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书网:《困鹿山》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茶书网:《困鹿山》

168 168 九五品

库存2件

北京西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郑立学 陈玖玖著

出版社云南科技出版社

ISBN9787558749070

出版时间2023-04

装帧其他

定价168元

货号GDZPS11097

上书时间2023-08-10

茶书网的书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编号:GDZPS11097
书名:《困鹿山》
版别:云南科技出版社
作者:郑立学 陈玖玖著
书号:ISBN 9787558749070
定价:168.00
出版日期:202304
内容简介
《困鹿山》 用多种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予以阐述普洱茶的前世今生,如普洱茶的历史演变和发展,普洱茶的生态分布和叶种品质,普洱茶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普洱茶的文化价值及与普洱茶相关的人文掌故、逸闻轶事等。 此书不是教科书,也不自负地命名读本,而是以大散文形式写的一本普洱茶散记, 特色方面,作者熟练地将专业性、知识性文学性三者巧妙地结合起来,使之既介绍了普洱茶,又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让读者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均可享受普洱茶的风采神韵。特色之二,此书主线清晰,即写困鹿山不忘普洱府、写普洱府突出普洱茶,两条主线或分述或交叉构成了清晰的脉络。普洱府的设立成就了普洱茶,而普洱茶的兴起又使普洱知名度大增以至远扬海外,这又是此书的又一成功之处。 文字给读者以想象发挥的空间,而历史和现实的图片给读者以真实的感受,在可读性之外又多了文章的可信度,领略云南边陲的迤逦风光,多几分美的享受。可以说一册在手,多重享受。本书主要介绍了古普洱府及普洱茶的命名和诞生,先有普洱山,再有普洱茶,后有普洱府,再由普洱府集散,通过茶马古道及南方丝绸之路传播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尤以普洱府的困鹿山茶作为贡茶进贡到皇宫而名重天下。 这些历史文化通过《困鹿山》这本书,再次向世人展现,澄清了很多历史上的模糊概念,为普洱作为普洱茶的发源地,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证据。
目录
序言一  只此青绿
序言二  贡茶香中外“非遗”在此山
第一章  困鹿山独特的区域位置1
第一节 困鹿山是离普洱府址宁洱县城最近的古茶园2
延伸阅读:普洱府极简史5
第二节 困鹿山处于普洱茶主产区地理区域的中部位置10
延伸阅读:普洱茶的得名与普洱茶交易地的变化15
第三节 困鹿山夹持在前后两条茶马古道之间24
延伸阅读:清代茶马古道与“汛、塘、关、哨”军事戍守制度32
第四节 现代交通和野生大象同样与困鹿山擦肩而过37
延伸阅读:经过困鹿山的野生大象淘气又聪明41
第二章  困鹿山的历史定位43
第一节 困鹿山是清代皇家古茶园44
延伸阅读:普洱贡茶生产地随着朝代的变化而变化以及贡茶方式的多元49
第二节 困鹿山在近代是被红色文化熏陶的古茶园54
第三章  困鹿山概况59
第一节 困鹿山的自然地理环境与困鹿山古茶园概况60
第二节 困鹿山名称的由来65
第三节 困鹿山新村67
第四节 困鹿山人家69
第四章  独特的困鹿山茶园73
第一节 困鹿山普洱茶基因库与独特的大叶茶和小叶茶74
延伸阅读:阮福的《普洱茶记》为什么没有写困鹿山古茶园77
第二节 困鹿山茶叶品鉴79
第三节 与困鹿山古茶园毗邻且近似的古茶园86
延伸阅读:普洱府址宁洱县古茶树古茶园减少及消失的历史原因考略90
第五章  困鹿山普洱茶事101
第一节 领导、专家和媒体聚焦困鹿山102
第二节 张国立认养困鹿山古茶树并参与重大的普洱茶事活动107
第三节 茶源广场困鹿山茶义卖助学111
延伸阅读:从“城畔荷风”到茶源广场114
第四节 困鹿山茶在2006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荣获金奖120
第五节 中外名人祭拜认养困鹿山古茶树活动始末122
第六节 挑着困鹿山金瓜贡茶“进北京迎奥运”与“百年贡茶回归故里”128
第七节 走进困鹿山的马来西亚茶商132
第八节 龙井御茶园与困鹿山皇家古茶园136
第六章  困鹿山人文轶事141
第一节 李铭仁与困鹿山古茶园142
延伸阅读:李铭仁家族历史资料146
第二节 困鹿山上的赶牛人151
第三节 谦岗风雨桥与马秀廷德政碑154
延伸阅读:三进三出普洱府的清封“建威将军”157
第四节 困鹿山与李兴昌161
延伸阅读:我父亲李兴昌走过的普洱贡茶制作技艺复兴之路165
第五节 结缘困鹿山171
我和郑立学因困鹿山而结缘171
1976年我和郑立学步行到困鹿山174
1984年困鹿山喝茶让我醉了175
第七章  困鹿山的文化及价值177
第一节 困鹿山图片带来的回忆和影响178
第二节 困鹿山的诗与赋183
第三节 困鹿山的画192
第四节 困鹿山的歌197
第五节 困鹿山的八大价值198
后记  写作《困鹿山》只因一个“缘”203
郑立学,男,汉族,普洱人,“老三届”。现任云南普洱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云南普洱古树茶收藏研究会常务理事、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普洱市诗词楹联协会副主席。著有摄影散文集《探秘普洱茶乡》、茶乡散文诗话集《茶酽情浓》、森林生态文学作品集《绿色情缘》、纪实散文作品文集《故土茶缘》、公安交警专辑《忠诚铸坦途》,最近出版的是普洱茶系列《人文普洱》《光影普洱》《自然普洱》等书;主编过《“普洱茶包装设计及普洱茶造型设计大赛”获奖作品集》《佤山秘境古茶园》《驻守在中缅边境重镇的勐马交警中队》《宁洱车辆管理所》等书籍画册;参与编辑《流淌的太阳》《最美不过夕阳红》等书籍画册;拍摄的照片被《普洱茶源》《走进茶树王国》《享受大益》《那山那茶那歌》《品鉴普洱》《云南山头茶》《普洱市改革开放30年成就》《普洱风物概览》《中国对联集成。云南普洱卷》等书籍大量采用;也在《普洱日报》《普洱》《云南普洱茶》《云南林业》《中国林业》《中国农业考古》等报纸刊物发表过不少照片和文章。通过自学考试取得云南大学毕业证书,并因在工作上的成绩以及在摄影和文学方面取得的成果于1998年荣获省总工会“职工自学成才优秀分子”表彰.2004年获市文联“突出贡献先进文艺工作者”表彰,同年获市委、市政府“优秀科普工作者”表彰,经市文联推荐入选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编纂的《中国地方艺术人才年鉴》。
大量批发或经销商面议
茶书网中国区北京工作站:感德真品茶业机构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马连道6号北京国际茶城三楼西北角F3-19号
客服:010-63433810
详见:茶书网(www.culturetea.com)说明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