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辛弃疾(壮志未酬刀锋难收)/漫漫诗词情 普通图书/历史 桃花潭水 哈尔滨 9787548434146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辛弃疾(壮志未酬刀锋难收)/漫漫诗词情 普通图书/历史 桃花潭水 哈尔滨 9787548434146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图书 保证_可开发票_极速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

16.1 4.4折 36.8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桃花潭水

出版社哈尔滨

ISBN9787548434146

出版时间2017-06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6.8元

货号30113363

上书时间2023-06-15

學源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一章  千古兴亡多少事
  少年不识愁滋味
  挥羽扇,整纶巾
  谁劝杯中绿
  蝴蝶不传千里梦
  恨此中风物本吾家,今为客
  目断秋霄落雁
  铸就而今相思错
  看试手,补天裂
  功名本是,真儒事
  江头未是风波恶
  旌旗未卷头先白
  气吞万里如虎
  更能消几番风雨
  白马素车东去
  听群蛙鼓吹荒池
  一编书是帝王师
  衣冠人笑,抵死尘埃
  醉里挑灯看剑
第二章  众里寻他千百度
  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相思字,空盈幅
  莫嫌白发不思量
  明月别枝惊鹊
  万万千千恨,前前后后山
  孤舟浪起,梦携西子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谁共我,醉明月
  旧恨春江流不断
  不恨古人吾不见
  朱丝弦断知音少
  把从前,离恨总成欢
  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
  我志在寥阔,畴昔梦登天
  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
  青山欲共高人语
第三章  何处望神州
  归来华发苍颜
  青山遮不住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
  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一丘一壑也风流
  甚当时健者也曾闲
  物无美恶,过则为灾
  醉里吴音相媚好
  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得似浮云也自由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可怜今夕月
  叶公岂是好真龙
  天下事,可无酒
  春风不染白髭须
  宜醉宜游宜睡
  生子当如孙仲谋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后记

内容摘要
 辛弃疾,是开一代词风的伟大词人,也是一位能征善战的民族英雄。他的作品体现了很强的时代感和使命感。桃花潭水著的《辛弃疾(壮志未酬刀锋难收专供版)》以时间为线索,在其气吞山河的作品中追寻其人生轨迹,表现出他的铁血豪情。此外,辛弃疾的词作题材较宽,使得本书有了更广泛的视角,读者从中能获得更多的感悟。

精彩内容
 于是,爷爷的期待就像一颗种子,深深埋在辛弃疾的心底,慢慢生根发芽,延续一生。如此的身份背景和成长环境决定了辛弃疾心底的那份沉重,从小就有了肩上的担子。或许对于同龄的其他少年来说,最
期盼的事情是考取功名,但小辛弃疾知道,那不是他的追求。
今日中国的少年男女,心境大多仍与古人类似,寒窗苦读十几载,只为金榜题名时。开始,还是千军万马挤一座独木桥,后来,独木桥变成了宽阔的“高架桥”,只要是有行动能力的,或是交得起“过桥费”的人,都可以大摇大摆通过。于是,能过桥的人越来越多,这追求也变得虚妄起来,只好拼一拼耐力和财力,再挤下一座“桥”。
辛弃疾也考过金朝的科举,但名落孙山。据说,这并非他水平不够,而是他根本就是考着玩的,压根儿不想为金人效力。也有记载说,他参加考试是为了进京刺探情报,与他同路的,是党怀英。只是,最后党怀英中进士后忘记了驱逐胡虏、统一中原的心愿,为名利所牵绊。辛弃疾则坚守了理想,并为之奋斗和惆怅了一生。
尽管很多人一回望青春,就会想到狂放不羁、自由自在、为所欲为,但我想,之于辛弃疾,这样的词语未必准确。少年辛弃疾也懂得“愁”,只是愁自满腔抱负,想为它寻一个出口。“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所谓“爱上层楼”,指的是古人每每“登高”,就意味着诗兴大发,有万千胸臆要抒发。
在早年的词作中,年轻的辛弃疾的确说了不少“愁”。《汉宫春·立春日》中,就有“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的感慨;《满江红·暮春》中,也有“无说处,闲愁极”的叹息。
此时的愁,是乡愁、离愁,或是有感于某种现象的愁。而到了晚年的词作,那愁绪则发自骨髓,字字激荡人心。他晚年的一首《汉宫春》中,“岁云暮矣,问何不、鼓瑟吹竽?君不见,王亭谢馆,冷烟寒树啼
乌”一句,暗喻理想落空,那悲壮苍凉的情绪仿佛挤压许久后瞬间进出,力量之强,令人心生震颤。
时光逝去之后,人们最爱想的一件事也许是——假如时间倒回。马克·吐温曾说:“生命总是开端于最美好的状态,而在最糟糕的时候结束。”因为这句话,斯科特·菲茨杰拉德在1921年创作了《返老还童》。后来,被想象力贫乏的好莱坞加工之后,它变成了赚得无数眼泪的爱情片。
一座倒转的时钟,一个年轮倒数的人,他的悲剧在于一种错位:错位的需要与被需要。当希望自己能有激扬青春时,老迈的身躯使他力不从心;希望自己能进人大学时,他被迫去工作;当希望自己有所抱负
时,他被指责冒充;当风流潇洒、满腔爱意时,爱人已经双鬓斑白;当变成幼儿时,已经没有孩童的纯真
无忧,朋友家人都悄悄老去。他开始迷惑:“我好似
已经经历卜生。”我想,他弄不懂何为少年的愁与老
年的愁,只是深深地孤独着,无力自拔。
青春的美与哀愁本是一体的,青春是生涩的,充满了苦恼与迷惘。但也只有对未来不着边际的憧憬和心底惶惶的不确定,才算是青春时代最值得珍藏的记忆。经历了宦海沉浮、人世沧桑后,已明白何为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悲若喜了。回望记忆中那张皱紧眉头的青涩脸庞,不禁轻轻摇头,那时的自己怎懂苦难。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真正尝到了愁
滋味时,反而不愿絮絮叨叨,说与人听了,一切只是放在心里,自己默默承受。世事难言,年华已老,多说无用。有些心绪还是留于自己心中较为适宜,知心人无须诉说也能体味,异路人道尽肺腑也难共鸣。
尝尽人生百味,历经世间沧桑之后,才知道理想和现实之间横亘着多么深的鸿沟。执着神勇如辛弃疾,也无力改变现状。无论是四世同堂,还是寄情山水,都抹不去灵魂深处的那抹愁。欲说还休,只能吐出一句“天凉好个秋”。可见,生之艰难与不如意,已到了无法言说的地步。
P3-4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