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制罅隙下的自治:商事登记制度发展与模式反思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管制罅隙下的自治:商事登记制度发展与模式反思

145 28 九五品

仅1件

浙江杭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兰 著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ISBN9787511829122

出版时间2011-0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79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28元

上书时间2024-04-07

靖鮟大君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管制罅隙下的自治:商事登记制度发展与模式反思
定价:28.00元
作者:王兰 著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3-01
ISBN:9787511829122
字数:217000
页码:27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是由王兰编写的《管制罅隙下的自治:商事登记制度发展与模式反思》。《管制罅隙下的自治:商事登记制度发展与模式反思》的内容提要如下:  中国商法之彰,其基础在于商主体。然而,商主体立法长期裹挟于民法序列,以致民商主体不分;抑或因国情特有之工商登记,以致限缩于登记程序大题小做。若细究商人发达史,浸透商人自治的商主体权利诉求,始终以“重商”基调,诠释着“商—人—法”三者的密切关联并演绎的独特个性,成就了近代以行会为主导的商事登记模式。市场经济内在的自由交换规律,暗合着隐含于“天赋人权”的行商自由,已经让现代商事登记的功能渐次从早期标示权利的资格时代,转向了以实现商人自由为基本前提的行商者信息传递的客观事实。以平等确权和资信公示为主要内容的登记功能植入,以伦理调和的平等、效率和安全的登记价值位序确立,已成为了主要立法体例的普遍共识。对中国而言,在国家登记模式痼疾难消之际,遵循公共选择理论而嵌入民间登记模式,也许是走出行商管制困局的可行之选。
目录
导论章 天赋行商与本质解读 节 商事登记的本质解析  一、争议焦点:本质与本源  二、商事登记行为的本质属性 第二节 商事登记行为的权利本源  一、天赋人权理念下的私权回归  二、天赋行商权的人格属性 第三节 商事登记的私法解读  一、商事登记要素的解构性分析  二、私法视角下主导角色的重新界定  三、小结:属性与定位第二章 从行会自治到国家登记 节 西方商事登记的历史考据  一、中世纪前商事登记的雏形  二、中世纪西欧行会登记的形塑  三、西方商事登记模式的变迁 第二节 中国商事登记制度的历史变迁  一、中国商事登记制度之嚆矢  二、中国晚近行会登记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三、中国工商登记制度的当代考察  四、中西行会登记之比较第三章 声誉信号下的登记博弈 节 信息经济学分析框架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概述  二、信号传递——合作模型  三、信息不对称下的市场失灵 第二节 信号传递下的商事登记机制  一、市场秩序与信息对称:登记确认与公示  二、信任机制下的登记信息传递  三、对登记责任证据的披露 第三节 利益博弈下商事登记意义之辩  一、现象:影子经济下的黑公司  二、诊断:利益博弈与登记选择  三、质疑:选择商事登记的意义何在第四章 融合公私利益的一般准入 节 市场准入的系统界定  一、市场准入的一般概述  二、市场准入的经济学解释  三、市场准入的法学定位 第二节 一般准入机制的功能分析  一、一般准入的目的  二、一般准入的必要性  三、一般准入的合理性  四、余论:私益与公益之辩 第三节 一般准入功能的展开  一、对商主体权益的保护  二、信息公示与公共利益的共生  三、公私兼顾下的登记进路第五章 价值冲突与伦理化解 节 商事登记制度的价值位阶  一、法律价值的位阶识别  二、从法治信仰开始的价值位阶  三、价值体系的理性化1] 第二节 商事登记价值冲突体现1]  一、准入平等与交易安全冲突  二、交易安全与登记效率冲突  三、准入平等与登记效率冲突 第三节 商事登记价值冲突的伦理化解  一、商事登记的伦理内涵  二、化解价值冲突的伦理进路  三、登记伦理与制度完善第六章 走向民间登记 节 现代商事登记模式  一、国家登记模式  二、民间登记模式 第二节 登记模式的理性选择:公共选择理论下的分析  一、公共选择理论框架概览  二、商事登记模式的理性选择 第三节 商会主导下的民间登记模式  一、市民社会、私权自治与民间自治团体  二、自治团体嵌入商事登记机制的功能分析  三、评价与前景第七章 商事登记的本土模式 节 中国工商登记模式现状分析  一、工商登记管理存在的弊端与因缘  二、现行工商登记管理的改革举措  三、对工商登记改革的省思 第二节 商会主导的商事登记模式建构  一、商会主导的商事登记组织体系  二、中国工商联主导的商事登记职能重构 第三节 工商联主导的商事登记机制与现行制度的衔接  一、与工商行政管理制度的衔接  二、与工商联既有组织体系的衔接 第四节 中国民间登记模式的技术构建  一、商事登记对象的确认  二、商事登记机制的协同  三、商事登记的惩戒结语:对民间登记模式的余思附录:自治型行业内部信用管理的实证分析参考文献后记
作者介绍

序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