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书网:《茶叶商品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茶书网:《茶叶商品学》

280 5 八五品

仅1件

北京西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椽 主编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12002625

出版时间1991-05

装帧平装

开本20cm

页数375页

定价5元

货号GDZPS2045

上书时间2023-12-06

茶书网的书店

十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商品描述
编号:GDZPS2045
书名:《茶叶商品学》
版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作者:陈椽主编
书号:ISBN 9787312002625
定价:5.00
出版日期:199105
内容简介
茶叶商品学是茶业领域中应商品经济需要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在世界茶叶商品经济迅速发展浪潮的推动下,茶叶商品经济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茶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健康饮料。世界茶叶生产地方量多,随着质量不断提高饮料越来越普遍。茶叶商品学是开设茶业经济专业的先导,是茶业经济专业的奠基石,为培养经营茶叶产销人才提供了必要的参考教材。茶叶商品的各种属性构成的商品品质以及与品质密切相关的各个问题是本书的主要内容。它研究茶叶商品的发展史;研究茶叶的分类、命名、生产制作、理化性质、生理功能、营养成分、药用及方剂、合理饮茶;研究茶叶商品的标准化;介绍茶叶商品的检验、评审方法;研究茶叶商品的包装、贮运、保管;研究茶叶商情的预测、分析以及茶叶销售的国内外市场和计划管理等等。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茶叶生产与茶叶商品
一 茶叶商品的属性
二 茶叶商品的概念
三 茶叶商品的经济规律
第二节 茶叶商品学的范畴
一 茶叶商品学研究对象
二 茶叶商品学研究任务
三 商品商品学的内容
第三节 茶叶商品发展史
一 茶叶商品生产的发展
二 茶叶商品制法的演变
三 六大茶类的起源
第四节 茶叶商品发展与国民经济
一 促进工农业经济的繁荣富强
二 加速商业贸易经济的扩大发展
第五节 茶叶商品质量要不断提高
一 保证和提高茶叶品质的意义
二 茶叶商品品质的一般要求
三 茶叶商品的品级
四 决定茶叶商品品质的因素
第二章  茶叶商品分类
第一节 茶叶分类学是一门新学科
一 茶叶命名与分类
二 茶叶商品命名的依据
第二节 茶叶商品分类的依据
一 茶叶商品分类应以制法的系统性为依据
二 茶叶商品分类应以品质的系统性为依据
三 茶叶商品分类应结合茶类发展史
四 再加工茶叶商品分类依据
第三节 茶叶商品分类方法
一 茶叶商品分类应按照量变到质变的规律性
二 茶叶商品分类要理论联系实际
第四节 六大茶类主要化学成分的异同
一 茶类不同制法与化学成分的变化
二 各种茶类主要成分的差别
第三章  茶叶的理化性质
第一节 茶叶的物理性质
一 鲜叶的形质
二 制茶形质
三 制茶的导热性与导温性
第二节 鲜叶的化学成分
一 制茶品质有关的重要成分
二 制茶品质间接影响的次要成分
第四章  茶叶商品生产
第一节 茶树的生态属性
一 茶树的形态特征
二 茶树的生育特性
第二节 鲜叶采收
一 合理采摘
二 采摘标准
三 合理采摘的技术
四 鲜叶验收与摊放
第三节 鲜叶加工
一 鲜叶的适制性
二 鲜叶的加工条件
三 鲜叶加工程序
四 鲜叶加工技术
第四节 毛茶加工
一 毛茶加工定级
二 毛茶加工程序
三 毛茶加工技术
四 花茶和压造茶加工技术
第五章  茶叶商品包装
第一节 茶叶商品包装概述
一 茶叶商品包装的意义
二 茶叶商品包装的作用
第二节 茶叶商品的品质特性
一 茶叶商品易变性
二 茶叶商品的吸湿性
三 茶叶商品的吸附性
四 茶叶商品的脆性
第三节 茶叶商品包装技术
一 茶叶包装样式
二 茶叶商品的小包装材料
三 茶叶商品小包装的技术要求
四 小包装装潢
第六章  茶叶商品贮藏保管
第一节 茶叶商品贮藏保管概述
一 茶叶商品贮藏保管简史
二 茶叶商品保藏管理的改进
第二节 茶叶商品在贮运中的品质变化
一 商品茶的后熟
二 商品茶的陈化
三 商品茶的霉变
四 商品茶的返潮
五 商品茶的串味
六 商品茶的断碎
第三节 商品茶耐藏性的影响外因
一 光辐射
二 湿度
三 温度
四 空气
五 外力(机械力)
第四节 茶叶商品的仓贮和运输
一 专库专用
二 保持仓库低温低湿
三 变质茶叶及时别除
四 冷库贮藏
第七章  茶叶商品标准化
第一节 茶叶商品标准化及其特点
一 茶叶商品标准与标准化
二茶叶商品标准化的主要特点
三茶叶商品标准化的意义
第二节 茶叶商品标准的制订
一 标准化原理
二 标准化的制订原则
三 茶叶商品标准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茶叶商品标准化的现状及趋势
一 国际茶叶商品标准
二 我国茶叶商品标准
三 制订茶叶商品标准要进行科学研究
第八章  茶叶品质检验
第一节 茶叶品质检验的意义
一 管理国家茶叶商品的规格
二 促进茶叶商品发展
三 指导制茶技术改进
四 促进对外贸易
五 保证人民身体健康
第二节 茶叶的感官审评
一 审评茶叶的形状
二 审评茶叶的色泽
三 审评茶叶的香气
四 审评茶汤的滋味
第三节 茶叶的理化检验
一 茶叶的化学检验
二 茶叶的物理检验
三 茶叶的卫生检验
第九章  茶叶的功能
第一节 茶叶对人体生理功能的作用
一 茶叶的营养成分
二 茶叶的药理作用
第二节 茶叶药用
一 药用茶
二 历代方剂
三 茶剂
四 饮茶与治病
第三节 合理饮茶
一 合理饮茶的意义
二 饮茶要适时适量
三 饮茶要注意泡茶方法
第十章  茶叶商情
第一节 茶叶商情研究概述
一 茶叶商情研究范围
二 茶叶商情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茶叶商情分析
一 茶叶商品的使用价值和需求变化
二 茶叶商品生产与市场供求规律
三 茶叶商品贸易与供求关系
第三节 茶叶商品市场的供求关系
一 需求与价格
二 供给与价格
三 供求关系变动规律
四 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
第四节 茶叶商品市场价格变动规律的研究
一 价值变动与价格变动
二 供求变动与价格变动
三 价格变动与产销关系
第十一章  茶叶商情调查与预测
第一节 茶叶商情调查
一 茶叶市场调查的主要内容
二 茶叶商情调研的步骤
第二节 茶叶商情预测概念
一 茶叶商情预测分类
二 茶叶商情预测的基础
第三节 茶叶商情预测方法
一 定性预测法
二 定量预测法
第四节 茶叶商情预测程序
一 预测准备阶段
二 预测进行阶段
三 预测评价阶段
四 提出预测报告
第十二章 茶叶销售原理与应用
第一节 茶叶销售因素组合
一 茶叶销售因素组合含义
二 茶叶销售因素组合特点
三 茶叶销售因素组合方法
第二节 茶叶产品策略
一 茶叶产品新概念
二 茶叶新产品概念
三 茶叶产品策略选择
四 茶叶产品生命周期概念
第三节 茶叶销售渠道策略
一 茶叶销售渠道作用
二 茶叶销售渠适基本模式
三 批发商经营及选择策略
四 零销商经营及选择策略
五 茶叶销售渠道的选择和管理
第四节 茶叶商品定价策略
一 内销茶叶价格体系概略
二 统一计划价格
三 茶叶议价及集市贸易价格
四 茶叶企业定价的目标
五 茶叶定价策略
六 茶叶定价技巧
第五节 促进销售策略
一 促进销售的概念
二 茶叶促销途径
三 茶叶促销策略
第六节 茶叶商品发展策略
一 满足消费者需求
二 提高非价格竞争能力
三 加强企业管理,以快取胜
四 引进先进技术设备
第十三章  国内茶叶贸易
第一节 用茶起源
一 用茶演变
二 饮茶发展时期
第二节 茶叶贸易发展
一 内销茶贸易史略
二 边销茶贸易史略
第三节历朝茶叶贸易管理
一 唐宋茶业管理
二 元明清茶业管理
第四节 新中国茶业管理
一 茶叶商品的特点
二 茶叶贸易管理实施
三 茶业经营管理的得失
四 茶业管理制度的改革
第五节 开拓国内茶叶市场
一 扩大内销市场的迫切任务
二 内销市场概述
三 边销市场概述
四 茶业发展产销平衡
第十四章  茶叶商品对外贸易
第一节 茶叶对外贸易与国民经济
一 促进茶叶商品再生产
二 促进制茶技术革新
三 解决茶区劳务结构
四 发展国际间正常友好关系
五 增加外汇收入,积累资金
第二节 茶叶对外贸易史概要
一 初期茶叶对外贸易史略
二 茶叶对外贸易发展
三 茶叶对外贸易衰落
第三节 茶叶对外贸易的策略
一 运用策略的意义
二 茶类花色策略
三 茶叶对外推销策略
第四节 茶叶对外贸易的计划与管理
一 计划管理的意义
二 制订计划的基本原则
三 计划的编制方法
四 计划的执行检查与调整
五 茶叶对外贸易事前的准备工作
六 出口销售管理
第五节 新中国茶叶对外贸易
一 茶叶出口贸易恢复和发展
二 近年来国际茶叶市场信息
三 中国茶叶阔步跨入国际市场
四 中国外销茶类
五 中国茶叶外销市场
六 近年来中国茶叶外销
    陈椽(1908~1999),又名陈愧三,福建惠安人,茶学家、茶业教育家、制茶专家,中国制茶学学科的奠基人,现代高等茶学教育事业的创始人之一。为国家培养了大批茶学科技人才,在开发我国名茶生产方面获得了显著成就。对茶叶分类的研究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著有《制茶全书》、《茶业通史》等。1908年3月8日出身于福建省惠安县崇武镇的一个小商人家庭。幼年时期,他父亲常常向他讲述戚继光、郑成功、林则徐的故事,灌输爱国主义思想,鼓励他长大后要像这些民族英雄那样为国家干一番事业。陈椽于1930年9月考入了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农业化学系,1934年毕业,获农学学士学位。1935年至1940年,他历任浙江省鄞县农场技士兼代主任,福建省集美农业学校教务主任、代理校长、农场主任,浙江省农业改进所茶叶检验处主任兼浙江省油茶丝绵管理处宁波办事处主任,福建省茶叶管理局技正、福州办事处代主任兼福建省贸易公司茶叶部襄理,福建示范茶厂技师兼政和制茶厂主任等职。1940年后,他历任国立英士大学农学院副教授,安徽大学农学院副教授、茶叶专修科主任,安徽农学院副教授、教授、茶业系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此外,他还曾兼任安徽省茶叶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茶叶学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1934年,26岁的陈椽从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毕业后,先后在茶场、茶厂、茶叶检验和茶叶贸易机构工作。他既看到了茶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也看到了当时中国茶叶科学的落后。于是下定决心献身茶业教育事业。在他任浙江茶叶检验处主任时,就开始着手收集茶叶科学的有关资料,建立了茶叶检验实施办法和一套完整的表格。1940年,他拒绝了堂兄弟为他谋得群商组织的如达公司董事长的聘请,毅然赴浙江英士大学农学院任教,专心致志地开始研究茶学。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者的飞机到处狂轰滥炸,英士大学数迁校址,教学与生活都十分艰难。但在教学中,他照旧认真备课、讲课,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鼓励学生为发展祖国的茶叶科学而努力学习。没有教材,他就深入茶场、茶厂搜集资料,编著了我国第一部较为系统的高校茶学教材《茶作学讲义》。这本教材包括茶业通论、茶树栽培、茶叶制造、茶叶检验等方面的内容,从而被晋升为副教授。抗日战争胜利后,受聘到复旦大学任教,继续为创立茶业教育体系而努力。先后编著了《茶叶制造学》、《制茶管理》、《茶叶检验》、《茶树栽培学》等4部教材,以满足教学的需要。在教学的同时,他还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不断充实教学内容。
大量批发或经销商面议
茶书网中国区北京工作站:感德真品茶业机构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马连道6号北京国际茶城三楼西北角F3-19号
客服:010-63433810
详见:茶书网(www.culturetea.com)说明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