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文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21世纪通识教育系列教材) 普通图书/综合图书 乐黛云越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9787300297613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跨文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21世纪通识教育系列教材) 普通图书/综合图书 乐黛云越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9787300297613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图书 保证_可开发票_极速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

37.5 7.7折 49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乐黛云陈越光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297613

出版时间2021-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9元

货号31273005

上书时间2023-06-19

學源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乐黛云,1931年1月出生于贵阳,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任北京大学现代文学和比较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0年获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全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曾任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深圳大学中文系主任、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副主席。著有《比较文学原理》《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IntellectualsinChineseFiction(中国小说中的知识分子)》《LaNature(自然)》《跨文化之桥》《国外鲁迅研究论集》等。

目录
第一章  跨文化研究思潮的形成
  当前中西文化交流与会通的一种可能趋势
  跨文化研究思潮在中国的形成与面向
    ——兼论汤一介对跨文化研究的三个观点
  是多元现代性还是现代性的多元发展
  全球化过程中的跨文化与跨主体关照
  跨文化宣言
第二章  跨文化的思想汇聚与理论源流
  所谓亚细亚生产方式与古代中国社会生产真正的特殊性
  全球化的本土化与文化传承
    ——还中国哲学以本来面目
  何谓“跨文化态度”
  方法与阅读
    ——弗朗索瓦·于连与阐释中国哲学
  论多元文化:语言的差异
    ——思想的资源,或如何酝酿未来的对话
  诗的宇宙而上:非写不知与话语的召唤性
  纵观西方科学发展:一个传统,两次革命
  “自然哲学”和科学的观念
    ——从《继承与叛逆: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谈起
第三章  跨文化对话
  谈中西文化的互补性
    ——汤一介先生与汪德迈先生的对话
  儒家伦理与文明对话
  儒家诠释学:道德与本体
  异质文化的对话
    ——以《庄子》为核心
  跨文化对话论
第四章  跨文化研究的方法论
  我之汉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文化相异性个案研究的多重空间
  文化转场与人文科学史
  跨文化主义的范式变化
  西方概念史引言
  跨文化研究如何“跨”?
  深化启蒙
    ——从方法论的个体主义到方法论的关系主义
  思想史研究:方法、目的与地位
第五章  跨文化研究的个案
  读汪德迈《中国教给我们什么?》
  我的学术生涯
  我研究中国文明的路径与方法
  托尔斯泰与中国思想
第六章  跨文化研究的现代意义
  儒学的现代意义
  对新轴心时代的展望和文明对话的戒律
    ——以思想史的视角理解我们时代的挑战
  把文本变成自己的
  恰当阅读中国哲学之反思
  欧洲文明的复杂性

内容摘要
 中国文化界和教育界关注跨文化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同时逐步开始高校课程建设,本书正是这方面的成果,主要特点如下:一
是在跨文化的视野下阐释中国跨文化理论资源和中国文化元素,指出跨文化研究与中国传统国学、语言文字学、民俗学、艺术学、科技史学等交叉研究的必要性;二是从中国跨文化研究的思潮中梳理理论聚焦点与方法。
本书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已出版的“跨文化研究”丛书(第三辑)共同展现了中国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提升中国文化自觉和跨文化互鉴的40年,为从事跨文化教学和有志于投身跨文化研究的青年学人提供基础而前沿的学术视野,帮助年轻一代深入不同文明、不同文化、
不同民族精神的深层结构中去,观察自我文明,提升文化自信,投身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