容
为什么存钱就这么难?
先做一个小测验:首先,你每个月想存多少钱?写下你的答案,看看这笔钱占收入的百分比是多少。其次,你存了多少呢?请看你前几个月实际存了多少,而不是明年还清信用卡上的欠账后的打算。以占收入百分比的形式写下你的答案。现在比较一下这两个数字。现实总是令人不快: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的存款都比我们所希望的存款数额少得多。
大部分美国人都想把收入的10%存起来,并声称他们实际上只存了3%左右。如果真是这样就好了。2000年2月,我们创下一个低纪录—储蓄率只有0.8%。换言之,如果你拿回家税后2000美元的钱,并像普通的美国人那样储蓄,那么你会把这笔钱都花光,也许只会剩下没用的16美元。
结果是,大部分美国人很少有或根本就没有现金可以存起来。生活中到处都是怂恿我们消费的诱惑—从互联网到广告牌,再到影视上巧妙的产品布置。我们处在一个消费的国度,所以总是得赶紧先把工资充到各个银行的小账户里来结清我们开过的支票。
为了解我们的消费行为,让我们去一趟北欧,拜访一下世界上最成功的储蓄者吧。在那儿,我们发现了大片森林。秋天来了,树叶换了颜色,气温下降了,风刮起来了。
走在森林里观察一下,你就会发现冬天要来的迹象非常明显。红松鼠每年9月都会非常忙碌,而不再像夏日时那样悠闲自在。两个月之内,每个松鼠要在家周围几英亩的地方储藏起3000多个橡子、松果和山毛榉坚果。做松鼠真不容易!
然而冬天到来时,辛苦的劳动就会得到回报。光秃秃的树上能找到的食物少之又少,但是松鼠仍然过得很宽裕。它们每天都有条不紊地从一个储藏点转到另一个储藏点,最终能找到80%藏起来的食物,足够它们吃到春天。
为未来做储备并非长有大脸颊的啮齿动物的专利,而是动物王国在未来面临困窘时的正常反应。许多鸟类也在秋天储藏食物。例如,星鸦就会把松子埋起来,而且它们像松鼠一样记忆力出众,总能找到它们的储藏点。
如果有那么一个“储蓄明星廊”的话,恐怕会有几十种动物上榜,而一般的美国人肯定无法上榜。为什么人类(至少是多数美国人)在未雨绸缪这方面会比松鼠、鸟类及其他智力低级的生物要差那么多?
像蚱蜢和蚂蚁的寓言所讲的那样,对待富裕的战略有两种。蚱蜢整个夏天都在玩儿,而蚂蚁则不停地工作、储蓄食物。冬天来临的时候,蚂蚁活下来了,而蚱蜢死了。
同样的道理,努力储存坚果的松鼠活过了冬天,在春天还生了孩子。这些孩子长大后,受到父母的基因的遗传,知道在秋天的时候要埋下坚果。动物是杰出的储藏家,因为自然青睐节俭的物种。同样的力量难道就没有造就节俭的人类吗?为了理解问题的答案,我们可以先观察一下抢劫者的生存行为,因为我们的祖先直到最近还和他们的行为一样呢。
昆申人(!KungSan)生活在非洲南部沙漠地区,直到20世纪60年代,他们还在贫瘠的土地上过着游牧民族的生活,像一万年前他们的祖先一样依靠采集和捕猎为生。正是由于他们中的一些人在20世纪60年代还保留着这种生活方式,我们才得以通过对他们的生活进行详细的记录,来了解我们祖先在相同的生存环境下的行为。
昆申人一直面临着水和食物供给短缺的问题。对他们来说,为将来建立储备显然会降低一些生存风险。那么,昆申人提前储存了吗?当然。储存的最好时机是在物资充足的时候,一般是在刚刚猎杀了一只大型动物(如长颈鹿)之后。要是有良好的储备系统,一个拥有几百千克可以吃的长颈鹿肉的猎手可以活上好几个月。
但是昆申猎人既没有储肉柜也没有冷藏室。即使把多余的肉储藏起来,邻居也会蜂拥而至。猎物再大,他们也能在几天之内吃个精光。想想你中了大奖之后的“受欢迎程度”,一个昆申猎人把一头死鹿放在窝棚外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就可想而知了。
昆申人的行为为我们理解美国人的自相矛盾提供了一个线索:美国人一方面面临未雨绸缪的强大进化压力,另一方面又习惯性地导致储蓄不足的状况产生。在没有冰箱和银行的世界里,为艰难时世做准备就意味着吃足够多的东西,以便在身上储存一些脂肪。
虽然包括松鼠和鸟类在内的许多动物会把食物储藏在周围的环境里,但大多数动物还是采取了储存脂肪的方式。以海象这种有趣的动物为例。一头发育成熟的雄性海象的身体有4米长,2吨多重,体积和一辆载满乘客的凯迪拉克汽车差不多。而雌性海象就端庄得多,只有半吨重。每年的交配季节到来时,海象都会长膘,雄性海象的体重会增加900多千克。然后,它们会做出一个令人目瞪口呆的专心致志的举动,这一举动使得迈阿密的春假看起来像《圣经》里的露营地一样—海象们游向海岸,整整3个月不吃不喝,专心求爱寻欢。
它们是怎样活下来的?从充实的“储蓄账户”上提取脂肪。严酷的考验来临之前,它们的体重至少会减轻1/3。雄性会减掉超过1吨的脂肪(能喂养100头小海象)。
海象以脂肪的形式把多余的能量储存在身上,以迎接交配季节的到来。但不幸的是,人类也是这样进行储存的。如果你是男人,低头看看你的腰,摸一摸你肚子上的肉。如果你是女士,就请瞧瞧你的大腿和臀部。你看到了什么?
从某个方面来说,你看到了讨厌的脂肪。但是从进化的视角来看,你看到的是一个有大量节余(也许还在增长)的“账户”。进化造就了一个充满杰出“储蓄家”的世界,人就像大多数动物那样,一个劲地储蓄脂肪这种特殊的“货币”。
那么你是一个优秀的“储蓄家”吗?1981年,爱尔兰共和军成员博比·桑兹(BobbySands)为了抗议英国的政策而绝食。他不是一个胖子,但还是用了66天才将自己饿死。尽管这个说法不太令人愉快,可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即使一口东西也不吃还能坚持活两个多月。那真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储蓄”!也许我们应该在“储蓄明星廊”里占有一席之地。
想象一下,我们的一位祖先刚刚中了一个史前大奖,比如,他刚杀死一头野猪,或是发现了一颗结满多汁的果子的大树。如果有今天的市场或金融工具,中奖者可以把剩余的东西卖掉,把得来的钱存进银行。
但对我们的祖先来讲,通过市场和金钱进行储蓄是不太可能的。成功人士会把食物尽可能多地塞进自己的肚子,还有自己亲戚的肚子。假使他们在自己幸运的日子里会有所回报的话,他们也许还会给那些无亲无故的人分一杯羹。在这样的环境下,有点矛盾的是,储蓄的最好方式就是消费。与其让宝贵的能量放在外面发霉或被人偷走,还不如把它放在肚子里,通过身体把食物转化成能量储存。
作为哺乳动物,食物就是这个王国的“货币”。基因机制促使松鼠关心它们的坚果,让海象腰部长膘。当我们努力想存钱的时候,背后其实潜伏着我们哺乳动物的遗传基因。我们知道应该把一些钱存到银行里,但是消费的感觉就是那么让人无法抵挡。
理财的关键是利率身处在高利贷者及其充满诱人提议的海洋—这些提议是用来刺激和利用我们的欲望的,我们如何才能过上富裕的生活呢?是的,我们不能依赖本能,相反,我们需要不断强化自身以控制我们的财务。对待银行和企业,我们应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从而反败为胜。记住,他们的赚钱之道是借给我们钱时收高利率,而在我们存钱时给低利率。
转败为胜的步骤一是将任何东西都用同一种货币,即税后利率来计算。不管它是叫贷款申请费、利息索价,还是分期付款,问题的关键是利率。许多很好的书和软件程序能帮我们把不同类型的费用转变成有效利率。经过协调,每个人都能按要求计算好利率。虽然这可能是显而易见的,但我们多数人甚至到现在也还不知道我们被要求支付了什么利率。
步骤二,组织我们的财务机构。不管我们欠什么债,利率都应该尽可能低,而且可以减税。同样,不管我们有什么积蓄,它们带来的税后回报都应该最高。
例如,当我们信用卡上欠3000美元,而同时有2000美元的储蓄账户时,我们就是在白白地让钱溜走。储蓄账户的利率很低,顶多在2%~3%之间,而信用卡却要我们付将近20%的利息。我们可以像华尔街的银行家那样,动用我们的存款以减少信用卡上的差额。这样,给我们带来2%利率的钱却可以帮我们省下20%的开支。
在一个层次上管理我们的财务并使其合理化的需要很明显,但在更深的层次上,就要求我们控制对诱惑性提议的本能反应了。这会更难,因为各大公司总是在有意无意地设计一些程序来愚弄我们对价值的直觉。
步骤三,要对我们的行为持现实的态度。在管理金钱的问题上,这可能是最难的事情。即使我们认为明天会做得更好,但对我们控制未来欲望能力的最好的预言家却是我们过去的行为。要是正在放映电影《王牌大间谍》(AustinPowers),那我们就不会坐上3个小时去看晦涩的纪录片。同样,请不要接受那些只有当我们完全改头换面才会帮自己省钱的金融提议。
步骤四,占商家的便宜。虽然每个商家都在尽可能地捞我们的油水,但他们在拉拢我们这方面是存在竞争的,所以他们可能不得不主动给我们一些甜头。例如,某个电话公司一开始时会要价比较低,或者会提供某种申请补贴,他认为我们尝完甜头后还会继续待在他们这儿。但是,我们可以吃掉这块免费的馅饼,然后转移到另一家,直到这另一家的条件转为对我们不利为止。商家讨厌的就是这样从一块免费馅饼跳到另一块免费馅饼的客户,但是这种做法不但合法而且有利可图。 人类的进化为许多问题提供了绝好的解决方案。如果要跌倒,我们的身体就会迅速做出反应,让我们站稳或减少跌倒后的痛苦,但在金融领域,我们却没有这样本能的保护措施。在做每一个决定时,我们都必须压制内在的反应,并利用习得的金融手段来做出最佳选择。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