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孤独的崇祯 中国历史 张德信 谭天星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孤独的崇祯 中国历史 张德信 谭天星 新华正版

中国历史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17.93 6.7折 26.8 全新

库存4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德信 谭天星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00466536

出版时间2013-04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页数213页

字数192千字

定价26.8元

货号xhwx_1200718325

上书时间2023-07-25

仄言书铺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引言
章  兄终弟及:战战兢兢登上皇帝宝座
一  庶出:尴尬的童年
二  多思:信王生涯
三  战战兢兢登上皇帝宝座
第二章  理想:构筑难圆的中兴之梦
一  智除魏忠贤
二  不凡的构想
三  励精图治
四  的再建
第三章  实践:踯躅在矛盾与孤独中
一  反对植党,党争愈演愈烈
二  唯才是举,朝署中半染赭衣
三  惩治宦官,宦官之势大增
四  严禁贪污,贪污之风难遏
  五  整饬兵备,将不治兵兵不杀贼
第四章  后金(清)军南下:皇太极的进击与朱由检的自救
一  辽东防线的再建
二  皇太极进逼京师与袁崇焕冤死
三  明朝政局的破败与皇太极屡次入侵
四  明清议和与陈新甲丧命
第五章  农民军北上:李自成入京与朱由检自缢
一  剿与抚的左右摇摆
二  农民军的发展与明朝廷的烦恼
三  杨嗣昌的启用与赌局
四  魂归煤山
第六章  家庭与信仰
一  家庭:孤独中的温馨港湾
二  信仰:菩萨与天主
第七章  一个逝去的影子:后崇桢时代
一  崇祯形象与农民军
二  吴三桂乞师与清兵入关
三  南明小朝廷与抗清
四  淡疏的影子与继续的历史

内容简介:

孤独的崇祯/中国历史知识小丛书编著者张德信、谭天星。孤独的崇祯/中国历史知识小丛书内容提要:本书主要描述崇祯皇帝朱由检多灾多难的一生,诸如因庶出而显尴尬的童年,寄人篱下而多忍的信王生涯以及登上皇帝宝座构筑中兴之梦理想的破灭社会矛盾益尖锐的无奈,尤其是他既猜疑又刚愎自用的格,面对后金(清)势力逐渐壮大的威胁、农民军风起云涌的进击,一筹莫展,顾此生彼,处置失当,却又不肯负责,委过于臣僚,以有“诸臣误解”的哀叹。终于在农民军炮火声中,孤独地踯躅到煤山脚下,自缢身亡,结束了短暂而又坎坷的人生。

精彩内容:

    章 兄终弟及:战战兢兢登上皇帝宝座
    
在封建社会里,由于封建礼教、伦理道德及等级观念的制约,不论是皇室,抑或民,嫡出与庶出,其身份、地位可谓天壤之别。朱由检是光宗之妃刘氏所生,属庶出之列。他的降生,比起嫡出的皇长子来,其处境显得十分尴尬,加上生母早逝,又显得十分孤独。尴尬与孤独的生活,使他渐渐形成了多思、猜疑的格。只因其兄天启皇帝无子,才在其逝世后,本着“兄终弟及”的祖训,战战兢兢地登上皇帝的宝座。
    
一庶出:尴尬的童年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末,在古老阴沉的皇宫里,为迎接一年一度的正旦节,只见那些来回忙碌的小太监和奉命服役的工匠,有的在修补破败剥落的宫墙、门窗;有的在整理不知用过多少次的彩灯,剔除已经发黑的灯罩,换上鲜红的绢绸;有的在张灯结彩,披红挂绿。以便给蹒跚走过242个春秋、已显老态的大明王朝的权力集中地增加几许亮,企求在新春伊始,上天赐福,招来好运。在这一年十二月二十四,嫔妃居住的宫室中一个婴儿的啼哭声透过漫天鹅毛大雪,在昏暗深宫回响,时而高昂,时而低徊。又有一位宗室子孙,降生在这冰雪覆盖而寒冷的人世间。他,是选妃刘氏所生、光宗第五子、未来的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检。然而,时而高昂,时而低徊的哭叫,莫非是预示着他的人生旅程:将有所振作,力挽危难于既倒?抑或壮志难酬,无可奈何而哀叹?
    
朱由检的命运真是坎坷。生母刘氏,是其父光宗众多嫔妃中的一位。虽生一男儿,当母以子贵,无奈有争宠的妃子如号称西李的康妃在侧,鼓动如簧之舌,说三道四,使光宗对刘氏渐渐疏远,进而寻隙斥责。忠厚贤惠的刘氏,恪守妇道,毫不辩解,将莫大的冤屈和悲愤深深地埋在心里,久而久之,积愤成疾,在由检5岁的那年,郁郁而死。光宗得刘氏死讯,多有悔意,又担心神宗皇帝知道此事,怪罪于他,便严厉要求宫人守如瓶,不得泄露只言片语,暗中派人将刘氏埋葬在西山。当时,朱由检住在勋勤宫,每忆及生母,向近侍询问:“西山有申懿王的坟墓吗?”回答说有。又问“申懿王坟墓旁有刘娘娘的坟墓吗?”回答说有。由检似乎得到了心理上的慰藉,秘密付给近侍金钱,令其前往西山祭祀。近侍回来复命,又激起由检对生母抚养恩德的无限思念,盈盈泪下。光宗得知由检思念生母,又孤苦无依,怜悯之情,油然而生。遂令当时很受宠爱的号称西李的康妃抚养。西李本来抚养着光宗长子朱由校,并且对其倾注着心血,企求得到报赏,以满足自己的。现在又抚养由检,因是光宗之命,也不好拒绝。但她十分清楚皇长子与皇五子的差别和份量。所以,对待两位皇子的态度,有着明显的不同。由检幼小的心灵,也许在朦胧中感受到人世间的冷暖和爱抚的厚薄,但并未意识到这是封建等级观念造成的,更未了解在封建等级观念中的嫡出、庶出的天壤之别,以及因其为庶出所带来的固有的尴尬始终陪伴着他。这都被无知掩盖着,仍在皇室子孙气指颐使的高贵血统氛围中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好在未过多久,西李生一皇女,便趁机禀报光宗,自己无暇抚养由检。光宗便改命号称东李的庄妃抚养。
    
庄妃宽厚仁慈。她的地位虽列于西李之前,因其行事谨慎,恪守妇道,不与人争,不与事较,受宠爱的程度却远不能与西李相比。加上膝下无子无女,孤处内宫,十分寂寞。现在奉命抚养皇五子,正是她求之不得的事。由检的到来,既可使她冰冷寂寞的心怀增加些许温暖,也可使她的爱心有一倾注的对象。而由检也从此得到了新的母爱,聪颖活泼的天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地发挥和养成。也许是东李庄妃倾注的爱心太多,任、自以为是的格特征,亦时有表现。
    
朱由检酷爱读书,逐渐养成了静坐沉思的惯。每阅读经籍,长久不动,中念念有词。偶而教小太监读书。有的太监羞而不敢读出声来,他斥责说:“读不出声,感到羞耻,而唱歌时声音却那样宏亮,不感到羞耻吗!”自此之后,闲暇时教小太监诵经写字,成了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小太监也乐于与这位小皇子亲近,戏游玩耍,说些皇宫内很少听到的新鲜事和乡里俗,逗得由检开怀大笑,欢乐异常。
    
读书,游戏,欢乐和些许忧虑,伴随着由检渐渐长大。而当父皇光宗即皇帝位仅一个月便与世长辞,给他年仅10岁的心灵上蒙上了一层阴影,不得不仔细地、认真地审视自己及周围所发生的。生母的早逝,留给他内心的忧伤,因有庄妃的爱抚而得到慰藉;可是父皇的离去,是谁也不能替代的。尽管父皇的关注,比起皇兄来,自己得到的要少得多,但因其些许的关注和庇护颇感安全,可现在连这些许的庇护和安全感也失之全无了。何况,为父皇的死因,纷纷扬扬,说什么的都有。难道这是大明权力集中的皇帝所应该经历的么?是警卫森严的皇宫所应该发生的么?……
    
朱由检稚的大脑是无探求出事物的本质,也无从中寻找出准确的而采取有效的应付手段。只不过依恃其聪颖,注意到了眼前发生的,想了解探求真谛而设自我保护罢了。
    
在朱由检看来,皇兄由校接替父皇登上皇帝宝座。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因此,他虽沉浸在父皇早逝的哀痛之中,但仍对皇兄的继立表示由衷的高兴和祝贺。而由校也念诸弟相继天亡,惟留幼弟由检一人,怜爱之情,溢于言表,多方抚慰。由检渐渐从哀痛中解脱出来,领受到了兄弟情谊的温暖,与皇兄的关系越加亲密,无话不谈。一次,他突然问由校:“你这个官儿我能不能做?”由校微笑着说:“可以,可以。等我做几年之后,轮着你来做了。”这虽是戏言,不料却在以后的历史演进中变成了现实。p1-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