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邮】 托克维尔传 【正版九新】
九品消毒塑封
¥
14.2
3.9折
¥
36
九五品
仅1件
作者约瑟夫·艾普斯坦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ISBN9787544763615
出版时间2016-06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36元
货号9787544763615
上书时间2024-12-0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五品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约瑟夫·艾普斯坦著的《托克维尔传》讲述了:托克维尔虽认为真理不可企及,但一生都在追求真理。他始终秉持客观态度,同时又没有放弃自己的热情:带领世界人民脱离苦难、自由追求梦想。为此,他一直在深入思考社会现实、历史发展、哲学问题,试图解开人类天性如何应对历史残酷考验的万谜之谜。最终,他写出《论美国的民主》、《旧制度与大革命》等不朽巨著,没有人能比他更全面地论述民主的优缺点、更清楚民主政府的能耐。本书作者以客观的笔触、清晰的条理,勾勒出托克维尔献给人类进步事业的充实一生,描画出他身上各种令人惊异的复杂性,塑造出一位思想大家的立体形象。
作者简介
约瑟夫·艾普斯坦(Joseph Epstein),美国作家、文化批评家,西北大学文学教授,《美国学者》杂志资历编辑。著有:散文集《熟悉的领域――美国生活观察》、《似是而非的偏见――美国文学随笔》,短篇小说集《高尔丁的男孩们》、《惊人的小犹太佬》,以及2002《纽约时报书评》年度畅销图书《势利:当代美国上流社会解读》等。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后记
致谢
内容摘要
约瑟夫·艾普斯坦著的《托克维尔传》讲述了:托克维尔属于被引用次数多过其作品被阅读次数的人。他的预言性论断屡屡一语中的,无数学者政客对他顶礼膜拜。他被誉为民主论的先驱,所著《论美国的民主》“为政治科学研究开辟了一个新时代”,《旧制度与大革命》是“历史本身和历史哲学的完美结合”。然而,人们甚至说不清他的身份。托克维尔是政治学家、社会学家还是哲学历史学家。是自由党还是保守党,是贵族还是民主人士?出身贵族的他为何热衷于研究民主和革命?曾积极投身政坛的他为何郁郁
不得志?他如何与个性迥异的博蒙成为志同道合的终身好友?本书为你一一解答。
精彩内容
1793年12月17日夜间,革命派包围了梅尔歇布的乡村庄园,时年21岁的埃尔维和妻子露易丝、其他家族成员一道被押往巴黎送监。埃尔维和妻子目送叔叔、婶婶和其他亲戚一个个被送上“理发店”(即断头台),就在他们自己也行将受审之际,罗伯斯庇尔突
然倒台,并于1794年7月28日被斩首,万幸之中,埃尔维夫妇得以虎口逃生。
为托克维尔作传的人都会提到,因为这场骇人的变故,埃尔维二十多岁便白了头发。而且恐怖统治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他每天都在下午3点到4点之间午休,以此躲过“下午3点半”,这曾是贵族被传唤到革命法庭上接受死刑宣判的时间。埃尔维的妻子也因牢狱之灾精神崩溃,几经康复努力,始终情感失衡,难以平复。出色的托克维尔传记作家安德烈曾写道:“从我们掌握的[关于露易丝的]各种记载中可以看出,她性情乖戾,脾气急躁,生活浪费,时常为头疾所
困,终年深陷忧郁,这在经历恐怖统治的幸存者身上非常普遍。”然而,即使在如此悲惨的境况下,她仍坚强地维持着家庭的生计;据说,她还时常接济穷人。托克维尔在许多方面都很像其母亲,天性郁结,时有焦虑,身体虚弱。
同他的两个哥哥伊波利特和爱德华一样,托克维尔在大革命的阴影中度过了自己的青少年时期,且此阴影伴其终身。大革命缘何发生、引发了何种变故、
对日后法国人生活有何影响——这些成为托克维尔所
有作品共同关注的主要问题。
托克维尔的家族封地在法国西部的诺曼底地区,他们世世代代在此生活。同大革命前的许多贵族一样,埃尔维既赞同大刀阔斧的法制改革,又对波旁王朝忠心耿耿;他是法国正统王朝派成员,在1814至1830年间的波旁王朝复辟中为效忠君王,个人损失惨重。
在雅各宾派恐怖统治的暴风骤雨中,贵族出身这一事实便足以抹杀对改革的认同与支持。只消看看被斩首的贵族名单就不难发现,囚车驶过的断头之路,正是他们自己的大度和开明铺就的。
每当回忆起大革命前的旧制度,托克维尔总会对贵族阶层中的一类人群颇有微词,因为这些人弃该阶层的历史使命于不顾,逃避领导民众的责任,一味贪图本阶层的特权,最终只剩下虚荣的贵族头衔。托克维尔家族拒不与此类贵族为伍。托克维尔的父亲在当地政府部门任职,积极投身政务。他妻子的堂兄夏多布里昂是《墓畔回忆录》的作者,同时还是名外交官。夏多布里昂在托克维尔之前去过美国,法兰西第一
帝国时期,曾效力拿破仑,代表法国出使罗马,后来又英勇、坚决地反对过拿破仑,在复辟时期先后服务过路易十八和查理十世。夏多布里昂认为贵族阶层的发展历经三个阶段:使命阶段、特权阶段和虚荣阶段。托克维尔却和父亲一样,一直坚守着贵族阶层的使命,他一生投身政界,多次进入立法议会,还在路易一拿破仑④手下短期担任过外交部长。
托克维尔是家中幼子,天生体弱多病,家人对他无不关怀备至。(以致成年以后,还能从他身上看到被娇惯的影子。备此一说。)托克维尔对父亲的爱真
挚纯粹,丝毫不受两人政见和治史观相左的影响。埃尔维著有《路易十五时期哲学史》、《路易十五时期
概况》以及一部回忆录集。耶鲁大学贝尼克珍本与手稿图书馆中收藏有一幅他的画像,他站在书桌前,容貌英俊,发式时髦,荣誉军团勋章加身,书桌后则坐着小托克维尔,好像在跟父亲做听写练习。埃尔维伯爵享年84岁,去世后仅三年,他的小儿子托克维尔亦与世长辞。 讨论书籍、交流观点是托克维尔家庭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家中孩子从小便要培养精确运用语言的能力,而托克维尔在此方面的磨砺更是从未停止。得益于他对语言文字、造句遣词的一丝不苟甚至吹毛求疵,后来他总能敏锐发现并鞭笞那些废话、空话,以及自说白话欺骗民众的政治文字。
波旁王朝复辟时期,埃尔维先后在第戎、梅斯、
亚眠、凡尔赛等地做过地方行政长官。托克维尔年龄稍大一点,便开始在父亲任上帮忙,这些一手经验让他了解到不少日常政务的具体细节,故托克维尔对政务的细微之处皆能清晰洞察,透彻领悟,而其他许多史学家却由于缺乏实际经验只能纸上谈兵,这使得托克维尔在古往今来的众多政治史学家中脱颖而出,独树一帜。
托克维尔算得上神童,对书籍的阅读理解能力远超同龄儿童,还在中学阶段,便将法国公立中学制度下的许多核心奖项收入囊中。他不仅天赋异禀,成绩优异,而且在很小的时候便已展露思想才华。法国伟
大的文学批评家圣伯夫说过,托克维尔总是会“先思而后学”。这些都造就了托克维尔日后敏于洞察、善于观察、勤于发问、专于思索、巧于释疑的品质。
P2-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