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书网:《茶叶审评与检验技术:第二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茶书网:《茶叶审评与检验技术:第二版》

34 34 九五品

库存2件

北京西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鲁成银 张颖彬主编 赵新胜 于良子 陈利燕副主编

出版社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4113544

出版时间2022-08

装帧其他

定价34元

货号GDZPS10946

上书时间2023-05-11

茶书网的书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编号:GDZPS10946
书名:《茶叶审评与检验技术:第二版》
版别: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
作者:鲁成银 张颖彬主编  赵新胜 于良子 陈利燕副主编
书号:ISBN 9787304113544
定价:34.00
出版日期:202208
内容简介
    《茶叶审评与检验技术》是教育部“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为保障茶叶产业发展,适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新需求,培养学生堂握茶叶审评与检验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于今后的实际工作中,编者对其进行了修订。本教材沿用上一版的任务驱动式设计,以项目-任务式呈现教学内容,按照情景描述、任务要求、任务目标、准备知识、任务内容、巩固与提高的结构编写,系统介绍了绿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红茶六大茶类和再加工茶(花茶)的感官审评、茶叶理化检验等知识和技能,力求反映茶叶审评与检验技术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本教材内容简明扼要,文字精练易懂,理论联系实际,反映国内外茶叶审评与检验技术的新成果和新技术,突出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为了保证时效性,本次修订均采用行业最新规范和标准,并对行业最新进展做适当介绍,新了行业发展动态内容。本教材配套了丰富的在线资源,如茶叶审评的基础标准、产品标准以及理化检测标准,各类茶叶感官审评要点彩色图片及视频,习题答案等学生可通过扫描正文中二维码获取。本教材还配备了可扩展的数字资源包,学生可通过扫描封面二维码获取,编者将在其中持续更新相关行业标准,并根据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拓展新内容。
    全书共11个项目,参加本教材编写工作的有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鲁成银研究员(担任主编,编写项目1和项目2,参编项目4),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张颖彬副研究员担任主编,参编项目1~10,中国茶叶学会刘栩副研究员;编写项目3、项目4、项目6),安徽农业大学王同和教授(编写项目7),福建农林大学郭雅玲教授(编写项目5、项目8、项目9),浙江大学龚淑英教授(编写项目10),农业农村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于良子高级实验师、陈利燕高级实验师(编写项目11,参编项目1、项目2、浙江树人大学张琳洁讲师(参编项目5、项目6项目9项目10)。本教材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程启坤研究员担任主审。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引用了一些作者的研究成果,得到了许多同仁的大力支持,在此,编者对上述提供帮助的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本教材适用于高等职业学校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和种植类相关专业学生学习,亦可供茶叶生产加工技术 茶叶感官审评、茶叶产品出厂检验等相关人员阅读,对农业院校师生也有参考价值。由于编写时间仓促,加之编者水平有限,书中肯定存在不足和疏漏,恳请广大读者批准指正,以便进一步修订完善。
目录
项目1 茶叶审评与检验准备1
任务1茶叶感官审评室的建立1
任务2茶叶感官审评方法与标准6
任务3理化检验室的建立12
项目2 茶叶分类与品质成分17
任务1茶叶分类17
任务2茶叶实物标准样22
任务3茶叶品质成分25
项目3 大宗绿茶感官审评30
任务1蒸青绿茶的感官审评30
任务2炒青绿茶的感官审评34
任务3烘青绿茶的感官审评42
任务4晒青绿茶的感官审评45
项目4 名优绿茶的感官审评49
任务1扁形绿茶的感官审评49
任务2卷曲形茶的感官审评52
任务3自然花朵形茶的感官审评58
任务4松针形茶的感官审评64
任务5颗粒勾曲形茶的感官审评69
任务6芽形茶的感官审评72
任务7其他名优绿茶的感官审评77
项目5黄茶的感官审评81
任务1黄芽茶的感官审评81
任务2黄小茶的感官审评83
任务3黄大茶的感官审评86
项目6 黑茶的感官审评89
任务1普洱茶的感官审评89
任务2六堡茶的感官审评94
任务3湖南黑茶的感官审评97
任务4湖北黑茶的感官审评102    
任务5四川边茶的感官审评105    
项目7 白茶的感官审评109
任务1白亳银针的感官审评109    
任务2白牡丹的感官审评111
任务3贡眉、寿眉的感官审评114
任务4紧压白茶的感官审评118    
项目8乌龙茶的感官审评    120
任务1闽南乌龙茶的感官审评120
任务2闽北乌龙茶的感官审评127
任务3广东乌龙茶的感官审评131
任务4台湾乌龙茶的感官审评136
项目9 红茶的感官审评142
任务1中小叶种工夫红茶的感官审评142
任务2大叶种工夫红茶的感官审评147
任务3小种红茶的感官审评149    
任务4红碎茶的感官审评153
项目10再加工茶(花茶)的感官审评159
任务1茉莉花茶的感官审评159    
任务2其他花茶的感官审评163    
项目11 茶叶理化检验    171
任务1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测定171
任务2水分测定174
任务3净含量测定176    
任务4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178    
任务5总灰分的测定180
任务6水浸出物的测定183    
任务7食品标签检验184
参考文献192    
附录193    
附录A包装物或包装容器最大表面面积计算方法193    
附录B食品添加剂在配料表中的标示形式193    
附录C部分标签项目的推荐标示形式194    
附录D《茶叶审评与检验技术(第二版)》资源信息表197
    鲁成银,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浙江省茶叶研究院副院长。主要从事茶叶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茶叶质量安全与控制技术和名优茶机械化采摘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主编《茶叶、可可、咖啡质量检验》《茶叶感官审评与检验技术》《茶叶质量安全与HACCP》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手册 茶叶卷》等著作。
    张颖彬,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助理研究员,浙江工匠荣誉称号获得者,国家一级评茶师,长期从事中国茶叶感官评价及相关研究工作。现为中国茶叶学会感官审评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西湖龙井茶质量鉴定中心鉴定专家,多次担任全国及地方茶叶评比专家。获首届全国评茶员技能竞赛总决赛优秀裁判及突出贡献奖、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业务技术优秀个人。
    于良子,字初斋,别署茶墨轩,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高级实验师、中国茶叶学会茶艺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茶文化研究、茶叶质量检验技术研究和茶艺师、评茶师职业技能培训教育工作,主要著作有:《谈艺》《翰墨茗香》《茶事百味》《茶经注释》《茶事艺文》等,合编有:《中国古代茶叶全书》《浙江省茶叶志》《中国茶叶大辞典》《中国茶经》《中华茶叶五千年》等。
    陈利燕,女,1977年出生于浙江萧山,200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茶学专业,获得硕士学位,2003年在农业农村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工作,高级实验师。主要从事茶叶质量安全研究工作,当前主要研究领域茶叶中元素的风险评估、茶叶中营养物质评价。获得的成果有: 2项验收项目,3项标准已发布,1项成果登记,共发表论文30余篇,参加编著科技著作8本。主持过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茶叶中铅的风险再评估”,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子课题“茶叶中磁性金属物质、非茶异物的检测技术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专项子课题“茶籽皂甙标准物质研究”。
大量批发或经销商面议
茶书网中国区北京工作站:感德真品茶业机构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马连道6号北京国际茶城三楼西北角F3-19号
客服:010-63433810
详见:茶书网(www.culturetea.com)说明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