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美学导论--基于美学取向的课程探究 普通图书/教材教辅/教材/高职教材/社会文化教育 何茜 人民出版社 9787010208152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课程美学导论--基于美学取向的课程探究 普通图书/教材教辅/教材/高职教材/社会文化教育 何茜 人民出版社 9787010208152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图书 保证_可开发票_极速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

39.4 4.5折 88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何茜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208152

出版时间2020-0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8元

货号30851146

上书时间2023-06-20

學源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何茜,广西人,壮族,教育学博士,西南大学教授,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生导师,重庆市学校美育实验区实验校建设特聘指导专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民族教育、学前教育。出版《多元共生与多样化发展——西南民族学校教育发展研究》《幼儿园课程的靠前比较》等专著7部。在《教育研究》等杂志上发表论文20多篇。主持重量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3项。曾获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很好成果三等奖1次、省级社科很好成果二等奖2次。

目录
前言
导论
第一章  课程美学探究的缘起
  第一节  课程研究范式的转向
    一、科学主义课程研究范式面临的挑战
    二、人文主义课程研究范式的发展
    三、多样而丰富——课程研究范式发展的趋势
  第二节  课程理论发展的趋势
    一、传统的课程理论
    二、革新的课程理论
  第三节  课程实践变革的诉求
第二章  课程与美学的跨界融合
  第一节  课程与美学跨界的可能
    一、美学是一门形而上的科学
    二、美学是一门思辨的科学
  第二节  美学与课程跨界的基础
    一、教育美的意蕴
    二、教学美的创生
    三、教师职业的审美性
  第三节  课程美学探究的尝试
    一、课程与美学探究的萌芽
    二、课程美学探究的发展
    三、课程美学探究的繁荣
  第四节  课程美学探究的理路
    一、目前的困境
    二、未来的出路
第三章  课程美学的哲学审思
  第一节  课程美学探究的方法论
    一、课程研究的方法论转向
    二、追求课程研究的审美性
  第二节  课程美学探究的价值论
    一、唤醒自我的意识
    二、体验生命的成长
    三、关注意义生成的向度
    四、追寻诗意想象的空间
    五、扎根实践而面向远方
第四章  课程美学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经验主义美学理论
    一、经验美学的思想渊源
    二、经验主义美学的思想内涵
    三、经验美学理论对课程美学探究的启示
  第二节  生命美学理论
    一、生命美学的思想渊源
    二、生命美学的思想内涵
    三、生命美学理论对课程探究的启示
  第三节  现象学美学理论
    一、现象学美学的思想渊源
    二、现象学美学的思想内涵
    三、现象学美学理论对课程探究的启示
第五章  课程美学的建构
  第一节  课程美学的知识观
    一、知识不仅具有普遍陛更具有个体性
    二、知识不是静态的而是体验的
    三、知识不只是一个事实也是一种信念
  第二节  课程美学的目标建构
    一、强调目标的全息化,体现课程的生命关怀
    二、注重目标的和谐性,彰显课程的生命意义
    三、注重目标的意向性,还原个体的生命本色
    四、重视目标的生成性,体现课程对个体经验的尊重
  第三节  课程美学的内容建构
    一、注重内容的“博”
    二、注重内容的“雅”
    三、注重内容的“通”
第六章  课程美学的实施
  第一节  课程美学实施的取向
    一、人文一生命
    二、妙悟一创生
    三、对话一理解
  第二节  课程美学的教师观
    一、教师要像艺术家一样善于发现
    二、教师要像艺术家一样善于创造
    三、教师要像艺术家一样充满想象
  第三节  课程美学的学生观
    一、学习是多种感官参与的过程
    二、审美知觉是重要的认知方式
    三、美感体验是高级的认知体验
  第四节  课程美学的实施策略
    一、注重目标的意向性,描绘课程的审美意象
    二、尊重学生的生命体验,强调多元认知方式
    三、建构多层次的课程结构,赋予学生文化选择的权利
    四、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提升教师的课程理解力
    五、提升教师的诗性智慧,促进课程实施的审美化
第七章  课程美学的评价
  第一节  课程美学评价的本质
    一、评价印解释
    二、评价即鉴赏
  第二节  课程美学评价的原则
    一、价值性原则
    二、综合性原则
    三、发展性原则
    四、模糊性原则
  第三节  课程美学的评价策略
    一、档案袋评价策略
    二、等级评价策略
    三、自我评价策略
结束语  课程是诗与思的对话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课程美学(也有学者称为美学取向的课程探究)是课程与美学跨界的交叉学科,是借助美学的理论成果,重新认识课程的本质,重构一种关注生命价值和本体意义的课程,具有意识觉醒、社会转型的意味,它促使课程对自身的价值做重新的认识,显示了当前课程研究的价值论和方法论的转向。作为一本从美学的角度研究课程问题的著作,本书将讨论和解决课程美学的七个核心问题:课程美学探究的缘起;课程与美学的跨界融合;课程美学探究的哲思;课程美学的理论框架;课程美学的建构;课程美学的实施策略;课程美学的评价策略。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