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堂中国文化课(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九堂中国文化课(精)

9787559817334

45.51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许倬云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59817334

出版时间2020-06

装帧平装

页数217页

货号711859061993

上书时间2024-04-03

晚亭书屋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商品名称
九堂中国文化课(精)

作者
许倬云

定价
58.00

ISBN号
9787559817334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版印次
1版 1次

开本
32开

装帧
精装

页数
217

出版时间
2020-06

印刷时间
2020-06

“每一讲我都希望告诉大家,怎么样去刺破一个谎言,识破一个谬论。”本书为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2006年在母校台湾大学讲演和讲学的结集。在书中,许倬云先生以较为宏观的“中国文化”为主轴,打破儒释道三家壁垒,贯通中西,对于中国古代的文学、历史、宗教和哲学等面向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专题讨论。

作为当代卓越的历史学家,许先生深切关怀当代社会文化之演变,对历史知识的普及工作更是不遗余力,文字间不断流露出对于国家社会与人类文化的关怀之情,不断引导听者对历史事件做宏观的思考、判断、分析及归纳,希望大家坚持知识分子的良心——

了解历史,针砭当代,更要标悬一个未来该有的境界。

*讲 困境与转机

第二讲 知识分子暨民族主义

第三讲 唐宋之变

第四讲 考古与上古史研究

第五讲 荀学暨道教

第六讲 情理与律法

第七讲 理学修身·儒医关怀

第八讲 精英地方化·五四运动

第九讲 斯文·死谏·同心圆世界观

演讲一 历史上的知识分子及未来世界的知识分子

演讲二 多样的现代性

许倬云,江苏无锡人,1930年生于厦门,1962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先后执教于台湾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其间多次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美国杜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讲座教授。1986年荣任美国人文学社荣誉会士。学贯中西的史学耆宿,精通中国上古史、文化史、社会史,熟悉西方历史及其理论与思想,擅长利用不同学科的视角和方法来研究历史,尤其是考察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不囿于书斋,时时心怀天下,关心中国文化的发展与走向。代表著作有《西周史》《汉代农业》《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万古江河》《我者与他者》《说中国》等。

人类的历史,有许多吊诡、矛盾的地方,也会碰到许多困境。中国几千年走下来,其间若没有困境,就不会在1840年被西方一棒槌打成脑震荡。

当前的困境是:我们在“自杀”,全世界的人在“自杀”。自然界里的癌是人类,人类里的癌是白人,白人里的癌是白人精英,而白人精英做得愈好,大家愈倒霉。

我们有没有警觉到这个困境?有!太多人已经警觉到了,但警觉是一回事,很少人试图去矫正困境。你若到各大学或“中研院”的研究室去,会发现很少有研究是为了矫正,更多的研究反而是在推动这个困境。从未来往回看,当下的我们,竞走到一个穷途末路的环境上去了。

知识成为商品的时代

你我号称是“知识分子”,即古代的士大夫,又称作“儒生”、“学者”、“状元”、“进士”,是读书人,是知识的追寻者。在启蒙时代,读书人追寻知识是基于追寻一种解决难题的渴望,那是一种挑战。今日不是如此,知识的实用目的在后面赶着你跑。在我读书的时代,做学问的步骤是从理论到实验,再从实验到生产,今天倒过来走,需求赶着你去做实验,实验赶着你去追理论。于是,今天追求知识的人,不是为了满足好奇心,不是为了要解开一层层包裹着的难题,而是为了钱,以及伴随钱而来的尊荣、地位和影响力。知识变成*有价值的商品,因此今天经济学、管理学一枝独秀,人文社会学科地位低下。因为知识是商品,过去那种知识分子在今天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以知识经济为目标的知识人,比尔.盖茨、张忠谋都是活生生的例子。知识分子与知识经济结合在一起的时候,社会上出现了一群新的精英、新的婆罗门。新婆罗门的教主,是财富。这些新婆罗门或新精英追求知识,不再是为了理性和心智,或是心灵上的渴望、精神上的需求,而是为了掌握更多的权力、影响力和财富。这与启蒙时代重视知识的理性、知识本身的可贵,已完全不同。那是个了不起的时代,心智完全解放,可以把一切偏见丢开,做纯理性的推论。

在检讨这个大课题时,我们也可以回头看看历史。中国是不是一直有一套“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的东西在那里,以至于支配我们到今天?几千年来,中国的士大夫跟帝王家对立的少,为帝王家服务的多。读书人出卖“文武艺”的传统其实很长,只是现在的对象已从帝王转变成“市场”,如此而已。今天,有大学联招、有补习教育,还有本本都要念的一纲多本。所谓“一纲多本”,多本还是一纲,那为什么要念多本?目的是要你记得琐碎的地方,不遗漏任何事情,使你考试可以过关。这不是为了知识,只是为了追寻新婆罗门的位子。

穷途末路的今日世界

几千年来的各大文明传统,到了现在,万流归海,都归向一个同样的“今日世界”。但这“今日世界”,物质丰富但浪费,同时心灵却是干枯、空洞、荒芜的。我们不知道活在世界上干什么,不知道人生终极的目标在哪里,不知道天地与我们的关系,也不知道过去跟今天的联系在哪里。“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司马迁这话到底有何意义,我们早已不去管它了!若继续走下去,我们就像是使用着非常好的武器去推动世界的毁灭,在推动的过程中,一群婆罗门驱赶着一大批不再用脑筋的原始人,一起趋向世界末日。

这末日,不在你我的今天,应在五十年后你我的孙子辈。五十年后,我当然早就不在人间,可你们都还在。今天我们面临的是穷途末路。面对穷途末路,大家不能继续在一个小题目里钻到两眼漆黑,安于一个月多少万的薪水,过着舒服的泡咖啡馆、出国旅游的日子。我们要问,我们的心放在哪里?个人人生及群体人类的目标在哪里?我们应死守的价值在哪里?既然没有上帝,也不能再创造上帝,那我们要创造什么样的人生?这不是哲学系的事,不是宗教家的事,而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好好想想的事。

P3-5

许倬云先生学贯中西,对中国古代史和中国文化史的研究享誉学界,并在读者之中产生强烈的反响。

基于知识分子的强烈使命感,许先生对历史普及不遗余力,字里行间流露的关怀之情感人肺腑。

许先生对中国知识分子应有的担当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立场,提出了振聋发聩的警示。

许先生对“现代”的独到理解和阐释,给我们指明了新的可能性,并促使我们对现代化的历史反思。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