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邮】 蒋勋破解梵高之美 【正版九新】
九品消毒塑封
¥
15.8
3.2折
¥
49.8
九五品
库存3件
作者蒋勋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0247680
出版时间2015-03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9.8元
货号9787550247680
上书时间2024-12-2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五品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梵高一生坎坷,却把饱受折磨的人生痛苦转化成了醉人的美丽。
梵高无法与现实妥协,他要一种绝对纯粹的爱,近于信仰上的殉道。
他看到了世界上最美的事物,我们却看不见。我们已经流失了真正纯粹的自我。
美学大师蒋勋亲自执笔,解读80余幅名作背后的美学奥秘,破解最纯粹的梵高感动。
愿你在喧嚣时代,与伟大的灵魂在书中相遇,找回最纯粹的自我。
《蒋勋破解梵高之美》全彩四色印刷,精选梵高80余幅经典画作;附梵高重要作品列表及画作收藏博物馆。为读者提供更赏心悦目的阅读体验,领悟梵高的炽热与纯粹。
特别看点:随书附赠梵高名作《杏花》大幅拉页。(位置在全书最后一页,方便阅读和裁剪)
作者简介
蒋勋,福建长乐人。1947年生于古都西安,成长于宝岛台湾。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1972年负笈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1976年返台后,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并先后执教于文化大学、辅仁大学及东海大学。现任《联合文学》社社长。
蒋勋先生文笔清丽流畅,说理明白无碍,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有小说、散文、艺术史、美学论述作品数十种,并多次举办画展,深获各界好评。近年专注两岸美学教育推广,他认为:“美之于自己,就像是一种信仰一样,而我用布道的心情传播对美的感动。”代表作:《美的沉思》《蒋勋说<红楼梦>》《孤独六讲》《生活十讲》《汉字书法之美》《美的曙光》《蒋勋说唐诗》《蒋勋说宋词》《美,看不见的竞争力》《蒋勋说中国文学之美》等。
目录
作者序
第一部 蒋勋现场
梵高工农素描
吃马铃薯的人
唐基老爹
向日葵
梵高自画像
割耳自画像
星空
奥维教堂
麦田群鸦
第二部 梵高
荷兰的心灵与美学革命
荷兰画派——回归平凡生活的美学
林布兰——创造生命的信仰之光
文森特Vincent
喀尔文教派牧师——梵高家族的传统信仰
艺术?宗教?献身给谁?
苦读神的话语
社会主义的时代浪潮
忧愁与绝望
巴黎,一八八六明亮起来的梵高
一八八七,梵高的新阶段
日本浮世绘——异文化的向往
阿尔,燃烧起来的心
朗鲁瓦桥
星空——宇宙的无限华丽
向日葵——燃烧生命的花
房间与椅子——两个人的记忆
自画像——看到自己最深的灵魂
圣瑞米病房的窗口——他看到了奇迹
一八九〇,最后的奥维,麦田飞起了群鸦
附录 重要作品列表
内容摘要
从向日葵、自画像、星空到麦田群鸦,带你破解历久不衰的梵高传奇。
从年少到自杀身亡,从割耳到抑郁受创,细说37年不断挣扎的人生曲折。
一八八八年底视梵高为疯子的人,和一九八七年以天价购买梵高一张《向日葵》的人,可能都没有读懂他画中的心事。
梵高无法与现实妥协,他要一种绝对纯粹的爱,近于信仰上的殉道。殉道者必须饱受折磨,饱受肉体与灵魂的燃烧之苦。梵高丢给我们许多问题。在他自杀离开人世后,人们用一百多年的时间试图回答,仍然无法有完满解答。
为了这本《蒋勋破解梵高之美》,蒋勋带着一叠稿纸,一站一站地重新来到梵高画作的现场。年轻时储存在他脑海里、笔记本里的故事,豁然重现。这是一位美学家面对梵高危险的美,面对真实生命的深度烙印。
美学大师蒋勋亲自执笔,解读80余幅名作背后的美学奥秘,领悟梵高的纯粹与孤独。我们做不了梵高,但我们应该读这本书,崇敬梵高。
精彩内容
向日葵花瓶里十四朵向日葵十四朵向日安我在伦敦国家画廊,下午大约五点半钟。
看画的群众已陆续散去,画廊六点关门。
我穿过向外走的人潮,走上楼梯,走进十九世纪印象派的展览室,穿过莫奈,穿过雷诺阿,穿过秀拉,一直走到梵高的《向日葵》前面。
很熟悉的一面墙,很熟悉的一张画,好几次站在这里,从年轻站到中年,感觉时间静止在画面上,年轻的激动热烈,中年的平静包容,都在画面上。
一八八八年夏天,梵高知道高更要来阿尔(Aries),梵高高兴极了,他盼望和高更一起住、一
起画画、一起谈论艺术,盼望了很久,终于要实现了。
梵高买了桃木床,买了椅子,他刚到阿尔,没有钱,曾经睡在地上,但是他觉得要好好款待高更,要
准备一个美丽优雅的家给他。
梵高摘了田野盛放的向日葵,带回家,插在陶罐里。好像要用明亮灿烂热情的南方之花来欢迎朋友。
他写信给朋友,描述他如何布置房间,他也描述自己开始画向日葵。
他觉得向日葵像最好的友谊,热情、慷慨、灿烂
、明亮、温暖。
陶罐里的向日葵带着阳光的冶艳,带着泥土粗犷浓烈的气息。
梵高觉得这些花斩断了,离开了土地,仍然放散着阳光的灿烂和温度。
他用明度最高的鲜黄做背景,好像整个画面都是光,强烈的光,使人睁不开眼睛,一片泛白的光,使人目盲。
陶罐里的花,离开泥土太久了,花瓣变干,扭曲成更顽强的姿态,好像在对抗死亡,坚持色彩与形状的记忆。
花瓣枯干,更显露出花瓣中央一粒一粒一排一排密密结构的葵花子。葵花子赭褐色,梵高用颜料一层
层堆叠,刻意用画笔沾黏厚厚的颜料,形成凸起的颗粒,不像绘画,更像雕塑,可以触摸肌理质感,所有生命在死亡里固执坚持存活的庄严质感。
在大片明亮黄色里,少数醒目的是花蒂的绿,甚至用蓝线条勾勒,使花蒂尖锐飞张,好像在空中要抓住什么的充满呐喊的手。
梵高用这样的画迎接高更,他把这张画挂在高更房间的墙上,表示最大的热情、最大的爱。
梵高一连画了十张左右的《向日葵》,画到高更到达阿尔。
高更到阿尔是一八八八年十月二十八日,他们相处了不到两个月。十二月二十三日梵高手拿剃刀跟在高更身后,高更落荒而逃,梵高用剃刀割下自己的耳朵。
《向日葵》也许是梵高燃烧自己的方式,彻底而纯粹,他剧烈的爱的形式,生前使人惧怕,死后却令人震动。
我们害怕这样的爱,我们又渴望这样的爱。梵高的《向日葵》书写出世人的矛盾。
(2007年6月18日伦敦)梵高自画像梵高一系列的自画像,记录着他逼视自己,凝视自己的过程。
可以在镜子里看到这么深沉的自己,需要多么诚实,需要多么大的勇气。
一般人看到的自己也许只是非常肤浅的表面。
自我挖掘下去,通常的人都会害怕。
梵高用最不逃避的方式逼视真实的自我出现。
一八八八年九月,为了迎接高更到阿尔,梵高处在一种高亢的情绪中。
他读了一些有关日本的文学描述,他一知半解地向往着遥远的东方,东方的僧侣,用一生的苦修,把自己献给信仰;用一生的时间,把自己修行成永恒不灭之佛。
梵高刻意看到自己苦修的容颜,清癯、干瘦、坚毅的嘴角,高而庄严的额头,挺直的鼻梁,特别是——金黄色的眉毛下一对如鹰一般锐利的眼睛。
深沉、准确、毫不妥协的眼神,凝视着自己,好像要逼视到灵魂最深的地方,使人颤栗,使人悸动。
青绿色的平涂背景,单纯深邃,像巨大的心灵的回声,像密宗梵呗中的高音,带领视觉进入冥想的领域。
细看五官,有许多浅黄浅白浅绿的油料,随着脸部轮廓起狄流走,像解不开的心事的纠结,记录一个生命受苦与煎熬的过程。
梵高的《自画像》中这一件最强烈,又最平静,极其素朴,又极其庄严。
梵高自己很看重这件《自画像》,他把自己送给高更,并且比喻为日本僧侣,献给永生之佛。
(1982年波士顿)P28-3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