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情境下的“知识鸿沟”问题研究 普通图书/语言文字 刘晖著 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9787513084222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全媒体情境下的“知识鸿沟”问题研究 普通图书/语言文字 刘晖著 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9787513084222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图书 保证_可开发票_极速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

57.5 7.4折 78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晖著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ISBN9787513084222

出版时间2023-0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78元

货号31631123

上书时间2023-06-19

學源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刘晖,毕业于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并获得新闻传播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作者在国内外SCI与CSSCI期刊有多篇研究论文发表,获得很高的阅读率与转引率,多篇论文获得奖励。作者担任文化与传播学院硕导,同时受聘并担任泰国格乐大学文艺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作者兼任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中国社会科学》(英文刊)翻译,该刊多篇学术论文(汉译英)译文在Routeledge 出版,同时还兼任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国外社会科学》翻译(英译汉)。主要研究领域有:传媒教育、国际传播、媒体效果研究等。



目录
第一章从“知识鸿沟”到“数字鸿沟”——海外“知识鸿沟”研究概览
一、“知沟”假设问世前的相关研究
二、“知沟”假设的问世与核心要点
三、针对传统媒体情境下的“知沟”假设研究
四、网络情境下的“知沟”假设研究
第二章我国学界对“知沟”的研究
一、我国学界针对“知识鸿沟”研究的现状
二、我国为缩小知识鸿沟所做的努力
三、我国学界对传统媒体与“知识鸿沟”关系的研究
四、我国学界对数字媒体与“知沟”关系的研究
五、对我国学界关于“知沟”研究的思考
六、未来我国学界针对“知沟”的研究方向
第三章全媒体、媒体融合与媒介素养
一、全媒体的来历与内涵
二、媒体融合的出现与发展
三、媒介素养与“知沟”
第四章影响“知沟”形成的若干因素以及相关理论的研究
一、强媒体效果论与弱媒体效果论
二、培养理论
三、媒介依附论
四、媒体信息的构建——框架理论
五、认知框架(认知基膜)
六、人际传播的效用
七、直接经历变量
第五章媒体传播议题研究
一、媒体传播内容的研究方法
二、网络平台数据截取的相关问题
三、网络空间的话语特点
四、新浪微博平台关于转基因话语的文本分析
五、新浪微博平台关于“中国梦”话语的文本分析
六、新浪微博平台关于中美贸易摩擦的话语分析
七、新浪微博平台关于雾霾话语的文本分析
第六章研究方案的设计
一、两项基于控制实验法的“知沟”研究
二、“知沟”研究中引入质性研究法的必要性
三、研究设计
四、受访者的简要描述
第七章媒介的使用特点与认知框架的构建方式
一、受访者的媒体使用特点与动机
二、采用认知框架理论研究“知沟”的合理性
三、受访者关注的媒体议题
四、对认知框架的测量
五、受访者对媒体议题的认知框架
六、“事实性”知识的差距情况
七、认知框架的缺失与认知框架的转变
八、个性化议题的认知框架
第八章媒介信息的处理模式
一、基于认知框架的思维模式
二、信息控制与知识差距
三、人际传播、参照群体与知识差距
四、直接经历与知识差距
第九章总结与建议
附录一采访提纲
附录二波特所界定的媒介素养的七种技能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本书研究了社交媒体时代以教育程度分野的不同阶层之间的知识差距。与主流的“知识鸿沟”研究不同的是,本研究把“知识”界定为主观知识。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法,以认知框架理论为基础,同时借用媒介素养论所界定的认知工具,分析了不同教育程度的社交媒体用户对近两年不同性质的媒体议题形成认知的方式。本研究发现,具有较高教育程度的受访者能够使用更加高级的认知工具,对媒体议题构建更加复杂的认知框架。大多低教育程度受访者仅仅使用较低级的认知工具,且多构建简单的认知框架。本研究还发现,不同教育程度的受访者均采用相关性检索、分段式检索等模式来加工介质化讯息。其中,采用直接对应模式、多种整合等模式处理介质化讯息可以凸显较高与较低教育程度受访者之间的知识差距。本研究还考察了教育程度之外的变量对知识差距形成的影响。本研究认为,人际传播因素对“知沟”的形成受制于媒体传播,效果非常有限。个人的直接经历对受访者理解某些新闻议题能够发挥较大的作用。

主编推荐

适读人群 :我国教育学与新闻传播学界研究人员、高校师生、国家文化产业部门、互联网管理部门以及新闻媒体管理等相关部门

本书把“知识”界定为主观知识。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法,以认知框架理论为基础,同时借用媒介素养论所界定的认知工具,分析了不同教育程度的社交媒体用户对近两年不同性质的媒体议题形成认知的方式。



精彩内容

本书的主干部分分为八章。第一章与第二章是文献综述。第三章与第四章旨在为本研究搭建一个理论框架, 通过评述相关理论, 指出所依赖的理论基础是认知框架理论。第五章对媒体的传播内容进行了质性内容分析, 所聚焦的媒体是新浪微博。第六章是本研究的研究方案设计。第七章与第八章详细考察了具有不同特点的受访者思考新闻议题的特点与构建认知框架的方式方法, 并解释其中的原因。最后一个部分是对本研究的发现进行总结, 并为我国的宣传、网信等职能部门提供一些政策建议。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