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书网:《琴中无相》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茶书网:《琴中无相》

200 200 九五品

库存11件

北京西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鸿之 张玉新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15636

出版时间2015-10

装帧平装

定价200元

货号GDZPS6067

上书时间2016-06-18

茶书网的书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编号:GDZPS6067
书名:《琴中无相》
版别:商务印书馆
作者:鸿之 张玉新著
书号:ISBN 978-7-100-11563-6
定价:200.00
出版日期:201510
内容简介
过眼的浮华、聒噪的喧嚣中,到哪里寻觅一小片心灵的净土?回归宁静,似乎是文人情怀的终点,也是起点。书房,成为他们安放心灵和身体的居处。独自在书房内,爇一炉香,喫着茶,藉书画,与古今哲思对谈。赏玩心爱的各类文房用具,怡养心志。寂寞于浮华的空气中,静静地释放安然自得的气息。
文人情怀,其中究竟蕴含了多少文化元素?回归传统文化,以寻其根。古人,是怎样地侍养文人的生活日常?身处喧嚣世事的我们,试图回溯,去体味慢生活的魅力。
商务印书馆即将推出的“心赏”系列丛书,内容囊括古琴、苏扇、合香、紫砂、铜炉、砚台,等等中国古代文人书房中使用、赏玩的各式传统用具,较全面地向读者呈现出,当代文人艺术家们,如何在细细打磨地这些文房用具,同时揣摩着他们心目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坚守这份传统的手工技艺,使之不得失传。同时他们又思考着,在继承、坚守传统手工艺的同时,如何深入挖掘出这些传统文化符号所传递的    特有的人文信息,并通过艺术的创新,将这些中国传统的美学信息和美的载体,巧妙地融入到当代人的生活中,带给今人全新而又传统的生活美学体验。“心赏”系列丛书,将开启全新的人文审美历程,带着读者,细细品味这份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文人情怀。
本书为即将推出的“心赏”系列丛书的首本。
    “君子之座,必左琴右书。”在传统文人的理想中,古琴乃生活中不可或缺、终日相伴之物。中国古琴作为一件古老的本土原生乐器,在华夏几千年人文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一代代文化精英的高调参与,令古琴艺术被浸染了十分深厚的人文色彩:一块漆桐、七根丝线,无不附着于华夏民族的深邃思辩以及价值取向之中。古琴随着华夏文明的兴衰而历经磨难经久不息。
    本书通过对“象”的解读,以“象”为切入点,尝试从多角度揭示古琴在数千年流传过程中所形成的审美积淀,基于华夏民族自有的思维方式,思考其顽强延续至今而不竭的生命力以及价值所在。读者通过本书来品味古琴,可获得更为深层更为丰富的审美体验。
    本书作者之一张玉新所斫之琴,既取法唐宋的高古格调,一丝不苟,法相庄严;又揉入现代审美的玲珑意趣,让人咀嚼古典咫尺天涯的文化况味之余,更多体会到的是:站在时代的高处,不能囿于形而下的死摹传统器形或缺乏想象力胡乱臆造的枷锁,应该着力思考斫琴艺术内在精神和法理,表达出当代文化中的风雅而抽象的节奏和意境。
    全书分为图和文两部分。第 一部分为文字部分,“琴中取象”,共分“器象、音象、形象、意象、气象”五章,首先从琴器的形制以及声音特性说起,然后是构成古琴音乐的最基本元素“声韵”,逐渐及于声韵所形成的旋律、旋律所组成的琴曲、琴曲所涵容的意义、意义所产生的精神。
    第二部分图册部分为“琴中无相”,设计时借鉴了传统诗句的并列法,如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从黄鹂的两个点,白鹭的一条线,到窗外小块面的远山,直至门前大块面的近景,泊着即将远航的万里船,激发出想象中的千帆竞发,渐行渐远的画面。它们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起承转合关系,却“没有”出一个清晰、完整的画面质感。配合本书的文字部分的“器象、音象、形象、意象、气象”五章,图册部分设计了“器相、线相、色相、韵相”四个章节。每章节画面的铺陈,从琴整体的型、线、漆和局部的特写,到最后反映琴的气质、音乐性的画面,通过各章节间并列的逻辑关系,希望能完美呈现出张玉新所斫古琴整体风貌。
    虽然全书设计运用了传统的思维方式,但在版面设计上,还是增加了大量的现代审美元素,把传统与当代某种形而上的抽象性凝成一个持久的元素,符合当下时代的文化心印。
目录
琴中取象 
引言 
第一札 器象 
第二札 音象 
第三札 形象 
第四札 意象 
第五札 气象 
后记 
琴中无相 
器•相 
线•相 
色•相 
韵•相 
设计手记
    鸿之,琴人。琴学启蒙于梅庵派刘善教先生,并学箫于上海音乐学院戴树红先生。1992年始,追随梅曰强先生潜心研习广陵琴艺,2011年于江西创办徽外堂,致力于发掘琴学传统。
张玉新,中国民族乐器协会、中国古琴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制琴委员会专家委员。2012年荣膺中国民族乐器协会“古琴制作名家”称号。多次受邀担任中国民族乐器制作比赛评委和中国(国际)艺术节、艺术邀请赛评委。广陵派古琴名家梅曰强亲传弟子,其所制作的古琴,在琴界有“当代官窑琴”之美称。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