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邮】 浮生六记 【正版九新】
九品消毒塑封
¥
13.8
4.3折
¥
32
九五品
库存2件
作者沈复
出版社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ISBN9787514014884
出版时间2018-04
装帧其他
开本32开
定价32元
货号9787514014884
上书时间2024-10-2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五品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沈复著的《浮生六记》因其以真言述真情,从不刻意造作,得以浑然天成,独树一帜,达“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之境界,深为后世文人所推崇,流传至今,已成经典。《浮生六记》篇幅不过四万字,却无法用“有趣”、“精致”、“伤感”将其简单概括。林语堂则视之为知己:“读沈复的书每使我感到这安乐的奥妙,远超乎尘俗之压迫与人身之痛苦。”
作者简介
沈复,字三白,号梅逸,长洲(现在江苏苏州)人,清代文学家。工诗画、散文。至今未发现有关他生平的文字记载。代表作品《浮生六记》。
目录
[译文]
卷一 闺房记乐
卷二 闲情记趣
卷三 坎坷记愁
卷四 浪游记快
[原文]
光绪三年初版序
潘麟生题记
卷一 闺房记乐
卷二 闲情记趣
卷三 坎坷记愁
卷四 浪游记快
中山记历[佚]
养生记道[佚]
光绪三年初版跋
附录1 沈复娶了天下第一可爱女人
附录2 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爱情
附录3 沈复的一生
内容摘要
《浮生六记》是清代名作家沈复的名作。全书用自传的形式,将他一生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生动地记叙下来,文笔大胆,文辞绮艳,读之令人回肠荡气。沈复著的《浮生六记》细腻地描述了秘而不宣的闺房之乐、生死不渝的伉俪深情,详细地记载了他在海外异邦的奇闻逸事,还汇集了儒道佛三家的养生秘诀
……
精彩内容
卷一 闺房记乐我出生于乾隆癸未年(1763年)冬天十一月二十二日,正值太平盛世,又生在官宦世家,居住在苏州沧浪亭的旁边,上苍对我的厚爱,真是达到了极致。苏东坡说:“事如春梦了无痕”。如果不用笔墨把它记录下来,未免有负上苍对我的厚爱。因为想到《关雎》排在《诗经》三百篇的第一篇,所以我也将描写夫妇之情的篇章列在了第一卷,其余的内容我将依次慢慢叙来。惭愧的是我少年失学,稍通笔墨,不过是将真情实事记录下来罢了。如果一定要考订文章的文字章法,那就等于责怪一块污垢的镜子为什么不明亮,有点强人所难了。
我幼年时与金沙于家的女子定了亲,不幸的是于氏八岁时天折了。后来娶了姓陈的女子为妻。陈氏名叫芸i字淑珍,是舅父余先生的女儿。芸生下来就十
分聪明,牙牙学语时,口授白居易的《琵琶行》,她马上便可背诵。四岁时父亲去世了,与母亲金氏、弟
弟克昌相依为命,穷得家徒四壁。芸长大后,擅长女红,一家三口的生活全靠她的十指来维持,克昌拜师上学,学费从来没有短缺过。有一天,她在放书的竹簏中找到一本《琵琶行》,挨个来认字,从那时起才开始识字。在绣花之余,渐渐学会了吟诗作词,有“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这样的好诗句。
我十三岁时,和母亲回她的老家见到芸,两小无猜,得以看见芸的诗句,虽然赞叹她的才思秀美俊逸,暗暗担心她的福分不深,但是,爱慕专注她的心思总不能放下,便向母亲说:“如果要给儿子挑选媳妇,非淑珍姐姐不娶。”母亲也爱她的温柔和顺,当即就摘下金戒指为我们定了亲。这是乾隆乙未年(1775年)七月十六日。
这一年冬天,正值她的堂姐出嫁,我又随母亲前往。芸和我同岁,但比我大十个月,从小我们以姐弟
相称,所以仍然称她为淑姐。当时只见满屋的人都穿着鲜艳的衣服,唯独芸一身素淡,只穿了一双新鞋而已。只见鞋绣得精美巧妙,询问后才知是芸自己做的,这才知道她的灵心慧质并不是仅仅表现在笔墨上。
芸的肩膀削滑圆润,脖项修长,瘦不露骨,眉清目秀
,顾盼之间神采飞扬,只有两颗牙齿微微露出,好像不是福相。芸身上那种缠绵的姿态,令人意气消荡。
我要来她的诗稿看,见有的仅有一联,有的只是三四句,大部分没有成篇。问她是什么缘故,芸笑着
说:“没有老师指点的作品,希望得到知音并可做老
师的人把它修改完成。”我开玩笑地在她的诗稿上写下了“锦囊佳句”题签,却不知这里已潜含着她早天的先兆了。这天夜里,把迎亲的客人送到城外,返回家中已是三更了。我肚子饿了,找东西吃,女仆递给我枣脯,我嫌太甜。芸悄悄拉了一下我的袖子,我就跟着她来到她的房间,见她藏有温热的粥和小菜。我高兴地举起筷子,忽然听见芸的堂哥玉衡叫道:“淑妹快来!”芸急忙关上房门说:“我已经累得不行了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