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报记者说 好稿怎样开头结尾 【正版九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人民日报记者说 好稿怎样开头结尾 【正版九新】

九品消毒塑封

18.6 3.8折 49 九五品

仅1件

天津宝坻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费伟伟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ISBN9787511562265

出版时间2019-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9元

货号9787511562265

上书时间2024-06-21

文渊文化传媒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费伟伟,人民日报社地方部副主任,二级不错编辑。曾任市场报副总编辑、中国能源报副总编辑、人民日报社福建分社社长。 五次获中国新闻奖。著有《编采逸兴》《新闻采编评析》《新闻采写评》《人民日报记者说:好稿是怎样“修炼”成的》等新闻业务专著四种,主编《人民日报记者说:典型人物采访与写作》《增强“四力”专题解读》。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杨花漫漫》《渴望远方》《体验生命》等散文通讯集三种。

目录
上篇好开头一半文
故事怎么开讲
附:郑州种好网格责任田/龚金星 曲昌荣
“写自己感受最深的”
附:白银:敢问西望谁比肩/田丰 曹树林
起笔应轩昂
附:崇礼三变/李增辉 杨柳
开门见山,山要陡峭
附:云南高原特色农业风生水起/张帆 徐元锋
短稿开头宜突兀
附:种姜分红过年暖心/崔佳
“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
附:黑龙江:绿色发展长期红利/郑少忠 袁泉
去掉硬壳开门见山
附(见报稿):像榕树一样扎根大地
附(原稿):像榕树一样扎根大地
开头要明确见事要具体
附(见报稿):辽宁出实招优化营商环境/王金海 刘洪超
附(原稿):辽宁营商环境监督局打出组合拳
开头既要生动活泼,又要直奔主题
附:再给后代五千年/范敬宜
从“头”新起
附(见报稿):冷书记,暖了小南河
附(原稿):为了留下她,贫困户送来元
拥抱“陌生”
附:贵州“解”贫/胡果 万秀斌 肖潘潘 杨彦
开头就讲故事,要有战略定力
附:看!我们身边的神兵利器/蒋建科 余建斌
讲故事要体现“人的维度”
附:陕西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王乐文 龚仕建
让领导干部成为新闻当事人
附:山东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徐锦庚 卞民德
在动态中展现
附:她的世界春意盎然/孙晓辉
冲突,让稿子变得生动
附:南宁抓发展巧借梯/刘华新 谢振华
附:江西当美丽中国的领跑者/费伟伟 吴齐强 施娟 朱磊
好开头是“剪出来”的
附(见报稿):江西“老赖”寸步难行
附(原稿):这里的“老赖”为何寸步难行
从具体到抽象
附:“一米大学生”海璐璐求职记/马金凤 王汉超
开头试试写意手法如何?
附:黑龙江沿边开放升级提挡/费伟伟 郑少忠 袁泉 施娟 姜峰
附(见报稿):广西:开放发展迈出新步伐
附(原稿):广西:奋力拓宽开放路
“绝不要用天气来开头”?
附:别拿做大“一俊遮百丑”
写好开头贵在“坚持一下”
附(见报稿):分秒的坚守
附(原稿):“窑洞工区”分秒的坚守
下篇好结尾如撞钟
言虽止而意无尽
附:至少她曾经活过
附:两家子公社夜无电话声早无堵门人/范敬宜
附:多元的宗教多姿的“庙”/吴长生
开放式结尾:更得“言外之味”
附(见报稿):“奋斗是科研人员的本分”
附(原稿):胡震:奋斗是我们的本分
“编筐编篓,全在收口”
附:没有比海油人更高的高原/孙晓辉
结尾,多一些意味深长
附:白了滩羊绿了草原红了日子/李增辉 朱磊
附:河湖连通,这里四季能赏景/岳富荣 祝大伟
写出“豹尾”并不难
附:一个修改案例
为航天梦筑牢后盾
写好结尾还有很大空间
附:福建把创新“放”出来/赵鹏
附:重庆好山好水好生态/王斌来 崔佳 蒋云龙 龚鸣
记者、编辑都要增强“豹尾”意识
附(见报稿):南阳:巧解三道“水难题”(节选)
附(原稿):京宛协作,“两地联手”合力保水
不可虚构可以“虚写”
附:倒在黎明前的和平天使/王汉超 袁泉
去“陈词”唱新调
附(见报稿):云南楚雄绩效导向硬碰硬
附(原稿):云南楚雄扛住压力提升动力
对比尤显深刻
附:日本与德国:不同的历史观/吴海龙
好的结尾总是照应开头
附:茶林深处有人家/徐元锋
“螺蛳壳里做道场”
附:日本签字投降/霍默·比加特
附:中德燃料电池车比肩驶过天安门/杨健
且留菁萃响尾声
附:捕蛇者新说/颜珂
议要议得带劲
附:演员的魅力活在角色里/任姗姗
结尾不必拔高
附:鸡唱磨山创业忙/潘俊强
延伸阅读开头结尾同人谈——人民日报社地方部周评一组
好开头,“一半文”/杨彦
附:这样的思政课大学生有共鸣/刘成友张兴华
好开头,恰似惊鸿一瞥/张腾扬
附:“我来当拐杖,带娃学自立”/蒋云龙
用直接引语巧“说话”/施娟
附:蔡老板“招工”记/贺林平
快速阅读时代,好开头让读者耐心读下去/黄福特
附:乡村美美在心/姜峰 张丹华
莫论题材,但问故事/李亚楠
附:我们的公积金咋没了/丁汀
让结尾更有余味/杨彦
附:文老师,您别退休好不好/李坚 龚鸣
写精品,“豹尾”意识不能缺位/李亚楠
附:大美青海报春归/卫庶 张志锋 王梅
后记

内容摘要
好开头,一半文;好开头让人眼前一亮。而好的结尾或寓意深长,令人回味无穷,或言简意赅,升华主题。故古人有“凤头豹尾”之说。好的开头与结尾是好文章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好文章的关键所在。本书是作者近些年在工作期间有关编辑、写稿的思考与经验总结,结合具体实例,对好稿的开头与结尾以及对全篇的作用做了深入浅出的分析,旨在与业界同行分享并切磋交流采编业务,对于初涉媒体的新人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实操性。

主编推荐
新媒体时代,传播手段多样,形式多变,不变的是基本功。
凤头豹尾,“好开头一半文,好结尾如撞钟”,这是古往今来的写作真经,更可视作格言警句。作为资深记者和编辑,《好稿怎样开头结尾》作者对此有切身感受,因而能够从细节入手,以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将枯燥的理论教化融入看似信手拈来的鲜活案例中,从而使得一本探讨新闻业务的书自然天成,平白而丰富,亲切而好读。起笔应轩昂、写自己感受很深的、拥抱“陌生”、在动态中展现、绝不要用天气来开头、言虽止而意无尽、编筐编篓全在收口、好的结尾总是照应开头……这些既是作者的工作体会和经验总结,更是新闻写作应遵循的规律,对于业界同行,特别是年轻新秀颇多启示。
本书是《人民日报记者说:好稿是怎样“修炼”成的》姐妹篇,后者自2018年7月出版以来,在读者中收获了不错的口碑,多次加印,豆瓣读书的评分一度高达9.5分(目前评分9.1分),读者评价:“刀刀见功夫,句句有干货。基于丰富的采、写、编经验,作者大概是给所有新闻工作者上了生动一课。”“书中内容丰富,有故事,有案例,读起来津津有味,是‘佛跳墙’式的精品,值得一读。”可以说,《好稿是怎样“修炼”成的》是作者奉献给读者的“良心之作”。《好稿怎样开头结尾》秉承前者风格,是对前者内容的补充和延伸,如果说《好稿是怎样“修炼”成的》令你意犹未尽,这本书依然会让你觉得物有所值,爱不释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