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邮】 闲情偶寄 【正版九新】
九品消毒塑封
¥
18.2
2.7折
¥
68
九五品
仅1件
作者李渔
出版社三秦出版社
ISBN9787551818438
出版时间2018-06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68元
货号9787551818438
上书时间2024-12-1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五品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李渔著的《闲情偶寄(精)》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戏曲理论、明清小品文经典代表。全书共分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撰、种植、颐养等八部,论及戏曲理论、装饰打扮、园林建筑、器玩古董、饮食烹调、竹木花卉、养生医疗等多方面的问题,内容十分丰富,触及到中国古代生活的许多领域,具有极强的娱乐性和实用价值。
作者简介
李渔(1611-1680),字笠鸿,号笠翁,浙江金华人。明末清初有名戏剧家、文学家。自组家庭戏班至各地演出,积累了丰富的戏曲创作与演出经验,提出了较完善的戏剧理论体系,被誉为“中国戏剧理论始祖”。 曾在南京设芥子园书铺,出版《芥子园画谱》。一生著述丰富,流传于世的作品包括:戏曲《笠翁十种曲》,小说《肉蒲团》《连城璧》《十二楼》《合锦回文传》,文集《笠翁一家言》等。
目录
凡例七则
词曲部
结构第一
戒讽刺 立主脑 脱窠臼
密针线 减头绪 戒荒唐 审虚实
词采第二
贵显浅 重机趣 戒浮泛 忌填塞
音律第三
恪守词韵 凛遵曲谱 鱼模当分 廉监宜避
拗句难好 合韵易重 慎用上声 少填入韵 别解务头
宾白第四
声务铿锵 语求肖似 词别繁减 字分南北
文贵洁净 意取尖新 少用方言 时防漏孔
科诨第五
戒淫亵 忌恶俗 重关系 贵自然
格局第六
家门 冲场 出脚色 小收煞 大收煞
填词余论
演习部
选剧第一
别古今 剂冷热
变调第二
缩长为短 变旧成新
《琵琶记·寻夫》改本 《明珠记·煎茶》改本
授曲第三
解明曲意 调熟字音 字忌模糊
曲严分合 锣鼓忌杂 吹合宜低
教白第四
高低抑扬 缓急顿挫
脱套第五
衣冠恶习 声音恶习 语言恶习 科诨恶习
声容部
选姿第一
肌肤 眉眼 手足 态度
修容第二
盥栉 薰陶 点染
治服第三
首饰 衣衫 鞋袜 妇人鞋袜辨
习技第四
文艺 丝竹 歌舞
居室部
房舍第一
向背 途径 高下 出檐深浅
置顶格 甃地 洒扫 藏垢纳污
窗栏第二
制体宜坚 取景在借
墙壁第三
界墙 女墙 厅壁 书房壁
联匾第四
蕉叶联 此君联 碑文额 手卷额
册页匾 虚白匾 石光匾 秋叶匾
山石第五
大山 小山 石壁 石洞 零星小石
器玩部
制度第一
几案 椅杌 床帐 橱柜
箱笼箧笥 骨董 炉瓶 屏轴
茶具 酒具 碗碟 灯烛 笺简
位置第二
忌排偶 贵活变
饮馔部
蔬食第一
笋 蕈 莼 菜
瓜茄瓠芋山药 葱蒜韭 萝卜 芥辣汁
谷食第二
饭粥 汤 糕饼 面 粉
肉食第三
猪 羊 牛犬 鸡
鹅 鸭 野禽野兽
鱼 虾 鳖 蟹 零星水族
不载果食茶酒说
种植部
木本第一
牡丹 梅 桃 李 杏 梨
海棠 玉兰 辛夷 山茶 紫薇
绣球 紫荆 栀子 杜鹃樱桃 石榴 木槿
桂 合欢 木芙蓉 夹竹桃 瑞香 茉莉
藤本第二
蔷薇 木香 酴醿 月月红
姊妹花 玫瑰 素馨 凌霄 真珠兰
草本第三
芍药 兰 蕙 水仙 芙蕖
罂粟 葵 萱 鸡冠 玉簪
凤仙 金钱 蝴蝶花 菊 菜
众卉第四
芭蕉 翠云 虞美人 书带草
老少年 天竹 虎刺 苔 萍
竹木第五
竹 松柏 梧桐 槐榆
柳 黄杨 棕榈 枫桕 冬青
颐养部
行乐第一
贵人行乐之法 富人行乐之法 贫贱行乐之法
家庭行乐之法 道途行乐之法 春季行乐之法
夏季行乐之法 秋季行乐之法 冬季行乐之法
随时即景就事行乐之法
止忧第二
止眼前可备之忧 止身外不测之忧
调饮啜第三
爱食者多食 怕食者少食 太饥勿饱
太饱勿饥 怒时哀时勿食 倦时闷时勿食
节色欲第四
节快乐过情之欲 节忧患伤情之欲 节饥饱方殷之欲
节劳苦初停之欲 节新婚乍御之欲 节隆冬盛暑之欲
却病第五
病未至而防之 病将至而止之 病已至而退之 疗病第六
本性酷好之药 其人急需之药 一心钟爱之药 一生未见之药
平时契慕之药 素常乐为之药 生平痛恶之药
内容摘要
《闲情偶寄(精)》是李渔的代表作,既收录其一
生戏曲理论的精华,又集中体现他在居室、器玩、种植、饮馔、颐养等方面的生活感悟。全书观点机趣新颖,言词浅明隽永,堪称中国古代生活美学之典范,值得长久细读玩味。
精彩内容
曲文之词采,与诗文之词采非但不同,且要判然相反。何也?诗文之词采,贵典雅而贱粗俗,宜蕴藉而忌分明。词曲不然,话则本之街谈巷议,事则取其直说明言。凡读传奇而有令人费解,或初阅不见其佳,深思而后得其意之所在者,便非绝妙好词,不问而知为今曲,非元曲也。元人非不读书,而所制之曲绝无一毫书本气,以其有书而不用,非当用而无书也,后人之曲则满纸皆书矣。元人非不深心,而所填之词皆觉过于浅近,以其深而出之以浅,非借浅以文其不深也,后人之词则心口皆深矣。无论其他,即汤若士《还魂》一剧,世以配飨元人,宜也。问其精华所在,则以《惊梦》《寻梦》二折对。予谓二折虽佳,犹是今曲,非元曲也。《惊梦》首句云:“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以游丝一缕,逗起隋丝,发端一语,即费如许深心,可谓惨淡经营矣。然听歌《牡丹亭》者,百人之中有一二人解出此意否?若谓制曲初心并不在此,不过因所见以起兴,则瞥见游丝,不妨直说,何须曲而又曲,由晴丝而说及春,由春与晴丝而悟其如线也?若云作此原有深心,则恐索解人不易得矣。索解人既不易得,又何必奏之歌筵,俾雅人俗子同闻而共见乎?其余“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及“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遍青山,啼红了杜鹃”等语,字字俱费经营,字字皆欠明爽。此等妙语,止可作文字观,不得作传奇观。至如末幅“似虫儿般蠢动,把风情扇”与“恨不得肉儿般团成片也,逗的个日下胭脂雨上鲜”,《寻梦》曲云,“明放着白日青天,猛教人抓不到梦魂前”“是这答儿压黄金钏匾”,此等曲,则去元人不远矣。而予最赏心者,不专在《惊梦》《寻梦》二折,谓其心花笔蕊,散见于前后各折之中。《诊祟
》曲云,“看你春归何处归,春睡何曾睡,气丝儿怎度的长天日”“梦去知他实实谁,病来只送得个虚虚的你。做行云,先渴倒在巫阳会”“又不是困人天气,中酒心期,魃魃的常如醉”“承尊觑,何时何日来看这女颜回”。《忆女》曲云,“地老天昏,没处把老娘安顿”“你怎撇得下万里无儿白发亲”“赏春香还是你旧罗裙”。《玩真》曲云,“如愁欲语,只少口气儿呵”“叫的你喷嚏似天花唾。动凌波,盈盈欲下,不见影儿那”。此等曲,则纯乎元人,置之《百种》前后,几不能辨,以其意深词浅,全无一毫书本气也。
若论填词家宜用之书,则无论经传子史以及诗赋古文,无一不当熟读,即道家佛氏、九流百工之书,下至孩童所习《干字文》《百家姓》,无一不在所用之中。至于形之笔端,落于纸上,则宜洗濯殆尽。亦偶有用着成语之处,点出旧事之时,妙在信手拈来,无心巧合,竟似古人寻我,并非我觅古人。此等造诣,非可言传,只宜多购元曲,寝食其中,自能为其所
化。而元曲之最佳者,不单在《西厢》《琵琶》二剧,而在《元人百种》之中。《百种》亦不能尽佳,十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