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理炼金术 普通图书/管理 白万纲 金城 9787515515281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治理炼金术 普通图书/管理 白万纲 金城 9787515515281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图书 保证_可开发票_极速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

53 6.8折 78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白万纲

出版社金城

ISBN9787515515281

出版时间2018-0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78元

货号30034427

上书时间2023-06-12

學源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在对上市公司的董监高等常设机构的分析、市值管理理论和应用的基础上,白万纲著的《治理炼金术》独特地提出了上市公司应具备双重人格的集团治理思维。深人剖析资本市场的生存法则,提出上市公司在集团本级和跨层级治理中都要进行市场化人格和控股化人格的重塑,在防御、进化、进攻的资本市场生态循环中培养学习能力,才能在“资本黑暗森林”中摘得丛林之王的宝座。
通过万科、华润、宝能、恒大在治理、市值管理以及资本运作的分析,可以发现,完善的治理结构和缜密的治理设计是集团在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上抵御强敌的坚硬铠甲,在此之下,还需要通过集团型管控的手段去强化企业自身防御能力、进化能力和进攻能力,这样内外兼修,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

作者简介
白万纲,集团战略和集团管控专家;华彩咨询集团执行董事、总裁;服务过北京、天津、上海、山东、江苏、河北、重庆、山西、海南等省市国资委;服务过石油集团、中广核集团、中国节能环保集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南航集团、中铝国际、华润化工、浦发集团、国电科技环保集团、中建钢构等大型集团;与中央党校国资委分校、大连高级经理学院、国家会计学院以及清华、北大、人大、复旦等多所重点学府合作授课;著有《十三五规划宝典——企业战略新格局》、集团管控实操系列、超级系列等多部图书。

目录
第一篇  宝万之争
  第一章  宝万之争角逐梳理
    第一节  宝能三次出手第一股东易主
    第二节  险资轮番上阵遥相喊话叫阵
    第三节  树欲静风不止台前台后过招
    第四节  H复牌A停牌重组各方亮牌
    第五节  董会表决过招票战决胜身后
    第六节  中国版纸牌屋监管下战求和
    第七节  群雄逐鹿万科股权争夺未了
    第八节  第二股东易主新轮博弈开启
    第九节  董事会改选在即席位之争扑朔迷离
  第二章  万宝华三角图谋梳理
    第一节  万宝华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宝能图谋
    第三节  万科图谋
    第四节  华润图谋
第二篇  治理炼金术
  第三章  集团治理理论
    第一节  集团本级治理理论
    第二节  集团型公司跨层级治理理论
    第三节  上市公司治理理论
  第四章  以华润为例的跨层级治理理论应用分析
    第一节  控股投资人的跨层级治理
    第二节  其他投资人的跨层级治理应用分析
  第五章  以万科为例的本层级治理理论应用分析
    第一节  万科的发展简史
    第二节  万科的困局
    第三节  万科治理分析
    第四节  万科的治理优化建议
第三篇  市值管理
  第六章  市值管理理论
    第一节  市值管理理论基础
    第二节  市值管理七大战略构建
    第三节  市值管理六大管控设计
    第四节  市值管理评价体系
  第七章  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应用分析
    第一节  万科市值溢价管理模式
    第二节  万科市值管理分析
    第三节  万科市值管理的优化建议
第四篇  资本运作
  第八章  恒大资本运作之路阐释
    第一节  恒大集团的发展简史
    第二节  恒大的资本市场布局
    第三节  恒大的资本运作手段
  第九章  宝能资本运作之路阐释
    第一节  宝能的发展简史
    第二节  宝能的资本运作模式
    第三节  宝能资本运作之资管计划
    第四节  宝能资本运作的未来发展趋势
    第五节  宝能系本家——潮汕系资本运作之路阐释

内容摘要
 白万纲著的《治理炼金术》分别围绕“宝万之争”股权角逐梳理、“宝万之争”三角图谋梳理、万科公司治理之谜剖析、华润角度的万科治理分析、其他投资人角度的万科治理分析、万科的市值管理分析、
宝能资本运作之路阐释、潮汕系的资本运作、恒大资本运作之路阐释、“宝万之争”启示录等十个模块展开探索分析。通过本书,读者将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历史维度、文化维度,甚至人性维度,将公司治理和管理的抽象知识一一加以印证。本书创新性地应用分段点评模式阐释“宝万之争”各方的每一个动作背后的价值与目的。

精彩内容
 定律一:集团的精髓在于控制力层次放大:集团公司以自身优先股权和资本,通过多层次控股来实际控制数倍的资产,在子公司和孙公司进行杠杆放大,最终达到以极少量母公司出资驾驭大量子孙公司出资的效果。
定律二:集团公司可以发展出多个业务增长极,推动成熟产业板块上市,通过实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双管齐下,壮大产业。在此基础上通过各个产业上市平台建立起巨大的资金平台,解决多元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障碍,促进集团健康运作。
定律三:不管上市公司是否有母公司或者强势股东,更不管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或者控股股东对于资本市场所持有的态度是战略性投资还是财务型投资,都有权利和义务为上市公司进行集团治理角度的治理体系设计。
定律四: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是不同的概念,两者最重要的不同点是其目的。公司治理的目的在于利益相关主体之间权利的制衡,在一个相对均衡的状态
下实现各自利益最大化,是从股东的利益角度出发。
而公司管理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公司的价值最大化,是从公司的利益角度出发的。这样的根本性差异是引起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之间委托代理问题的根源。
定律五:治理是并购的基础保障:一个集团在并购之时首先涉及到资本结构理论,其次是运营资产结构。并购会形成高于集团本身出资比例的控制,也会形成多层次控股杠杆。母公司在形成层层金字塔式治理结构的基础上需要具备规则修改权。如果母公司不具备规则修改权,那么其层层治理金字塔就是无效的。
定律六:资本方最后的奥秘在于形成多层次控股杠杆:母公司控制子集团的治理结构,再通过控制子集团的治理结构来间接控制孙公司的治理结构;再通过孙公司的治理结构,把打折多次的控制力通过其他辅助手段进行强化。该奥秘可以通过治理模式设计、
运作和保障的铁三角式集团治理结构来实现。
定律七:治理模式设计的内在逻辑是通过理顺本级及跨层级治理,基于集团与不同产权结构子公司的关系,对子公司的治理体系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此强化集团跨层级控制力,保障出资安全和子公司经营稳健。其中治理设计是资产保值增值的基础,母子公司在治理上的权利划分是管控的基础。
定律八:针对出资情况的不同,对于控股子公司要树立“控股占主导”的治理运作思维;对于合资公司要明确“合资靠博弈”的治理运作思维;对于参股公司要力争“参股不吃亏”的治理运作思维。
定律九:集团整体治理设置的根本源于对资本意志、资本结构、产业结构以及产业运营的选择,到底是把资本意志贯彻下去,还是把一整套的资本结构贯彻下去,还是把规划好的产业结构贯彻下去,乃至于做好产业运营模式进行向下灌输和控制。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