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邮】 向泥土敬礼 【正版九新】
九品消毒塑封
¥
15.8
3.3折
¥
48
九五品
仅1件
作者耿立
出版社山东友谊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51615785
出版时间2017-12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48元
货号9787551615785
上书时间2024-11-3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五品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向泥土敬礼》是作者耿立的乡村记忆,是作者离开故乡的书写,作者用心灵用故事记录故乡,经历过沧桑后的书写,更懂得了朴素的的美。这部散文集乡土意识强,原乡情节比较浓,是深潜在作者血液里的乡村与历史记忆,作者着力工笔或写意的故土“风景画”“风物画”,历史的在场化,作者喜好以“平原”开篇,仿佛是对故乡的远景瞭望和高空俯瞰,作者对故乡的缅怀之情,表现在作者爱自己的故乡,感恩土地。并且还接通这乡土上的一些历史人物,让这些人物作为这土地的代表和精神支柱。作者回望乡土,向泥土敬礼,歌赞土地和历史,是一部厚重之作。
作者简介
石耿立,笔名耿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教授,当代有名散文家、诗人。
2014年第五期《北京文学》封面人物,获《人民日报》与中国作协“美丽中国”奖:作品获第四届在场主义散文奖、第六届老舍散文奖、《中国作家》第二届“中山杯”华侨华人文学奖:散文集入围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山东省第二届泰山文艺奖: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和靠前多家选本选载,有广泛的影响。
《缅想的灵地》列《北京文学》评选“2010年中国当代文学近期新作品排行榜”:《悲哉,上将军》2010年列《北京文学》评选“2009年中国当代文学近期新作品排行榜”:散文多次名列中国散文排行榜前列。
曾出版《遮蔽与记忆》《无法湮灭的悲怆》《藏在草间》《青苍》《缅想的灵地》《新艺术散文概论》等十余本散文集。
目录
故乡:原点与彩饰
味之外,胃之外
宰了他,狗日的
死是死的证明
月下的事
木镇的事物
泥土的虔敬
斯人也斯疾
匍匐在土
致不孝之子
一头来自异乡的驴子
节气是一个一个的美学格子
珠玑与琐屑
一棵树能站多久?
向泥土敬礼(三章)
白夜
谁删改了夜的浓度?
谁的故乡不沉沦?
而如果树
怎样安放我们的灵魂
义士墓
缅想的灵地
秋瑾:襟抱谁识?
赵登禹将军的菊与刀
不忍逼视的细节
悲哉,上将军
大地的铭辞
内容摘要
《向泥土敬礼》是著名作家耿立先生近年来的27篇历史、乡土文化散文,集结成册。
当生命和肉体在异乡漂泊的时候,人的心灵往往
是焦灼的、不安妥的,于是就去寻找一种精神的栖息之所,一种情感的替代。于是作者的笔下,便多的是故乡的意象,以故乡的泥土、河流、庄稼、人物切入,表达自己的情感经验、人生历程和价值取向,表达一种精神脐带的牵扯。
同时,土是我们民族的寄命所在,也是我们民族的精神之所,于是除写下那片土地,我也写了一些如
泥土里的花朵一样的人物,如张自忠、赵登禹、义士哑孩等。当敌寇入侵,我们失去了土,但这些不屈的魂灵想恢复的也是土,土本来是我们的,但是却沦于了敌手,于是就有了血肉长城,于是就有了这些慷慨赴死者。生于这片土地,为这片土地而死于这片土地,这就是对这土地的最好的报答。
精彩内容
故乡:原点与彩饰在我的文字中,常有一个名词的指代:木镇,这是曹濮平原黄壤深处的一个村镇。其实,在地图上找不到这个村庄的所在,她只是我的心里的图示,她的原本名字:什集。什集的“什”,人们常读作什么的“什”,其实这是一五一十的“十”的大写,什集的“什”,也是数目字“十”,是指几百年前十户移民在此落脚。五天一集,十天一会,就有了这个名字。
在这个地面上,曾有我的族人近六百年的足迹。
在两个坟地里,我知道高祖、曾祖、祖父的两个哥哥,在祖父另立的坟地里,有我的祖父祖母、伯父及两个大娘、父亲母亲、堂哥和堂侄。他们的坟也如那里的庄稼,有时茂盛有时焦枯,那取决于后人在清明的时候,是否多培了几锨土,多扯了几把野草。外人不会在意,并且,这些坟地多在别人的责任田里,那些庄稼就和这些坟地争空间。
我曾写过:我居住的木镇,房子所有的烟囱朝上,所有的屋檐向下,房檐下鸟巢所有的鸟雀头朝外。
是的,在冬季,最避风寒的就是在黄昏时回家找一个栖身的屋檐。早先木镇的人死了,坟墓里脚都对着村口的方向,好像翘向屋檐,伸到屋里去。
每次从外面回来,我都感到木镇局促与狭小,连挂在白杨树梢的月亮也是一半,瘦瘦的清癯,好像另一半被城里夺去了。我真的觉得木镇很小,如废弃的卷角起毛的邮票,有时又真的觉得她是那样的敏感,如一只刺猬寒率在平原的深处里,一有响动,就胆怯地蜷缩起来。
其实木镇是我的精神的符号,我记得,在冬日的夜间埋葬父亲的时候,最后一个程序是调整父亲棺木的“走向”,我们那里简称:向。按照风水和祖制,父亲的棺木是头朝西北,脚朝向东南,父亲的脚并不对着什集的村口。
我知道我早已成了一枝世间的无根浮萍,自己早成了一个漂泊在故乡的异乡人,骨子里所谓的乡愁,其实是一种孱弱的病,也算是一种入骨的浪漫,是一
种媚俗而已。前些年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在知识分子中间流行的时候,书中的一个词尤其爆棚:媚俗。是的,“媚俗的根源就是对生命的绝对认同”,而生命是作为肉身而存在的。人的肉身的存在,需要很多的营养和肥料,也需要一些事物作为参照系来确认。这参照物和肥料除了食物、睡眠、性交之外,当然也包括对价值或信仰的认同,比如乡愁
。
我也曾提醒自己,不要田园牧歌的伪善,我已是一个衣冠楚楚的“城里人”,所谓深陷乡愁,甚至悲悯,这是一种病,而不是药,这还是一种流传了数千年的悯农病和归去来兮病。我曾对某作家的散文有个说法,还是一个站在农民之外的二流子,是一个浪荡的游吟诗人的写作,没有接触到乡土的底层真实。
所谓的回望与怀旧,就是一种知识者优雅的伪装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