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邮】 英子的乡恋 【正版九新】
九品消毒塑封
¥
10.9
3.7折
¥
29.8
九五品
仅1件
作者林海音
出版社江苏人民
ISBN9787214134769
出版时间2014-09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29.8元
货号9787214134769
上书时间2024-12-1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五品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英子的乡恋(林海音经典作品珍藏版)》是林海英的散文精选,林海音与何凡温暖的家常常高朋满座,有人说他们家的客厅就是台湾文坛的一半,这形容其实不假。读她的散文,正如坐在他们家的客厅,倾听她以一口爽利的京片子,生动地说着流逝岁月的生活趣事:家居的木屋,生煤炉的情境,六叠榻榻米是卧房兼客厅,读来宛如一幅幅令人发思古之幽情的老照片。
作者简介
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她原籍台湾,生于日本,长在北京。她的父亲在她12岁时离世,剩下她与母亲一起照顾三位妹妹和两位弟弟。她曾担任《世界日报》实习记者,成功地主持《联合报》副刊10年。林海音提出“纯文学”的概念,提倡不含政治及商业目的的文学创作。她成立纯文学出版社,创办《纯文学杂志》,发掘鼓励了无数青年作家,写下独树一帜的出版传奇。林海音一生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代表作有《城南旧事》《冬青树》《绿藻与咸蛋》《晓云》《婚姻的故事》等,她说:“我在北京度过的二十五年时间,是金色年代,可以和故宫的琉璃瓦互映。”
目录
苦念北平
虎坊桥
北平漫笔
苦念北平
天桥上当记
英子的乡恋
骑毛驴儿逛白云观
《北平谐后语词典》序
我的童玩
在胡同里长大
家住书坊边
我的京味儿回忆录
访母校·忆儿时
老北京的生活
旧京风俗百图
我的京味儿之旅
想念北平市井风貌
北京土语词典
难忘的两座桥
城墙·天桥·四合院儿
地坛乐园
故乡一日
新竹白粉
爱玉冰
虱目鱼的成长
台北温泉漫写
说猴
三只丑小鸭
平凡之家
小林的伞
台南“度小月”
相思仔
友情
灯
台湾民俗杂辑
秋游狮头山
故乡一日
我父亲在新埔那段儿
冬生娘仔
旧时三女子
婆婆的晨妆
闲庭寂寂景萧条
师友杂忆
郁达夫之死
悼钟理和先生
关于许地山
谈老舍及其文体
沈从文和他的作品
念远方的沉樱
略记吾师金秉英
亮丽且温柔
“雅舍”的主人
略记梁实秋先生的几封信
永无止境的崇敬心情
女子弄文诚可喜
宜兰街上一少年
敬老四题
在美国看“中国家庭”
中国作家在美国
内容摘要
作为文坛的“女中豪杰”和台湾文学的“祖母级人物”,林海音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林海音编著的《英子的乡恋(林海音经典作品珍藏版)》共辑入了其对老北京,对台湾和对恩师益友等忆事怀人的回忆性散文随笔56篇,分苦念北平、故乡一日和师友杂忆三个部分。
林海音以诚挚温婉的笔触,表达了“英子”对老北京的思念、对台湾的热爱和对许多师友的深切怀念。
精彩内容
我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和妹妹直向后退缩。
他又说:“没有关系,照了相的我要大大的送给你的。”然后他看着我家的门牌号数,嘴里念念有词。
我看看宋妈,宋妈说话了:“您这二位先生是——?”“噢,我们的是日本的报馆的,没有关系,我们大大的照了相。”大概看那两个人没有恶意的样子,宋妈便对我和妹妹说:“要给你们照就照吧!”于是我和妹妹每人手上举着一面青天白日旗,站在门前照了一张相,当时也不知道究竟是为什么要这样照。等到爸爸回家时告诉了他,他不但没有生气,反而玩笑着说:“不好哕,让人照了相寄到日本去,不定是做什
么用哪,怎么办?”爸爸虽然玩笑着说,我的心里却是很害怕,担忧着。直到有一天,爸爸拿回来一本画报,里面全是日本字,翻开来有一页里面,我和妹妹举着旗子的照片,赫然在焉!爸爸讲给我们听,那上面说,中国街头的儿童都举着他们的新旗子。这是一
本日本人印行的记我国北伐成功经过的画册。
对于北伐这件事,小小年纪的我,本是什么也不懂
的,但是就因为住在虎坊桥这个地方,竟也无意中在脑子里印下了时代不同的感
觉。北伐成功的前夕,好像曾有那么一阵紧张的日子,黄昏的虎坊桥大街上,忽然骚动起来了,听说在逮学生,而好客的爸爸,也常把家里多余的房子借给年轻的学生住,像“德先叔叔”(《城南旧事》小说里的人物)什么的,一定和那个将要迎接来的新时代有什么关系,他为了风声的关系,便在我家有了时隐时现的情形。
虎坊桥在北京政府时期,是一条通往最繁华区的街道,无论到前门,到城南游艺园,到八大胡同,到天桥……都要经过这里。因此,很晚很晚,这里也还是不断车马行人。早上它也热闹,尤其到了要“出红差”的日子,老早,街上就拥着各处来看“热闹”的人。“出红差”就是要把犯人押到天桥那一带去枪毙,枪毙人怎么能叫作看热闹呢?但是那时人们确是把这件事当作“热闹”来看的。他们跟在载犯人的车后面,和车上的犯人互相呼应地叫喊着,不像是要去送死,却像是一群朋友欢送的行列。他们没有悲悯这个将死的壮汉,反而是犯人喊一声:“过了十八年又是一条好汉!”群众就跟着喊一声:“好!”就像是舞台上的演员唱一句,下面喊一
声“好”一样。每逢早上街上拥来了人群,我们就知道有什么事了,好奇的心理也
鼓动着我,躲在门洞的石墩上张望着。碰到这时候,母亲要极力不使我们去看这种“热闹”,但是一年到头常常有,无论如何,我是看过不少了,心里也存下了许多对人与人间的疑问:为什么临死的人了,还能喊那些话?为什么大家要给他喊“好”?人群中有他的亲友吗?他们也喊“好”吗?同样的情形,大的出丧,这里也几乎是必经的街道,因为有钱有势的人家死了人要出大殡,是所谓“死后哀荣”吧,所以必须选择一些大街来绕行,做一次最后的煊赫!沿街的商店有的在马路沿摆上了祭桌,披麻戴孝的孝子步行到这里,叩个头道个谢,便使这家商店感到无上的光荣似的。而看出大殡的群众,并无哀悼的意思,也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情,流露出对死后有这样哀
荣,有无限羡慕的意思。而在那长长数里的行列中,有时会看见那胖子老乞丐的。
他默默地走着,面部没有表情,他的心中有没有在想些什么?如果他在年轻时不荡尽了那些家产,他死后何尝不可以有这份哀荣,他会不会这么想?欺骗的玩意儿,我也在这条街上看到了。穿着蓝布大褂的那个瘦高个子,是卖假当票的。因为常常停留在我家的门前,便和宋妈很熟,并不避讳他是干什么的。
宋妈真奇怪,眼看着他在欺骗那些乡下人,她也不当回事,好像是在看一场游戏似
的。当有一天我知道他是怎么回事时,便忍不住了,我绷着脸瞪着眼,手叉着腰,气势汹汹地站在门口。卖假当票的竟说:“大小姐,我们讲生意的时候,您可别说什么呀
!”“不可以!”我气到极点,发出了不平之鸣,“欺骗人是不可以的!”我的不平的性格,好像一直到今天都还一样的存在着。其实,对所谓是非的看法,从前和现在,我也不尽相同。总之是人世相看多了,总不会不无所感。
P4-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