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阅读:彩插励志版《汤姆·索亚历险记》 普通图书/童书 (美)马克·吐温 时代文艺出版社 9787538768190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无障碍阅读:彩插励志版《汤姆·索亚历险记》 普通图书/童书 (美)马克·吐温 时代文艺出版社 9787538768190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图书 保证_可开发票_极速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

3.7 2.5折 14.8 全新

库存8755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马克·吐温

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8768190

出版时间2021-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4.8元

货号31175200

上书时间2023-07-23

學源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马克·吐温,美国著名作家、演说家,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美国文学目前的林肯”。马克·吐温出生于密西西比河畔一个贫穷的乡村律师家庭,先后做过学徒、排字工人和舵手等。船员生涯使他接触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加深了对美国人民的认识,也为他后来的创作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写作素材。马克·吐温的作品有着浓厚的地方色彩,风趣夸张,幽默讽刺,或批判美国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和制度,或揭露人性的虚伪和丑恶,或讴歌孩子们纯真烂漫、追求自由的美好人性。代表作有《百万英镑》《王子与贫儿》《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

目录
\\\\\\\\\\\\\\\\\\\\\\\\\\\\\\\\\\\\\\\\\\\\\\\\\\\\\\\\\\\\\\\"第一章 贪玩淘气的小汤姆   1
第二章 刷栅栏挣外快   10
第三章 天上掉下了天使   19
第四章 主日学校大出风头   27
第五章 铁甲虫大闹祈祷会   36
第六章 汤姆“病”得不轻   42
第七章 不欢而散的“幽会”   52
第八章 好个威风的“罗宾汉”   59
第九章 坟地凶杀案   64
第十章 野狗冲谁而吠   71
第十一章 良心受谴责   76
第十二章 良药风波   81
第十三章 孤岛历险   87
第十四章 军心不稳   91
第十五章 夜探姨妈   97
第十六章 “我要回家”   102
第十七章 参加自己的“葬礼”   107
第十八章 好灵验的梦   112
第十九章 姨妈的心软了   118
第二十章 英雄救美   122
第二十一章 考试闹剧   128
第二十二章 难熬的假期   134
第二十三章 出手相救冤屈人   137
第二十四章 心有余悸   145
第二十五章 挖宝记   148
第二十六章 金币落到了强盗手里   153
第二十七章 跟踪追迹   159
第二十八章 夜遇印第安人乔   163
第二十九章 哈克救寡妇   167
第三十章 汤姆和贝基失踪了   173
第三十一章 山洞历险   179
第三十二章 “印第安人乔在山洞里”   186
第三十三章 天网恢恢   190
第三十四章 “哈克有钱了!”   203
第三十五章 哈克受不了富贵的生活   207
尾 声   213
延伸阅读   214
本书名言记忆   214
相关名言链接   215
作者名片   216
人物名片   217
读后感例文   219
知识考点   221
参考答案   224\\\\\\\\\\\\\\\\\\\\\\\\\\\\\\\\\\\\\\\\\\\\\\\\\\\\\\\\\\\\\\\"

内容摘要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一部长篇历险小说,讲述了美国男孩儿汤姆的一系列冒险故事。主人公汤姆淘气贪玩、天真活泼、热爱自由,不喜欢束缚个性、枯燥乏味的生活,总是幻想着干一番英雄事业。作者透过孩子们的历险生活,以欢快、轻松的笔调写出了少年儿童自由活泼的心灵,讴歌了纯真善良、正直勇敢的美好人性,同时也运用夸张和对比等手法,对当时美国僵化的教育体制、虚伪的宗教仪式,以及市民阶层庸俗、虚伪的人性进行了批评和嘲讽。该书不仅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大里程碑,还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儿童文学作品之一。

主编推荐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文学之父”马克·吐温的一部长篇历险小说,讲述了淘气贪玩、天真活泼、热爱自由的美国男孩儿汤姆的一系列冒险故事。小说以轻松欢快的笔调展现了少年儿童自由烂漫的童年生活和正直善良的美好心灵,语言诙谐幽默,情节跌宕起伏,形象鲜明有趣,不仅是美国文学目前的一大里程碑,还是世界上很受欢迎的儿童文学作品之一,被誉为一首美国“黄金时代”的田园牧歌。

精彩内容
\\\\\\\\\\\\\\\\\\\\\\\\\\\\\\\\\\\\\\\\\\\\\\\\\\\\\\\\\\\\\\\"第二章 刷栅栏挣外快??星期六早晨就要到了。夏天,大千世界一片明朗清新,处处生机勃勃。人人心里都唱着歌儿,倘若你有一颗年轻的心,这歌声就会从嘴唇间流转出来。人人脸上都喜气洋洋,每一个步子都轻盈矫健。洋槐树花满枝头,芳香扑鼻。村子远处,高耸着的是卡迪夫山(又译作“加第夫山”),山上草木青葱,远望恰如怡人的绿洲,朦胧、静谧而引人入胜。
汤姆拎着石灰桶,拿着长柄刷子,来到路边小道上。他打量了一番栅栏,满心的欢喜一扫而光,涌起一股深深的悲伤。那可是一排长三十码(英美制长度单位。1码等于3英尺,合0.9144米)、高九英尺(英美制长度单位。1英尺等于12英寸,合0.3048米)的栅栏!他只觉得人生变得一片空虚,像是身上压了累累重担。他唉声叹气,用刷子蘸了蘸石灰水,在最高的一块栅栏板上刷了起来。他刷了一根又一根,可剩下那一大片未刷的地方仍一眼望不到边,相比之下,刷过的部分实在微不足道了。想到这里他心灰意懒,不由得一屁股坐到护树箱上。就在这时候,吉姆提着洋铁桶,一蹦一跳从大门口跑了出来,嘴里还哼着《布法罗的姑娘》哩。过去,在汤姆心目中,从镇上泵站拎水是件十分讨厌的活儿,可这会儿他便不这么想了。他不由想到,泵站里聚着许许多多小伙伴,男男女女,有白人的孩子,有混血儿,还有黑人的孩子。他们排着队等着,有休息的,有交换玩具的,有吵架的,有打闹的,有嬉戏的,不一而足。他记得,那泵站离家虽说只有一百五十码,可吉姆拎一桶水来回得花上一个小时的时间,有时甚至还得有人去催他。想到这里,汤姆便说:“我说,吉姆,你来刷栅栏,我去提水吧。”吉姆摇了摇头,说:“哪儿能呢,汤姆少爷。老太太吩咐过了,让我快点儿把水拎回来,不可半路上跟别人玩耍。老太太还说,她料到汤姆少爷会要我替他刷栅栏,所以吩咐我路上别耽搁,管好自己的事儿,刷栅栏的事儿她会亲自过问的。”“千万别听她的,吉姆,她就爱这么说。把水桶给我,我要不了一分钟就回来。她发觉不了。”“噢,汤姆少爷,不行。老太太会揪下我的脑瓜子的。她说到做到。”“她吗?她从不揍人——大不了只是拿着顶针在人家头顶上比画比画。你说,谁怕这个呢?别听她话说得厉害,这伤害得了谁?只要她不哭哭闹闹就万事大吉了,吉姆。我送你一件意想不到的玩意儿——一只白色弹珠子。”吉姆犹豫起来了。
“白弹珠,吉姆!那可是顶呱呱的白弹珠。”“老天爷!我说,这果真是天大的好东西!可汤姆少爷,我真的怕老太太哩。”“还有,要是你愿意,我可以把自己发了炎的脚指头让你看看。”吉姆毕竟是个凡人,这话太让他心动了。于是他放下水桶,拿过白弹珠。他弯下身子仔细地看着汤姆解开脚上的绷带,露出那发了炎的脚趾。可是没一会儿,他已拿起水桶,飞也似的跑过街去,后背上火辣辣的;汤姆在卖力刷栅栏;波莉姨妈手里提着一只拖鞋,一副打了胜仗的神气,转身回家。
汤姆的劲头没维持多久。他想起打算今天要做的好玩儿的事儿,倍感心酸。那些无拘无束的孩子打这儿经过,去玩儿各种各样有趣的游戏,他们会因为他得干活儿而取笑他——一想到这里,他的心便火烧火燎的。他掏出自己的宝贝来,仔仔细细地打量起来——几件玩具,几颗弹珠子,以及一些破破烂烂的玩意儿。用这些东西收买人家替自己干活儿也许还能凑合,可要是换来哪怕是半小时的真正的自由还差大半截哩。于是他把这些可怜的东西放回口袋,打消收买孩子的念头。就在这看似绝望而黑暗的时刻,他心头猛地生出一个绝妙的主意!顶呱呱而非同寻常的主意!
汤姆拿起了刷子,不动声色地干起活儿来。这时候本·罗杰斯来了。在一帮男孩子中,汤姆最怕的就是被他嘲笑。你看他一蹦一跳地过来——一眼就能看出,他这时正兴高采烈,满怀着期待。他嘴里啃着苹果,时不时吹着悠长的口哨,煞是动听,接着又是一声声“叮咚咚,叮咚咚”声,分明是在模仿汽船声。“汽船”驶近了,放慢了速度,到了街中央,“船身”往右一侧,慢慢地来了个大转弯,显得挺认真、挺费劲,因为他这是在模仿“大密苏里号”船,把自己当作吃水九英尺的大船了。他身兼汽船、船长和汽笛的重任,所以想象中他自己身处上层甲板,要对他人发号施令,同时又要听令执行。
“停船,伙计!丁——零——零。”于是“船”几乎停了下来,慢慢地向人行小道靠了过来。“掉转船头!丁——零——零。”他的手臂绷得紧紧的,笔直伸出,紧贴在身体两侧。
“右舷向后!丁——零——零。呜——呜——呜!”他说着,右手煞有介事地画着圈,表明那是个四十英尺的大舵轮。“右轮退后!丁——零——零!呜——呜——呜!”他的左手画出一个个圆圈。
“右舷轮停!丁——零——零!右舷轮停!左舷轮停!右舷轮向前!停!外舷轮慢慢转过来!丁——零——零!呜——呜——呜!抛前缆绳!快!喂——抛后缆绳——我说,你这是干吗?把缆绳在船桩上绕它一圈!就这么着——松手!熄火,伙计!”“唏,唏!唏!”(他这是在模仿试水位旋塞发出的声音)汤姆径自埋头刷栅栏,没去理会“汽船”。本盯着汤姆好一会儿,才开了口:“嘿,你惹上麻烦了,是不是?”汤姆没有搭理,像个画家,打量起自己最后的几刷子,又用刷子轻轻地一抹,像上次那样,审视起所得的效果来。本在他身旁来回走着。那个苹果惹得汤姆直流口水,但他还是埋头干活儿。本说:“喂,老伙计,你还得干活儿吗,嗯?”“哟,是你呀,本!真想不到。”“我说,我这要游泳去了,没错。你不想去吗?你当然是想干活儿,是不是?当然是想干活儿!”汤姆打量一眼对方,说:“你说,什么叫干活儿?”“怎么,这不是干活儿吗?”汤姆继续刷着,漫不经心地说:“可不,也许是的,也许不是。就我所知,这很合我汤姆·索亚的胃口。”“得了,得了,你不会说你还挺喜欢干这事儿吧?”刷子继续在刷着。
“喜欢?我干吗不喜欢?小孩子家能天天捞到刷栅栏的机会吗?”事儿有了转机。本不再啃苹果了。汤姆来来回回仔细刷着栅栏——刷了一道,退后一步,细看刷出来的效果——这里那里添上一刷——又看看效果——本看着他的每一个动作,兴趣越来越浓,越来越被吸引过去,他很快便说:“我说,汤姆,让我也刷几下吧。”汤姆想了想——刚想答应,又改变了主意。
“不行,不行。这恐怕不行,本。波莉姨妈对这栅栏可挑剔着哩——你是知道的,这到底是面朝大街的栅栏,要是在屋后,那无所谓,她也不会太在意。可不是,她对这栅栏可讲究哩,得仔仔细细地刷。我看,能干好这事儿的孩子,都是千里挑一、万里挑一的。”“不会吧——哪儿能呢?噢,得了。让我试试吧,只一小会儿。换了我,就会让你试试的,汤姆。”“本,说实在的,我倒是愿意让你刷一会儿,可波莉姨妈——不是吗,吉姆也想刷刷,可她就是不让。锡德想干,波莉姨妈也不让。你看我有多为难?要是让你来刷这栅栏,还不知道会出什么乱子——”“噢,得了吧。我会小心的。就让我来试试吧。要么——我把苹果核给你。”“行——不,本,还是不行,我怕——”“我把苹果全给你得了!”汤姆把刷子给了本,脸上装出老大不情愿的样子,可内心别提有多高兴了。在这艘原本叫“大密苏里号”的“汽船”在烈日下干得大汗淋漓的时候,这撒手的画家却端坐在附近阴凉处的水桶上,晃荡着双脚,啃着苹果,脑子里盘算着,如何去“宰杀”更多的无辜者。宰杀的对象不乏其人。时不时就会有男孩子过来。他们原本是想来取笑他的,结果都留下来刷栅栏了。这时的本已累得筋疲力尽,汤姆已与比利·费舍尔做好了一笔交易,把下一个机会给了他,换来一只状况挺不错的风筝。费舍尔玩儿腻了,约翰尼·米勒来了,他以一只死耗子,连同拴耗子的绳子为代价买来了这大好机会。时间一小时一小时地过去,来挨宰的孩子纷至沓来(形容连续不断地纷纷到来。沓,tà)。到了午后,汤姆已由一名一无所有的穷小子,摇身一变,成了地地道道的“大富翁”。除了上述那些财富外,他还拥有十二颗弹珠、一只破口琴、一片透明的蓝色玻璃片、一架用线轴做的炮、一把什么也开不了的钥匙、一小截粉笔、一只酒瓶塞、一个洋铁皮士兵、一对蝌蚪、六只爆竹、一只独眼小猫、一只铜把手、一个狗颈圈——可惜的是没连着狗、一只小刀的刀柄、四块橘子皮,还有一块破窗框。
与此同时,他还过得逍遥自在,喜气洋洋,许多人陪着他玩儿,栅栏呢,先后被粉刷了三遍。要不是石灰水没了,他准会让全村的男孩子个个变成穷光蛋。
这下汤姆暗自思忖(思量。忖,cǔn),这世界毕竟不是无情无义的,于是他对人类的行为规律有了一大发现:要想让大人或孩子巴不得想做某件事,就得设法让这东西难到手。要是他也像本书作者那样,是位聪明的大哲学家,那就得懂一个道理:活儿,必须得干;而玩儿呢,则不是非玩儿不可。明白了这个道理,就知道制作假花或踩车便是干活儿,而滚保龄球或攀勃朗峰是玩儿。英国就有那么一班家财万贯的绅士,夏天,他们每天都驾着四匹马拉的车,赶上二三十英里(英美制长度单位。一英里等于5280英尺,合1.6093千米)的路,就因为他们有的是钱,这才享受了这份特权;要是让他们给人驾车收取工钱,那他们算是干活儿,是肯定不愿干的。\\\\\\\\\\\\\\\\\\\\\\\\\\\\\\\\\\\\\\\\\\\\\\\\\\\\\\\\\\\\\\\"

媒体评论
第一位真正的美国作家,我们都是继承他而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威廉·福克纳不只是孩子,这是一本写给所有人看的高级儿童读物。——俄国有名评论家 别林斯基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