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掩于岁月深处的青葱记忆 普通图书/文学 编者: 辽宁人民 9787205091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掩于岁月深处的青葱记忆 普通图书/文学 编者: 辽宁人民 9787205091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图书 保证_可开发票_极速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

21.2 4.4折 48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王蒙

出版社辽宁人民

ISBN9787205091231

出版时间2018-0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8元

货号30057769

上书时间2023-06-13

學源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太阳鸟文学年选,是辽宁人民出版社于1998年开始创建的文学品牌,由著名学者王蒙出任丛书主编,本套丛书大体包括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敞文、随笔、杂文、诗歌六大分卷,编委及各分卷主编皆为文学领域卓有建树的专家学者。他们不负读者的厚望,每年都将发表的原创文学作品精读、精选,力求将最优秀的作品完整、客观、公正地呈现给读者。这些选本追求精品,但更多体察了民众的心理,内容贴近大众化的生活,行文符合广大读者的阅读风格。至2017年,这套文学年选已经连续出版了20年,其间经受了图书市场的检验,得到了读者的广泛认同与好评。这么多年的坚持与努力,都是为给当代文学历史寻找准确的精神坐标与刻度;为正在走向良性循环的中国文学发展留下坚实有力的见证;更是替未来文化史家提供值得阅读和关注的优质版本。这套文学年选,也将在大众读者的支持与陪伴下,逐步深入,越走越远。
本书为王蒙主编的《掩于岁月深处的青葱记忆》,是太阳鸟文学选之一。

目录
从维熙  经典人生——萧军百年祭
陈四益  艰难的生存
袁鹰  追忆艾青二三事
牛汉  我的文坛诗友(节选)
黄育海  记忆中的王元化先生
李辉  黄宗英:此情悠悠谁知?
阎纲  能不忆金镜?
任芙康  别一种送行
迟子建  一个人和三个时代
叶兆言  万事翻覆如浮云
刘心武  被春雪融尽了的足迹
李辉  甲子年冬日
黄永玉  难忘的清流绝响
陈建功  吾师浩然
张艳茜  病危中的路遥
韩少功  一个伪成年人
丹晨  他留下的绝笔
王安忆  蝉蜕
范曾  准将的肩章——记戴高乐将军
铁凝  天籁之声隐于大山
黄济人  未了情
阎晶明  一个人和一种命运的逝去——怀念我的导师黎风先生
铁凝  “何不就叫杨绛姐姐?”——我眼中的杨绛先生
潘向黎  再见,白鹿原!

内容摘要
 王蒙主编的《掩于岁月深处的青葱记忆》是从辽宁人民出版社在2007-2016年度的太阳鸟文学年选作品中选出来的文学精品,主要是从最佳散文,最佳随笔,最佳杂文中选,最终汇总为精粹。以前按照体裁
来分类,这次按照内容的不同来归类。本书都是作者对以前的人和事的一种回味与追忆,包括朋友、老师等。

精彩内容
 经典人生——萧军百年祭从维熙在中华文化长河中,有经典著作;在芸芸众生的人世间,也有经典人生。作家萧军则可谓其中的一个。一百年前的农历五月二十三日,萧军落生于辽宁省
的一个小小村落。按照阳历折算,今年(2007年)的7月7日,是萧军的百年诞辰。
笔者之所以把萧军的人生之路称之为经典人生,实因在中国的文学星空,萧军的生命曲线,是许多作家无法比拟的。在他八十一年的生命里程中(1988年6月22日辞世),太多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太少作为文人的清淡闲雅。据萧军自述中记载,他刚刚出生不久,母亲就逝去了,这似乎是为他艰难的人生拉开了序幕。之后,在军阀割据的年代,他从军习武,在讲武堂因打抱不平,而先蹲禁闭号,被开除出军队。至此,他从军救国之梦想完全破碎,生活迫使他改弦易辙,在哈尔滨开始了从文的步履。
20世纪80年代初,我和萧老同在北京作协,因为我与萧老命运曾有近似之处,自然而然交往较多。记得,老人曾经对我说过如是的一段话语,他说:“我生性就是跃马横刀的军人坯子,可是九曲回肠的人生
,让我扔下手中的枪,拿起笔涂鸦我认知的生活,竟
然成了一个写作的文人,实在有违我的初衷。”这是萧军最为真挚的心愿表达,那洪亮中略带沙哑的声音,至今还在我耳边回响。
说来也巧,在一段时间里,我和萧老不仅同在北京作协,还同住在团结湖小区,有一次与萧军树荫下不期而遇,我们坐在一条临街的长椅上说话的时候,我无意间拿了拿他随身带着的拐杖,竟然把我吓了一
跳。这根拐杖的扶手,镶嵌着一块圆而亮的铸铁,一
位年过七旬的老人,拄着它出来散步,简直是个沉重负荷。因而我对萧老说,它重得就像是我在劳改矿山使用的挖煤铁锤。萧军回答我的话,再一次显示出老
人在黄昏斜阳年纪,仍没有消失的他个性中的阳刚。
他对我说:“我拄着它出来,除了健身之外,还有另外一个用途。在街上碰到社会的蛀虫或流氓一类的东西,欺压善良时,可以拔刀相助,教训他们做守法公民。”我忍不住笑出声来:“萧老,您都一大把年纪了……”“怎么办呢,人的性格难以重塑。”萧老为我解疑地说道,“为真理呐喊了大半辈子了,积习难改。
”这就是萧军的精神肖像。尽管生活没有成全他从武的梦想,但在他从文的轨迹中,依然可以看到这种血性的伸延。前两年,我走访过东北哈尔滨呼兰区的萧红纪念馆,在那里我看到拯救才女萧红于冰雪炭途的第一个人是萧军;我联想到1933年鲁迅逝世时,担任万人为鲁迅送葬的总指挥的人是萧军;在延安与毛泽东谈话时,敢于向毛泽东提出文艺真实性问题的又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