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 博弈三国 【正版九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包邮】 博弈三国 【正版九新】

九品消毒塑封

14.1 4.0折 35 九五品

仅1件

天津宝坻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吴闲云

出版社河北人民

ISBN9787202078372

出版时间2013-07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35元

货号9787202078372

上书时间2024-11-15

文渊文化传媒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博弈三国(吴闲云详解三国博弈)》用严谨的博弈论原理重新解读三国历史和人物。作者透过博弈论的眼光品读三国,挖掘故事背后的故事,阐发道理之外的道理,得到一些人生智慧、管理哲思。既可以做为大众读者的娱乐性读物,也可以作为企业管理人员闲暇时的益智读物,还可以作大学生们和三国迷们了解博弈论的入门读物。
  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身陷局中,弱者究竟何以胜出?请读吴闲云著《博弈三国》。

作者简介
  吴闲云  男,湖北人。自幼酷爱传统文化,对古典文学、古代哲学、古代艺术均有广泛研究。
  自2008年起,在其私人博客上陆续撰写《吴大师讲西游》、《西游记未解之谜》、《三国中的博弈》、《吴闲云新说金瓶梅》、《吴闲云品水浒》等系列文章。 

目录
第一章 汉室兴衰
01 皇权与相权最隐蔽的较量
02 开局不利的黄巾军大起义
03 刘关张创业初期的艰难奔命
04 胜利的果实究竟属于谁
05 外戚与太监的残酷竞局
06 大将军究竟死于谁人之手
第二章 董卓之乱
01 外兵董卓凭什么可以把持朝政
02 董卓为什么要废掉皇帝
03 怎样谋杀奸相董卓
04 曹操为什么刺杀董卓没成功
05 临时拼凑而成的十八路关东联军
06 关东联军与董卓之间的利益冲突
07 联军盟主袁绍的优选策略
08 一代奸雄董卓的优选策略
09 董卓为何要纵火烧毁洛阳城
10 曹操为什么要单独追击董卓
第三章 关东内讧
01 袁绍为什么要另立皇帝
02 袁绍兄弟间的明争暗斗
目 录
03 袁绍夺取天下的战略规划
04 袁绍如何谋取战略要地人
05 困境中左右为难的韩馥人
06 袁绍与公孙瓒的利益争夺人
第四章 群雄逐鹿
01 王允如何驱使吕布谋害董卓
02 董卓临死前的异常征兆
03 铲除奸臣的王允是个怎样的人
04 吕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被动的
05 逼迫皇帝强要官职的人
06 三国时期最善于策略分析的谋士
07 曹操是怎样起家的
08 徐州争夺战中的各路英豪们
09 刘备是怎样起家的
10 失魂落魄汉献帝的逃亡之路
第五章 决战官渡
01 曹操为何要挟天子以令诸侯
02 曹操为什么要说刘备是英雄
03 三国时期最先称帝的狂妄之徒
04 吕布究竟死于谁人之手
05 刘备为什么要匆匆逃离曹操
06 曹操“煮酒论英雄”之谜
07 曹操与袁绍抗衡之谋略布局
08 曹操与袁绍的官渡初次交锋
09 进退无路的选择:逃跑或顽抗
10 最后一击搏命时的优选策略
11 强者的失败袁绍究竟输在哪
12 博弈之道赢的三个必要条件
第六章 赤壁鏖兵
01 关羽为何千里走单骑
02 善败者不亡刘备投荆州
03 外地人与本地人的利益纠葛
04 “ 隆中对”究竟是不是优选策略
05 刘备如何评价“隆中对”
06 刘备为什么会选择诸葛亮
07 诸葛亮初出茅庐第一计
08 孙刘联盟共同抵御曹操
09 诸葛亮舌战群儒之真相
10 是战是降孙权如何定夺
11 刘备借荆州之谜
12 曹操为何会败于赤壁之战
13 华容道为何要故意放走曹操
14 孙刘联盟的矛盾究竟起于何时
15 胜利者孙权竟然一无所获
16 处于劣势下最无奈的选择
第七章 三分天下
01 刘备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机遇
02 刘备与刘璋的攻守策略
03 不信邪的人死于意外之灾
04 刘璋是怎样败给刘备的
05 三足鼎立之势的形成
06 关羽为何会失掉荆州
07 玄奥的占卜术与理性化决策
08 曹丕是如何成为开国皇帝的
09 刘备为什么要自称皇帝
10 借口目的行为三者的逻辑关系
11 刘备攻打孙权的风险评估
12 理性退让也是一种博弈策略
13 行为会暴露出决策者的预期 人
14 乱世枭雄刘备究竟输在哪人
第八章 南征北伐
01 诸葛亮是怎样独揽大权的
02 拆解诸葛亮七擒孟获之竞局 人
03 探析以少胜多的战术模型人
04 战略究竟能不能修改人
05 博弈是策略与策略的碰撞人
06 蜀将马谡为何痛失街亭人
07 诸葛亮最大的一次错误人
08 诸葛亮六次北伐为何没成功人
09 蜀将魏延缘何死于反骨人
第九章 江山一统
01 大器晚成司马懿的“忍”术 人
02 司马懿如何迫使对手乖乖就范人
03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人
04 亡国之君阿斗为何乐不思蜀人
05 昏君司马炎为何能够一统天下人
附一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附二
三国时代大事年表

内容摘要
 三国,是一个沧海横流,风云变幻的时代,不知多少盖世英雄在那里大显身手,叱咤风云,正所谓江
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从董卓之乱到群雄割据,从三国鼎立到江山一统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是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这是一些催人奋进的故事,这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
本书《博弈三国》(作者:吴闲云),是一本讲述关于博弈论的书,用三国里最精彩的故事,来探讨各类竞局中优选策略的问题。带着“博弈”的眼光,去重新审视三国那段历史,挖掘故事背后的故事,阐发道理之外的道理,可以得到一些人生智慧、管理哲思。
三国中的那些博弈竞局,经典而奇异。奇就奇在他是“实用博弈”,而非现今西方的“理论博弈”。
理论博弈,都要受到许多假设条件的限制。比如
:博弈的双方都是理性人,都在同一起跑线上,都用公平的手段竞争……可这些,都很难在现实中发生。
实用博弈,是不受任何条件限制的。这就和我们的现实情况非常接近。
比如,当你走进股市,或是走进商场,你就会发现自己总是个“弱者”,对手总是在使用不公平的手段竞争。这些就和三国中的情形是一致的。
一般来说,弱者是很难战胜强者的,但细细研究三国,就会发现:三国的主旋律,一直都是围绕“弱者怎样战胜强者”这条主线进展的。在三国中,偏偏十有八九之竞局,都以“弱者胜出”而告终!
弱者究竟何以胜出?这正是《博弈三国(吴闲云详解三国博弈)》的价值之所在。

精彩内容
 皇权与相权最隐蔽的较量开国皇帝夺取天下,并不是皇帝一个人的功劳,而是皇帝和他的战友这一群人共同的功劳,因此,这一群人成为国家的最高决策者,而不是皇帝一个人。
皇帝和他的战友们属于合伙人关系,胜利果实,大家当然都有份儿,各自按股分成,都占有一定的不同比例的份额,合伙人根据功劳的大小,担任不同级别的官员。
皇帝与官员共同成为国家的最高决策者。在官员里面,又有级别大小之分,最大的是相,居百官之首,相的权力仅次于皇帝的权力。
任何人的任何行为,都必然导致三种结果:增值
、保本、亏损。
正常人的行为选择与动机,从主观上讲,都是要
使自己增值,或是退而求其次保本,最不愿意接受的是亏损。
因此,老百姓有使自己增值的欲望——想做官。
做官的有使自己增值的欲望——想做相。而做相的,也同样有着使自己增值的欲望。
做相的如果再继续增值,就意味着:做皇帝的正在亏损。
所以,皇权与相权之间,必有矛盾,有矛盾就必有斗争,而斗争的结果:要么是相权窃取了皇权,要么就是皇权侵害了相权。究竟何方可以胜出?万古不变的规律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无论你是谁。至于封建礼教忠孝节义嘛,很难约束得了的。
不是说没有忠心的人,而是这一方面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实在是不太靠谱。只有实力,才是唯一可信的凭据。
丞相一职,秦时由一人担任,有时也由左右两丞相担任,权力是相当大的。汉时,皇帝在与丞相的博弈中,抓住机会分两步将相权彻底整垮。
首先是瓦解。皇帝将原本集中的相权,拆开分成若干股,由三公九卿各持股若干份,将丞相的权力分散,由多人担任,使之再无法与皇权抗衡。
其次是架空。皇帝又私设一个“内朝”,选用自己最亲信的人,组成宫中决策机构。“内朝”对“外朝”发号施令,“外朝”即三公九卿,仅剩个名分,已无决策权,只能做些传达、执行之类的事。从此,政府高级官员的权力被皇帝剥夺了,本属合伙的权力,最终落到了皇帝一人的手中。
这一回合较量的时间跨度是很长的,总之,最后的胜利者是皇帝,而丞相被淘汰,晾在了一边。
皇权虽然巩固了,但他的“内朝”内部又分裂成了外戚、宦官两股势力。这是在战胜相权过程中留下的后遗症。
老皇帝死了,小皇帝继位,年幼不能决策天下事,就由他的妈来主持朝政,他的妈也不过二十几岁,就委托她娘家的兄弟(皇帝的舅舅)来主持朝政,称为外戚,一般都是封的大将军,位在三公之上。
他们的主要责任,是防止其他任何官员以任何形式窃取皇权。
外戚与小皇帝有血缘关系,能守住皇权,外戚有大功。可问题是,小皇帝长大后,舅舅家族的势力也日益庞大,自己曾委托给舅舅的权力如何收回?他就只有依靠自己身边的宦官,也就是太监,这些太监一直看护小皇帝长大成人,比亲爹还亲,他们帮皇帝夺权成功
后,得到的封赏,“超登公卿之位”。
太监和皇帝共同扳倒外戚后,权力又回到皇帝手中,当然,也有太监的份儿。新皇帝总是要娶妻生子的,妻子的兄弟
多数又是封大将军,又成为新的外戚。
汉灵帝统治时期的格局为:1.皇帝和他手下的太监们,打倒了舅舅家族,成为最具实力的一方。我们简称之为“甲”。
2.皇帝的舅官何进(妻兄),成为新封的大将军,也较有实力。我们简称之为“乙”。
3.朝廷里其他的三公九卿、文武百官们,虽然人多,其实实力最小。我们简称之为“丙”。
这三方力量中,甲乙两个强方都是皇帝的自家人(奴仆+亲戚),他们是最铁的人,同为“内朝”。丙方为“外朝”,其实只有这两方。皇帝再无能,皇权也是稳固的。
三公九卿、各级官员们尽管一直被晾在一边,但他们还是会瞅准时机,与皇权相搏。《三国演义》第一回提到汉灵帝在位时发生的一
系列灾异现象:1.一条大青蛇,从梁上飞下,把皇帝惊倒,百官俱奔避。
2.蛇不见了,忽然雷雨冰雹,半夜方止,毁坏房屋无数。
3.洛阳地震。
4.海水泛溢,沿海居民,尽被大浪卷入海中。
5.母鸡变公鸡。
6.黑气十余丈,飞入温雄殿中。
7.五原山岸,尽皆崩裂。
十年中发生这些怪异现象,应该也算正常。但官员中有一个议郎,即大名人蔡邕,上疏皇帝,他不说别的,只说母鸡变公鸡这件事,是“太监千政”导致的。
母鸡变公鸡是否属实?即使属实,也和太监没有半点关系。
这件事反映了:官员中有人企图打击太监。而太监行使的权力是“皇权”,打击太监就有可能被说成是挑战皇权。也
许他的立场是对的,但方法绝对错误。
从博弈优选策略的角度来看,作为弱势的丙方,直接攻击最强势的甲方,这是在找死。结果,这个大名人蔡邕很快就遭到了陷害,被革职,放归田里。P2-4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