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书网:《茶药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茶书网:《茶药学》

855 2.85 八五品

仅1件

北京西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椽 编著

出版社中国展望出版社

ISBN9787505000186

出版时间1987-09

装帧平装

开本26cm

页数189页

定价2.85元

货号GDZPS2286

上书时间2023-12-18

茶书网的书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商品描述
编号:GDZPS2286
书名:《茶药学》
版别:中国展望出版社
作者:陈椽编著
书号:ISBN 9787505000186
定价:2.85
出版日期:198709
内容简介
    中草药是祖国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远在几千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和自然界斗争的过程中,最早发现了能治病的中草药之一-茶叶,通过治病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直到西汉,茶为药用,普及全国,累积了很多治病经验。公元16世纪,李时珍写的《本草纲日》辩证地说明饮茶与疾病的关系。茶叶治病,简单易行,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历代应用单方、复方和验方,不仅对常见病,多发演有一定的疗效,而且还能治疗一些“顽症”和“不治之病”。茶叶根据历代医药书上记载,能治许多病症,在中医学历史上有一定的科学地位。
    唐朝陈藏器在《木草拾选》中说:“贵在茶也,上通天境,下资人伦,诸药为百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这种迷信地不科学地夸张其作用,虽然不切合实际,但是运用近代科学知识和方法进行分析,茶中化学成份经过鉴定的已有三百多种,还有未鉴定的也不少。这些化学成份大部份与人体健康和治病药物很有关系。有的能治病,有的毒性很大,必须深入研究其各种成份的药理作用,揭示几千年来茶叶治病的科学理论,为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茶中虽含有在生理上药理上能治病的种种成份,但不一定与医药相同,而且用开水泡出的茶汤,是各种成份混和物或化合物的总合体的浸出液,与它的单一成份的作用也不同,必然显出特异的综合性的作用。从茶汤随时变色,也可知其内容变化的复杂性。茶中各种单一成份的生理的药理作用,与茶汤不同,是可以定论的。因此,茶叶治病的研究工作更加复杂化了。提出不成熟的管见,作为开始研究的参考。
    本书内容包括:茶药的起源,茶叶药用的发展,近代有关饮茶功能的论述,国内外茶药实验的研究报告,茶叶的化学成分,茶叶中无机成分与人体体液的关系,茶叶中主要的有机酸类物质,茶叶中主要的杀菌成分与杀菌作用,茶叶中的植物碱、黄酮素及其衍生物,主要有色物质及维生素类,茶叶的营养作用,饮茶对防治高血压的效果,合理饮茶与保持身体健康的关系。
目录
第一节 从发现茶树说起
一 引古通今
二 是谁发现茶树?
三 有关神农氏的记载
四 日遇七十二毒可能吗?
第二节 茶药起源于《神农本草》
一 历代《神农本草》考证
二 《神农本草》是何时的著作
三 《神农本草》增广为《神农本草经》
四 现存本草书录
第三节 茶叶药用的发展
一 茶叶功效的发展
二 茶的药用起源
三 茶叶药用的发展
四 古时的茶药配合验方
第四节 近代论述饮茶功能
一 医药界评论饮茶与卫生
二 国内医药家研究茶叶动态
三 国外医药界的评论
四 近代医用的茶叶
五 近代常用茶药配方
第五节 茶药实验研究报导
一 国外早期实验
二 国内实验研究
第六节 茶叶化学摘要概述
一 茶的常量化学成分
二 茶的微量成分
三 似茶非茶
第七节 茶中无机成分与体液
一 茶叶中微量元素分析
二 茶叶中灰分含量的变化
三 影响体液组成和容积的离子
四 影响营养与健康的无机物
第八节 茶中主要有机酸
一 茶叶在制中有机酸的变化
二 脂肪酸类
三 芳香酸类
第九节 茶中杀菌成分与挥发油
一 茶叶中化学成分的杀菌意义
二 醇类化合物
三 醛类化合物
四 酯类和内酯类化合物
五 酚类化合物
第十节 茶中无机物的杀菌作用
一 醨的杀菌作用
二 碘的杀菌作用
三 氯的杀菌作用
四 氧化物的杀菌作用
第十一节 刺激神经的植物碱
一 茶中的主要生物碱
二 咖啡碱
三 可可碱与茶碱
四 黄嘌呤类的药理应用
五 黄嘌呤类的治疗应用
六 茶中黄嘌呤类的作用
七 古语今用
八 喹啉
第十二节 黄酮素及其衍生物
一 茶叶化学的重要发展
二 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三 黄烷醇及其衍生物
四 儿茶多酚类的搞癌机理
五 黄酮醇类化合物
六 花青素类化合物
七 碳链黄酮类(黄烷酮)
八 茶中黄酮类制剂的治疗作用
九 茶中没有鞣质
第十三节 茶叶的营养作用
一 茶中的主要营养成分
二 糖类
三 蛋白质
第十四节 茶中的主要有色物质
一 色泽是茶叶分类主要标志
二 脂溶性叶绿素
三 类胡萝卜素
第十五节 维生素
一 茶中维生素的作用
二 水溶性维生素
三 脂溶性维生素
第十六节 饮茶与高血压
一 茶叶是特殊的中草药
二 高血压的发生及症状
三 茶叶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
四 高血压饮茶要一分为二
第十七节 合理饮茶健康身体
一 通常饮茶作用
二 饮茶是为了劳动需要
三 饮茶要适时适量
四 饮茶要取利去害
五 饮茶要多样化
附录一——第6节注解
附录二——主要参考资料
    陈椽(1908~1999),又名陈愧三,福建惠安人,茶学家、茶业教育家、制茶专家,中国制茶学学科的奠基人,现代高等茶学教育事业的创始人之一。为国家培养了大批茶学科技人才,在开发我国名茶生产方面获得了显著成就。对茶叶分类的研究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著有《制茶全书》、《茶业通史》等。1908年3月8日出身于福建省惠安县崇武镇的一个小商人家庭。幼年时期,他父亲常常向他讲述戚继光、郑成功、林则徐的故事,灌输爱国主义思想,鼓励他长大后要像这些民族英雄那样为国家干一番事业。陈椽于1930年9月考入了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农业化学系,1934年毕业,获农学学士学位。1935年至1940年,他历任浙江省鄞县农场技士兼代主任,福建省集美农业学校教务主任、代理校长、农场主任,浙江省农业改进所茶叶检验处主任兼浙江省油茶丝绵管理处宁波办事处主任,福建省茶叶管理局技正、福州办事处代主任兼福建省贸易公司茶叶部襄理,福建示范茶厂技师兼政和制茶厂主任等职。1940年后,他历任国立英士大学农学院副教授,安徽大学农学院副教授、茶叶专修科主任,安徽农学院副教授、教授、茶业系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此外,他还曾兼任安徽省茶叶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茶叶学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1934年,26岁的陈椽从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毕业后,先后在茶场、茶厂、茶叶检验和茶叶贸易机构工作。他既看到了茶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也看到了当时中国茶叶科学的落后。于是下定决心献身茶业教育事业。在他任浙江茶叶检验处主任时,就开始着手收集茶叶科学的有关资料,建立了茶叶检验实施办法和一套完整的表格。1940年,他拒绝了堂兄弟为他谋得群商组织的如达公司董事长的聘请,毅然赴浙江英士大学农学院任教,专心致志地开始研究茶学。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者的飞机到处狂轰滥炸,英士大学数迁校址,教学与生活都十分艰难。但在教学中,他照旧认真备课、讲课,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鼓励学生为发展祖国的茶叶科学而努力学习。没有教材,他就深入茶场、茶厂搜集资料,编著了我国第一部较为系统的高校茶学教材《茶作学讲义》。这本教材包括茶业通论、茶树栽培、茶叶制造、茶叶检验等方面的内容,从而被晋升为副教授。抗日战争胜利后,受聘到复旦大学任教,继续为创立茶业教育体系而努力。先后编著了《茶叶制造学》、《制茶管理》、《茶叶检验》、《茶树栽培学》等4部教材,以满足教学的需要。在教学的同时,他还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不断充实教学内容。
大量批发或经销商面议
茶书网中国区北京工作站:感德真品茶业机构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马连道6号北京国际茶城三楼西北角F3-19号
客服:010-63433810
详见:茶书网(www.culturetea.com)说明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