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nux兵书
  • Linux兵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Linux兵书

18.8 2.4折 79 八五品

仅1件

福建福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丽霞、杨宇 著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1-07

榕心映月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丽霞、杨宇 著
  •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1
  • 版次 1
  • ISBN 9787121219924
  • 定价 7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36页
  • 字数 858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程序员藏经阁
【内容简介】
  《程序员藏经阁:Linux兵书》由浅入深,全面、系统地介绍了Red Hat管理技术。《程序员藏经阁:Linux兵书》提供了大量实例,供读者实战演练。另外,作者专门为《程序员藏经阁:Linux兵书》编写了PPT课件,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本书内容。
  《程序员藏经阁:Linux兵书》分4篇共18章。第1篇为Red Hat基础入门,由浅入深地介绍了Linux的历史和不同版本,图文并茂地描述了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6的安装过程。第2篇为Red Hat初步使用,主要介绍Red Hat的软/硬件配置、软件包管理等常用功能,并对网上冲浪做了专题讲解。第3篇为Red Hat编程应用,主要讲解Shell的使用和管理,以及常见的编程工具。第4篇为Red Hat高级管理,主要介绍Red Hat下对用户和进程等高级管理的相关知识,并以专题的形式介绍了FTP、DNS、MAIL及各个服务器的搭建和管理。
【目录】
第1篇 Red Hat基础入门

第1章 抛砖引玉:Linux与开源文化 
1.1 什么是Linux 
1.2 Linux的诞生和发展 
1.2.1 4个概念 
1.2.2 Linux操作系统的诞生 
1.3 Linux的主要版本 
1.3.1 Ubuntu 
1.3.2 Ylmf OS 4.0 
1.3.3 Linux Mint 
1.4 开源文化 
1.5 小结 

第2章 以逸待劳:安装Linux 
2.1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2.1.1 硬件需求 
2.1.2 光盘启动安装 
2.2 安装Linux 
2.3 卸载Linux 
2.4 登录Red Hat Linux 
2.4.1 图形化登录 
2.4.2 远程登录 
2.4.3 图形化环境 
2.5 小结 

第3章 无中生有:文件和磁盘管理 
3.1 Red Hat Linux文件系统入门 
3.1.1 文件简介 
3.1.2 目录简介 
3.1.3 文件系统的结构 
3.2 文件的基本操作 
3.2.1 新建和删除文件 
3.2.2 复制和移动文件 
3.2.3 查看和创建文件 
3.3 压缩文件的生成及解压缩 
3.3.1 以zip命令创建.zip文件 
3.3.2 以unzip命令进行.zip文件的解压缩 
3.3.3 gzip命令的使用 
3.3.4 文件打包程序tar 
3.3.5 以compress或uncompress处理.Z文件 
3.3.6 图形化界面下的压缩与解压缩 
3.4 设置文件/目录访问权限 
3.4.1 权限的意义 
3.4.2 在图形界面下改变文件/目录的权限 
3.4.3 使用chmod命令修改文件/目录的访问权限 
3.4.4 使用命令chown改变文件/目录的所有权 
3.5 管理磁盘存储器 
3.5.1 查看系统磁盘使用情况 
3.5.2 用户磁盘空间管理 
3.5.3 磁盘分区操作 
3.5.4 优化Linux系统硬盘 
3.6 使用光盘 
3.6.1 光盘驱动器的设备文件 
3.6.2 挂载和卸载光盘 
3.6.3 光驱的弹出与关闭 
3.6.4 制作ISO文件 
3.6.5 刻录光盘 
3.7 本章知识点综合应用 
3.7.1 Linux文件系统的常用操作 
3.7.2 Linux文件的压缩包管理 
3.7.3 本章知识点整理 
3.8 小结 

第2篇 Red Hat初步使用

第4章 隔岸观火:系统管理初步 
4.1 显示设置 
4.1.1 设置分辨率和色彩深度 
4.1.2 设置桌面 
4.2 硬件配置 
4.2.1 配置声卡 
4.2.2 配置网卡 
4.3 打印机的安装、配置和管理 
4.3.1 安装、配置打印机 
4.3.2 修改打印机配置 
4.3.3 管理打印机 
4.4 配置X Window及显卡 
4.5 常见硬件的检测 
4.5.1 中央处理器状态的检测 
4.5.2 硬盘物理坏道的检测 
4.5.3 内存的检测 
4.6 设置用户界面 
4.6.1 KDE桌面系统组成 
4.6.2 GNOME桌面系统 
4.7 本章知识点综合应用 
4.7.1 网络打印机的安装 
4.7.2 Linux下的网卡配置 
4.7.3 本章知识点综合整理 
4.8 小结 

第5章 李代桃僵:网上冲浪 
5.1 联网设置 
5.1.1 互联网配置向导 
5.1.2 拨号连接 
5.1.3 ISDN连接 
5.1.4 局域网连接 
5.1.5 测试网络连接 
5.2 浏览网页 
5.2.1 使用Mozilla浏览器 
5.2.2 使用Mozilla帮助内容 
5.2.3 使用Mozilla快捷键 
5.3 收发E-mail 
5.3.1 结识KMail 
5.3.2 KMail邮件处理功能 
5.3.3 KMail联系人 
5.3.4 KMail垃圾邮件管理 
5.4 下载工具 
5.5 网上聊天 
5.5.1 启动Kopete 
5.5.2 创建新用户 
5.6 本章知识点综合应用 
5.6.1 QQ客户端DEB格式安装 
5.6.2 QQ压缩包安装 
5.6.3 直接使用WebQQ 
5.6.4 本章知识点综合整理 
5.7 小结 

第6章 借刀杀人:软件包管理 
6.1 RPM包管理 
6.1.1 RPM软件包的查询 
6.1.2 RPM软件包的安装 
6.1.3 RPM软件包安装可能出现的问题 
6.1.4 RPM软件包的卸载 
6.1.5 RPM软件包的升级 
6.1.6 RPM软件包的验证 
6.1.7 Red Hat Linux 的添加/删除应用程序 
6.2 RPM软件包的密钥管理 
6.2.1 下载与安装PGP 
6.2.2 RPM使用PGP产生签名所需的配置 
6.2.3 配置RPM宏 
6.2.4 RPM的PGP签名选项 
6.2.5 添加数字签名 
6.3 tar包管理 
6.3.1 tar命令语法及参数选项 
6.3.2 创建tar文件 
6.3.3 显示tar文件内容 
6.3.4 向tar文件中添加一个文件 
6.3.5 从tar文件中取出文件 
6.4 Linux下常用的压缩工具 
6.4.1 gzip压缩工具 
6.4.2 zip/unzip命令 
6.4.3 bzip2命令 
6.5 本章知识点整理 
6.6 小结 

第3篇 Red Hat编程应用

第7章 连环计:Shell的使用 
7.1 创建和执行Shell程序 
7.2 变量 
7.2.1 给变量赋值 
7.2.2 访问变量 
7.3 位置参数 
7.4 内部变量 
7.5 特殊字符 
7.5.1 双引号 
7.5.2 单引号 
7.5.3 反斜杠 
7.5.4 反引号 
7.6 表达式的比较 
7.6.1 pdksh和bash环境下的表达式比较 
7.6.2 tcsh环境下的表达式比较 
7.7 循环语句 
7.7.1 for语句 
7.7.2 while循环语句 
7.7.3 until语句 
7.7.4 repeat语句 
7.7.5 select语句 
7.7.6 shift语句 
7.8 条件语句 
7.8.1 if语句 
7.8.2 case语句 
7.9 跳转语句 
7.9.1 break语句 
7.9.2 exit 语句 
7.10 函数 
7.11 本章知识点综合应用 
7.11.1 编写Shell脚本的一般流程 
7.11.2 Shell编程实例 
7.11.3 本章知识点整理 
7.12 小结 

第8章 浑水摸鱼:Linux下的编程 
8.1 Linux下常用的开发工具 
8.1.1 GCC 
8.1.2 CVS 
8.1.3 Perl 
8.1.4 Linux上的Delphi――Kylix 
8.2 Linux下的Vi文本编辑器 
8.2.1 Vi编辑器介绍 
8.2.2 启动Vi编辑器 
8.2.3 显示Vi中的行号 
8.2.4 光标移动操作 
8.2.5 屏幕命令 
8.2.6 文本插入命令 
8.2.7 附加(append)命令 
8.2.8 打开(open)命令 
8.2.9 文本修改命令 
8.2.10 退出Vi 
8.3 Linux的C编译器――GCC 
8.3.1 GCC的编译过程 
8.3.2 GCC的基本用法和常用选项 
8.3.3 使用gdb调试C程序 
8.3.4 编写Makefile文件 
8.4 Linux下的PHP编程 
8.4.1 PHP简介 
8.4.2 配置运行环境 
8.4.3 一个简单的PHP例子 
8.5 本章知识点综合应用 
8.5.1 Linux的C编译器实战 
8.5.2 LAMP开发平台环境搭建实战 
8.5.3 本章知识点整理 
8.6 小结 

第4篇 Red Hat高级管理

第9章 暗度陈仓:Linux 中的进程管理 
9.1 Linux进程概述 
9.2 Linux进程原理 
9.2.1 Linux进程状态 
9.2.2 Linux进程工作模式 
9.3 Linux守护进程介绍 
9.3.1 守护进程简介 
9.3.2 重要守护进程介绍 
9.3.3 创建自己的守护进程 
9.4 启动Linux进程 
9.4.1 手工启动 
9.4.2 任务计划―― at命令 
9.4.3 在资源比较空闲的时候执行命令―― batch命令 
9.4.4 不断重复执行某些命令―― cron命令 
9.4.5 操作cron后台进程的表格―― crontab命令 
9.5 进程的挂起及恢复 
9.6 Linux进程管理 
9.6.1 使用ps命令查看进程状态 
9.6.2 使用top命令查看进程状态 
9.6.3 使用kill命令终止进程 
9.6.4 使用sleep命令暂停进程 
9.7 进程文件系统PROC 
9.8 本章知识点综合应用 
9.8.1 系统设计 
9.8.2 代码实现 
9.8.3 本章知识点整理 
9.9 小结 

第10章 树上开花:Linux用户与组管理 
10.1 用户文件和组文件 
10.1.1 用户账户文件―― passwd 
10.1.2 用户组账号文件―― /etc/group 
10.1.3 组账号文件―― /etc/gshadow 
10.1.4 使用pwck和grpck命令验证用户及组文件 
10.2 管理用户和用户组 
10.2.1 启动Linux的用户管理器 
10.2.2 添加新用户 
10.2.3 编辑用户属性 
10.2.4 创建用户组 
10.2.5 修改用户组属性 
10.3 命令行界面下的用户和组管理 
10.3.1 使用useradd命令添加用户 
10.3.2 使用usermod命令修改用户信息 
10.3.3 使用userdel命令删除用户 
10.3.4 使用groupadd命令创建用户组 
10.3.5 使用groupmod命令修改用户组属性 
10.3.6 使用groupdel命令删除用户组 
10.4 本章知识点综合应用 
10.4.1 以图形界面对用户账号进行创建和维护 
10.4.2 以文本模式对用户账号进行创建和维护 
10.4.3 本章知识点整理 
10.5 小结 

第11章 金蝉脱壳:DNS服务器 
11.1 域名原理简介 
11.1.1 DNS的组成 
11.1.2 DNS的层次结构与域名分配 
11.1.3 根域 
11.1.4 顶级域 
11.1.5 二级域 
11.1.6 常见的域名服务器地址 
11.2 DNS服务器的安装和配置 
11.2.1 获取BIND所需的安装文件 
11.2.2 安装DNS服务器 
11.2.3 设置/etc/named.conf文件 
11.2.4 主DNS服务器 
11.2.5 配置解析区文件/var/named/127.0.0 
11.2.6 配置/var/named/dodoknight.com.cn文件 
11.2.7 配置/var/named/202.202.88文件 
11.2.8 从DNS服务器 
11.2.9 高速缓存DNS 
11.3 DNS服务器的运行和测试 
11.3.1 DNS服务器的运行 
11.3.2 测试DNS服务器 
11.4 域名服务器的安全和优化 
11.4.1 限制BIND运行于"虚拟"根环境下 
11.4.2 区带(Zone)转移 
11.4.3 允许查询 
11.4.4 转发限制 
11.4.5 域名服务器常见问题 
11.5 本章知识点综合应用 
11.5.1 基本要求 
11.5.2 安装 
11.5.3 修改配置文件 
11.5.4 辅助DNS服务器配置 
11.5.5 日志 
11.5.6 本章知识点整理 
11.6 小结 

第12章 瞒天过海:邮件服务器 
12.1 邮件服务器Sendmail简介 
12.2 邮件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 
12.2.1 安装Sendmail 
12.2.2 邮件服务器的编译和优化 
12.2.3 启动Sendmail服务系统 
12.2.4 配置Sendmail 
12.3 使用Sendmail服务器 
12.3.1 建立电子邮件新账号 
12.3.2 设置别名 
12.3.3 限制单个用户邮件容量 
12.3.4 收取邮件―― POP3服务器安装 
12.3.5 收取邮件―― 启动POP3服务 
12.3.6 保证Sendmail的安全 
12.3.7 Sendmail管理工具 
12.3.8 Sendmail用户工具 
12.4 本章知识点综合应用 
12.4.1 服务器端的搭建 
12.4.2 Sendmail服务安装与配置 
12.4.3 POP3和IMAP的安装与配置 
12.4.4 客户端的搭建 
12.4.5 本章知识点整理 
12.5 小结 

第13章 反客为主:FTP服务器 
13.1 FTP服务器简介 
13.2 使用Vsftp服务器 
13.2.1 安装Vsftp服务器 
13.2.2 编译和安装软件 
13.3 启动和使用Vsftp服务器 
13.3.1 xinetd启动方式 
13.3.2 命令行方式启动 
13.3.3 使用Vsftp服务器 
13.4 配置Vsftp服务器 
13.4.1 配置ftpaccess文件 
13.4.2 配置ftphosts文件 
13.4.3 配置ftpservers文件 
13.4.4 配置ftpusers文件 
13.4.5 配置ftpgroups文件 
13.4.6 配置ftpconversions文件 
13.5 服务器的运行和测试 
13.5.1 FTP服务器的启动 
13.5.2 显示FTP服务器在线人数信息 
13.5.3 关闭FTP服务器 
13.5.4 FTP内部命令 
13.5.5 下载工具wget 
13.6 本章知识点综合应用 
13.6.1 安装Vsftpd服务软件 
13.6.2 FTP常规配置应用案例一 
13.6.3 FTP常规配置应用案例二 
13.6.4 本章知识点整理 
13.7 小结 

第14章 空城计:WWW服务器配置 
14.1 Apache的安装和启动 
14.2 Apache的全局环境配置 
14.3 Apache的主服务器配置 
14.4 Apache的高级管理配置 
14.4.1 访问存取控制 
14.4.2 设置Options命令 
14.4.3 设置Allow Override命令 
14.4.4 设置Order命令 
14.4.5 设置Allow/Deny命令 
14.4.6 用户访问控制 
14.4.7 MIME类型 
14.4.8 关于CGI脚本 
14.5 使用SSI 
14.5.1 编辑服务器配置文件开启SSI 
14.5.2 创建.htaccess文件启动SSI 
14.5.3 使用SSI 
14.5.4 使用config命令 
14.5.5 使用include命令 
14.5.6 使用echo命令 
14.5.7 使用fsize命令 
14.5.8 使用flastmod命令 
14.5.9 exec命令 
14.6 虚拟主机 
14.6.1 每个主机名用不同的守护进程来运行 
14.6.2 用一个守护进程支持所有的虚拟主机 
14.6.3 基于主机名的虚拟主机 
14.7 管理日志文件 
14.7.1 错误日志 
14.7.2 访问日志 
14.8 Web服务器安全――SSL 
14.9 图形化配置工具 
14.9.1 基本配置 
14.9.2 配置虚拟主机 
14.9.3 服务器配置及性能调整 
14.10 本章知识点综合应用 
14.10.1 构建测试环境 
14.10.2 创建虚拟机 
14.10.3 实例说明Apache Web服务器的配置 
14.10.4 本章知识点整理 
14.11 小结 

第15章 假道伐虢:远程登录管理 ――Telnet与SSH 
15.1 使用Telnet 
15.1.1 Telnet登录简介 
15.1.2 Telnet的工作原理 
15.1.3 安装和启动Telnet 
15.1.4 配置Telnet 
15.1.5 Telnet的会话示例 
15.2 使用SSH 
15.2.1 SSH介绍 
15.2.2 安装与启动SSH 
15.2.3 简单测试和使用SSH 
15.2.4 配置"/etc/ssh/ssh_config"文件 
15.2.5 配置"/etc/ssh/sshd_config"文件 
15.2.6 SSH的密钥管理 
15.2.7 使用scp远程复制文件 
15.2.8 使用SSH设置"加密通道" 
15.2.9 配置SSH的客户端 
15.2.10 配置SSH自动登录 
15.3 本章知识点综合应用 
15.3.1 Linux SSH安全策略一:关闭无关端口 
15.3.2 Linux SSH安全策略二:更改 SSH 端口 
15.3.3 Linux SSH安全策略三:限制 IP 登录 
15.3.4 Linux SSH安全策略四:使用证书登录 SSH 
15.3.5 本章知识点整理 
15.4 小结 

第16章 盘龙吐信:Samba服务器配置 
16.1 Samba服务器简介及安装 
16.1.1 Samba的工作原理 
16.1.2 Samba服务器的功能 
16.1.3 SMB协议 
16.1.4 安装Samba 
16.2 启动及关闭Samba服务器 
16.2.1 Samba的命令行启动和关闭 
16.2.2 在System Services中启动和关闭Samba服务 
16.2.3 简单测试Samba服务器 
16.3 配置Samba服务器的用户信息 
16.3.1 创建服务器待认证用户 
16.3.2 将用户信息转换为Samba用户信息 
16.3.3 用户转换 
16.3.4 Samba服务器和主浏览器 
16.4 smb.conf配置文件实例详解 
16.4.1 设置工作组 
16.4.2 设置共享Linux账户主目录 
16.4.3 设置公用共享目录 
16.4.4 设置一般共享目录 
16.4.5 设置共享打印机 
16.4.6 打印机配置相关问题 
16.5 一个完整的smb.conf文件实例 
16.5.1 global段 
16.5.2 homes段 
16.5.3 printers段 
16.5.4 public段 
16.5.5 一般共享段 
16.5.6 smb.conf文件的更多例子 
16.5.7 该配置在Windows系统下的显示结果 
16.6 smb.conf中的选项和特定约定 
16.7 测试Samba服务器 
16.8 Linux和Windows文件互访 
16.8.1 Windows客户使用Linux系统共享文件 
16.8.2 用smbclient工具访问局域网上的Windows系统 
16.8.3 用smbclient工具访问局域网上的其他系统 
16.8.4 用LinNeighborhood访问局域网上其他系统的共享文件 
16.9 本章知识点综合应用 
16.9.1 Samba企业实战与应用 
16.9.2 需求分析 
16.9.3 解决方案 
16.9.4 Samba排错 
16.9.5 本章知识点整理 
16.10 小结 

第17章 霸王举旗:Proxy服务器配置 
17.1 Proxy服务器原理简介 
17.2 Squid简介 
17.3 安装和启动Squid Server 
17.3.1 安装Squid Server 
17.3.2 启动和关闭Squid Server 
17.4 在客户端使用Squid Server 
17.4.1 在IE浏览器中设置 
17.4.2 在Linux浏览器中设置 
17.5 配置Squid Server 
17.5.1 配置Squid Server的基本参数 
17.5.2 配置Squid Server的访问控制 
17.5.3 配置Squid Server的简单实例 
17.6 配置基于Squid的透明代理 
17.6.1 Linux内核的相关配置 
17.6.2 Squid的相关配置选项 
17.6.3 iptables的相关配置 
17.7 配置多级缓存改善Proxy服务器的性能 
17.7.1 多级缓存(Cache)简介 
17.7.2 配置多级缓存 
17.8 Squid日志管理 
17.8.1 配置文件中有关日志的选项 
17.8.2 日志管理主文件―― accesss.conf 
17.9 使用Webalizer对Squid进行流量分析 
17.9.1 Webalizer的特点 
17.9.2 安装Webalizer 
17.9.3 配置Webalizer 
17.9.4 使用Webalizer 
17.10 小结 

第18章 蛟龙搅浪:数据库服务器 
18.1 Linux下数据库系统简介 
18.2 MySQL数据库系统简介 
18.3 MySQL数据库系统的安装 
18.3.1 基于源代码包的MySQL安装 
18.3.2 基于RPM包的MySQL安装 
18.3.3 在Red Hat Linux 9添加/删除程序中安装MySQL 
18.4 启动MySQL数据库系统 
18.4.1 建立MySQL的用户组和用户名 
18.4.2 建立MySQL的软链接 
18.4.3 设置用户访问权限 
18.4.4 启动MySQL 
18.5 MySQL常用操作 
18.5.1 连接MySQL服务器 
18.5.2 退出MySQL服务器 
18.5.3 密码管理 
18.5.4 增加新用户 
18.5.5 命令分行 
18.5.6 命令历史记录 
18.5.7 显示数据库列表 
18.5.8 显示数据库中的数据表 
18.5.9 显示数据表的表结构 
18.5.10 新建数据库 
18.5.11 新建数据库表 
18.5.12 删除库和表 
18.5.13 将表中的记录清空 
18.5.14 显示表中的记录 
18.5.15 向表中插入记录 
18.5.16 MySQL数据导入和备份 
18.6 在程序中操作MySQL数据库 
18.7 安装Oracle数据库系统 
18.7.1 安装Oracle10g的硬件条件 
18.7.2 下载Oracle10g的安装文件 
18.7.3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18.7.4 安装Oracle 
18.8 测试Oracle数据库系统 
18.8.1 使用svrmgrl测试安装是否成功 
18.8.2 使用sql*plus测试安装是否成功 
18.9 设置Oracle服务自动启动 
18.10 操作Oracle数据库 
18.10.1 创建表空间和创建用户 
18.10.2 删除用户 
18.10.3 修改用户密码 
18.10.4 数据导出 
18.10.5 数据导入 
18.10.6 其他数据操作 
18.11 在程序中操作Oracle数据库 
18.11.1 用C语言操作Oracle数据库 
18.11.2 用PHP语言访问Oracle数据库 
18.12 本章知识点综合应用 
18.12.1 C语言操作MySQL 
18.12.2 C语言操作Oracle 
18.12.3 本章知识点整理 
18.13 小结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