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水史 史学理论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汉水史 史学理论 新华正版

史学理论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57.78 4.3折 135 全新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作者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4108507

出版时间2013-10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页数556页

字数716千字

定价135元

货号xhwx_1200859613

上书时间2023-07-25

仄言书铺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导论蟠冢导漾东流为汉
一、解读汉水
(一)汉水释名
(二)古代典籍中的汉水
(三)汉水与华夏文明
二、汉水概况
(一)汉水探源
(二)汉水水系
(三)汉水流域的自然地理
(四)汉水流域的地理特征
(五)汉水流域的行政建置
三、汉水
(一)与系统
(二)汉水的含义
(三)汉水述略
(四)汉水的基本特征
(五)汉水的主导精神
(六)汉水研究的意义和当代价值
章史前时期的汉水
节汉水流域旧石器时代的
一、汉水流域古人类及其
二、汉水流域旧石器时代重要遗存
三、汉水流域旧石器遗址(地点)一览表
四、汉水流域旧石器时代的风格与地位
第二节汉水流域新石器时代的
一、汉水上游区新石器时代重要遗址
二、汉水中游区新石器时代重要遗址
三、汉水下游区新石器时代重要遗址
四、汉水流域新石器时代重要遗址一览表
五、汉水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址的类型与分布特点
六、文献传说中的汉水流域远古先民
第三节史前时期汉水的主要成
一、肇兴农耕,始育家畜
二、修建住所,合族栖居
三、集聚村落,初现城址
四、手工制作,土木为器
五、原始艺术,神奇诡异
六、原始宗教,自然崇拜
第四节史前时期汉水的主要特征
一、发明创造,开拓进取
二、赓延承续,渊脉相继
三、开放吸纳,兼容并蓄
四、发展不均,区域差异
五、揖别蒙昧,肇始文明
第二章夏商周时期的汉水
节夏商周时期汉水流域的古代方国
一、汉水上游的古代方国
二、汉水中游的古代方国
三、汉水下游的古代方国
四、赫赫荆楚,崛起汉滨
第二节夏商周时期汉水的主要成
一、物质生产
(一)农业大兴,耕作改进
(二)城邑广建,保境安民
(三)水陆道路,通达四方
(四)宫室建筑,高敞宏丽
(五)手工产业,工艺优选
(六)青铜铸造,精致华美
(七)科技,颇多创新
二、制度行为
(一)制度,自成体系
(二)贤良辅政,勋业卓著
(三)信仰俗,巫风昌隆
三、精神心理
(一)诸子并起,首倡民本
(二)《诗经》《楚辞》,辉映古今
(三)音乐美术,南国神韵
第三节夏商周时期汉水的主要特征
一、夏夷共处,亦夏亦夷
二、博采众长,标新立异
第三章秦汉魏六朝时期的汉水
节秦汉魏六朝时期汉水流域的自然地理、社会历史概况
一、秦汉魏六朝时期汉水流域的自然地理
二、秦汉魏六朝时期汉水流域的行政建置
三、汉家发祥地
第二节秦汉魏六朝时期汉水的主要成
一、物质生产
(一)农业发展,兴国固基
(二)水利建设,堪称完备
(三)交通整治,大为便利
(四)城邑建筑,数以百计
(五)铁器生产,华夏
(六)科技制作,精巧神奇
二、制度行为
(一)制度,垂范后世
(二)名士作为,特立独行
(三)风俗,各地殊异
三、精神心理
(一)文学创作,铺采搞文
(二)艺术作品,饮誉海内
(三)学术研究,成果卓著
(四)道教创立,佛广布
第三节秦汉魏六朝时期汉水的主要特征
一、天汉气象,壮阔恢宏
二、多元并存,交融会通
三、精蕴流贯,渊脉相承
第四章隋唐宋元时期的汉水
节隋唐宋元时期汉水流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一、隋唐宋元时期汉水流域的行政建置及沿革
二、隋唐宋元时期汉水流域的农业生产
三、隋唐宋元时期汉水流域的城镇建设
四、隋唐宋元时期汉水流域的商业贸易
第二节隋唐宋元时期汉水的主要成
一、文学繁荣,成瞩目
二、艺术创作,高雅脱俗
三、学术昌盛,著述丰硕
四、教育渐兴,学风殊
五、科技创造,独具匠心
六、宗教繁盛,大师辈出
七、俗变迁,民风古朴
第三节隋唐宋元时期汉水的主要特征
一、南北汇融,东西互摄
二、佛光流照,道气氤氲
三、教育勃兴,人文昌盛
四、发展不均,差异悬殊
第五章明清时期的汉水
节明清时期汉水流域的自然地理、社会历史和经济发展概况
一、明清时期汉水流域的自然地理概况
(一)生态环境,渐恶化
(二)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二、明清时期汉水流域的社会历史概况
(一)外来移民,大量流入
(二)农民,风起云涌
三、明清时期汉水流域的经济发展概况
(一)农业生产,结构变化
(二)商业经济,发展迅速
四、明清时期汉水流域世风民情的变化
(一)教育得兴,士民向学
(二)古淳朴风,务本尚约
(三)移民汇集,风移俗易
(四)邻风浸润,俗兼南北
(五)趋末经商,时尚奢靡
五、明清时期世风民情的变化对城乡的影响
(一)会馆与公所的出现
(二)娱乐与茶馆的兴盛
第二节明清时期汉水的主要成
一、文学立派,名家云集
二、艺术苑囿,竞妍斗奇
三、学术领域,成果斐然
四、教育事业,大有长进
五、近代科技,汉阳兴起
六、宗教,多教并立
七、编修方志,钩稽史籍
第三节明清时期汉水的主要特征
一、滞后发展并存共现,衰落兴盛交替相继
二、道佛两教争雄斗胜,外来暗滋潜移
三、排异抗拒不断,吸纳融合汇聚中西
第六章近现代汉水
节近现代汉水发展演变的时代背景
一、辛亥与汉水
二、新运动与汉水
三、争与汉水
第二节近现代汉水的主要成
一、文学创作,救亡图存
二、艺术兴盛,异彩纷呈
三、学术研究,关注现实
四、教育变革,新旧交替
五、科技发展,新业兴起
六、宗教,盛衰并存
七、民间俗,千姿百态
八、方言,五方杂处
第三节近现代汉水的主要特征
一、多维演进,除旧布新
二、步履迟缓,发展不均
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结束语
附录
一、汉水流域的世界遗产
二、汉水流域的历史名城
主要参文献
后记

内容简介:

刘清河主编的这本汉水史以时间为序,全面、系统地梳理和结了从史前到现代不同历史时期汉水流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概况,物质生产、制度行为和精神心理等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不同时期汉水的基本特征及发展演变的规律。通过对汉水流域史的研究,提振这一地域民众的自信心,为这一地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历史的借鉴,促进这一地域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全书共70余万字,分为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秦汉魏六朝时期、隋唐宋元时期、明清时期、近现代的汉水,共六章。

作者简介:

刘清河,1950年出生,陕西汉中市人,教授。曾任陕西理工学院中文系主任、文学院院长,陕西理工学院汉水研究中心副主任。先后出版陕南概览等著作近20种;发表学术及文学作品等约100篇。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