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 自律力 【正版九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包邮】 自律力 【正版九新】

九品消毒塑封

14.6 3.7折 39.8 九五品

仅1件

天津宝坻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 马歇尔·古德史密斯(Marshall Goldsmith) ,(美) 马克·莱特尔(Mark Reiter) 著,张尧然 译;中资海派 出品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8106205

出版时间2016-03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39.8元

货号9787218106205

上书时间2024-11-23

文渊文化传媒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为什么我们成不了那个最想成为的人?
你是否发现自己根本不是想象中那个冷静的问题解决者?
你是否很惊讶,自己曾在同事面前变得如此恼怒、失态?
当另一辆车在路上抢了你的道时,你是否蹭蹭冒火?
作者在马歇尔·古德史密斯、马克·莱特尔著的《自律力》中分享了他和世界最成功的高管及商界颠覆者合作的启发性故事,为读者提供了一本掌控工作与生活的私人指导手册。

作者简介
马克·莱特尔纽约Bronxville公司作家经纪人,先后与人合著了13部作品。
马歇尔·古德史密斯(MarshallGoldsmith)美国管理研究院(IMS):终身成就奖(过去25年内仅有的两名获奖者之一)美国国际人力资源学院:院士奖(美国最高人力资源奖项)马歇尔古德史密斯是全球高级领导者教练领域的先驱和权威,为数不多的曾受邀对超过150名CEO及其管理团队进行辅导的咨询师之一。他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得博士学位,并在达特茅斯大学塔克商学院领导推行执行官教育项目。

目录
前言  发现改变的诱因,完成从自控到自律的跨越
第1章  我们是高级策划人,却是低级执行者
  为什么我们难以成为理想的自己?
  自律的15个魔鬼误区
  你不改变环境,环境就会改变你
  自律利器:反馈环与诱因矩阵
  如何为自己创造自律的环境?
  高级策划人vs低级执行者
  三步预测改造习惯的微环境
  设计你的改变之轮:创造、保留、消除、接受
第2章  6个问题,让你的投入度轻松翻倍
  员工培训为何总是收效甚微?
  6个逆向投入度问题
  每日问答:最便捷的自律工具
  教练:自律计划中至关重要的跟进人
  自律第一原则——三思而后行
第3章  规划:把自控力升级为自律力
  没有规划,我们难以变得更好
  找到属于你的规划脚本
  “自我损耗”时,如何自律?
  最不想要帮助时,恰恰最需要帮助
  每日问答强化版:每小时问答
  避免掉入“差不多”陷阱
  成为自己和他人的自律“诱因”
第4章  假如生活一成不变,你会遭遇哪些危机?
  思考一次自律式的改变
  不知道要改变什么,就永远不可能改变
  开启一个牢不可破的投入度循环
结语 自控是不变,自律则是改变
译后记 你理想中完美的自己

内容摘要
 我们的消极反应通常是环境中消极诱因的产物。
它们诱使我们以完全不符合自我认知的方式对同事、
父母或朋友做出反应。虽然看起来环境并不在我们的掌控中,我们却能选择自己的反应。
然而,选择不等于行动,无论需求多么紧急,改变对我们来说总是很难的事。我们是优秀的策划者,但当环境在工作与生活中发挥影响时,我们就变成了蹩脚的执行者。
在马歇尔·古德史密斯、马克·莱特尔著的《自律力》中,古德史密斯提供了简单的解决方案,用6个“迷人”问题,帮助我们克服环境中的消极诱因,在工作和生活中创造意义深远的改变。

精彩内容
 自律的15个魔鬼误区2001~2013年,迈克尔布隆伯格
(MichaelBloomberg)一直担任纽约市市长一职,他是一位不知疲倦的“社会工程师”,始终致力于把人们的行为变得更好(至少他是这么想的)。不论是在公共场所禁烟,还是规定所有市政车辆全部改用混合动力,他的目标始终是纽约市的自我完善。
2012年,在布隆伯格的第三个任期(也是最后一
个任期)即将结束之际,他决定向日益蔓延的儿童肥胖症宣战。为此,他禁止销售容量大于16盎司(约合454毫升)的含糖软饮料。布隆伯格的行为值得商榷,因为其中确有一些漏洞,但我们应该都同意,抑制儿童肥胖症是一件好事。布隆伯格试图从一个小方面入手,改变这种诱导人们消费太多含糖饮料的环境。
他的逻辑可谓无懈可击:如果商家不提供32盎司包装的饮料,消费者——比如电影院观众——花再多钱也
买不到超过16盎司的大杯,那么他们就只能买小容量包装的饮料,从而摄入更少的糖。布隆伯格没有明令控制人们喝含糖饮料的总量(人们仍然可以买两杯16盎司的饮料),他只是设置了一个小障碍,以此来改变人们的行为习惯——就好像你关上了自己办公室的门,如果有人要见你,就必须先敲门。
就个人而言,布隆伯格的规定和我没有半点儿关系。我不是来这里当判官的。我的任务是帮助人们成为理想的自己,而不是告诉他们理想的自己应该是什
么样子。我把布隆伯格抑制儿童肥胖症的规定作为案例,只是把它看作在人们抵制改变的重重阻力中的一
场练习。
社会各界掀起了一股批评“保姆型政府”的风潮。这个名叫布隆伯格的家伙是从哪儿冒出来的,居然想要管我怎样生活?地方上的政客也表示反对,因为布隆伯格没有事先咨询他们的意见,他们痛恨这位市
长的专横作风;美国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NAACP)之所以反对,是因为他们认为布隆伯格在限售软饮料的同时,还减少了拨给学校的预算,所以这不过是一
种伪善;而那些“夫妻店”老板之所以反对,是因为该禁令豁免7-11之类的便利店可以继续出售大包装饮料,这可能导致“夫妻店”的倒闭。《每日秀》主持人乔恩斯图尔特(JonStewart)揶揄这位纽约市长:“卖大麻罚款100美元,非法销售大包装软饮料呢?200!”诸如此类的反对和嘲讽之声还有很多。最后,在一连串的诉讼之后,纽约法庭认为这项禁令“武断而任性”,将其否决。我对此事的看法是:哪怕改变某种行为习惯能给个人和社会带来无可置疑的好处,我们却依然擅长编造各种理由,竭力避免改变。想办法攻击那些想要帮助我们的人,驳斥他们的想法,比努力解决问题更容易,也更有趣。
轮到我们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时,我们会把人类善于逃避的天赋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我们会拥奉一
套滋生否认、抵制与自欺欺人的思维,这种思维比找借口更可恶。借口是我们在辜负他人的时候,顺手丢给对方的解释,一般都是在紧急情况下就地取材编造的。例如,我们不锻炼,是因为“这不好玩”或者我们“太忙了”;我们迟到了,是因为“堵车”或者“孩子们有急事”;我们伤害别人,是因为我们“别无选择”。这些借口,基本上都是小学生说“狗把我的作业吃了”的改编版,一看就知道是胡编,即使当事人没有说谎,别人也很难相信。
然而,当我们辜负自己的时候,心里暗藏的文过饰非的想法又是什么呢?单单一个“借口”已经不足以描述这些内心想法,它们代表了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借口只是在事后解释为什么没有达到预期,而我们那些内心想法,往往产生于事发之前,是它们诱发了失败,扼杀了持久改变的可能性。我们拿这些想法当信条,为自己的不作为辩解,就这样放弃本可以达成的目标。我把这些想法称为思维误区,以下是15中常见的思维误区。P17-20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