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身智慧/传统文化与人生智慧丛书 【正版九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修身智慧/传统文化与人生智慧丛书 【正版九新】

九品消毒塑封

18.5 3.9折 48 九五品

库存2件

天津宝坻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徐芳|总主编:高宏存//张泰

出版社浙江人民

ISBN9787213081354

出版时间2017-08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48元

货号9787213081354

上书时间2024-06-21

文渊文化传媒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文以载道,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记载了古圣先贤丰富的社会人生经验以及宝贵的治国理政智慧,是中华五千年文明智慧的结晶。咀英嚼华,涵泳浸润,益莫大焉!徐芳编著高宏存、张泰主编的《修身智慧/传统文化与人生智慧丛书》撷取经史子集中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精要围绕主题精选底本,加以细注详析,深入浅出地解读古人的“修齐治平”智慧,以期今人鉴览前古,“知风化之本,见政理之源”,汲取传统智慧,悟修身之要,知齐家之方,晓处世之理,懂用人之道,明为政之本,从而引领人生、事业走向成功。

目录
第一篇 进德
  一明礼知耻
  【知识树】何为《礼记》?
  【人生镜鉴】戒“国耻”
  二温和恭谦
  【修身典故】孔融让梨
  【人生镜鉴】君子之风
  三身恒居善
  【修身典故】舍糖灭瘟疫
  【人生镜鉴】行“真善”
  四惟宽惟厚
  【修身典故】狄仁杰的为人之道
  【人生镜鉴】宽以待人,厚德载物
  五浩然正气
  【修身典故】文天祥慷慨就义
  【人生镜鉴】世间“大丈夫”
第二篇 律己
  一谨言慎行
  【修身典故】满地金黄“黄州菊”
  【人生镜鉴】谨言慎行
  二戒骄戒躁
  【修身典故】晏子的车夫
  【人生镜鉴】戒“骄躁”
  三克己复礼
  【知识树】罪己诏
  【人生镜鉴】以“礼”治天下
  四见贤思齐
  【知识树】九族
  【人生镜鉴】见贤思齐
  五从善如流
  【修身典故】从善如流
  【人生镜鉴】放低姿态,从谏如流
第三篇 慎独
  一君子安贫
  _【修身典故】为政清廉,鞠躬尽瘁
  【人生镜鉴】守道“养”心
  二无欲则刚
  【修身典故】公仪休“拒鱼”
  【人生镜鉴】“欲”、“刚”之解
  三三省吾身
  【修身典故】大禹反躬自省
  【人生镜鉴】人贵在“自省”
  四防微杜渐
  【修身典故】丁鸿献策
  【人生镜鉴】切莫“讳疾忌医”
  五杵臼之交
  【知识树】古代交友的各种称呼
  【人生镜鉴】知己“心”之交
第四篇 立志
  一不求易志
  【知识树】三境界
  【人生镜鉴】志不求易者成
  二青云之志
  【修身典故】司马迁“受辱”立志
  【人生镜鉴】志当存高远
  三志在四方
  【修身典故】大器晚成的百里奚
  【人生镜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四矢志不渝
  【修身典故】勾践“卧薪尝胆”
  【人生镜鉴】坚持信仰,咬定青山
  五精忠报国
  【修身典故】岳飞刺字立志
  【人生镜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第五篇 笃学
  一笃信好学
  【知识树】什么是“国学”?
  【人生镜鉴】好学才能上进
  二发愤志学
  【修身典故】士别三日当刮日相待
  【人生镜鉴】仕者必为学
  三学而不厌
  【修身典故】孔子学琴于师襄
  【人生镜鉴】学如逆水行舟
  四温故知新
  【知识树】什么是“二十四史”?
  【人生镜鉴】领导干部要“温故知新”、“学新知新”
  五博学多识
  【修身典故】博学的张衡
  【人生镜鉴】腹有诗书气自华
第六篇 修业
  一术业专攻
  【知识树】明清科举的三级四试
  【人生镜鉴】专注工作,升华自己
  二恪尽职守
  【修身典故】张释之执法
  【人生镜鉴】恪尽职守,敢于担当
  三磨砻砥砺
  【修身典故】司马迁写《史记》
  【人生镜鉴】磨砻砥砺是干部成长的必经之路
  四持之以恒
  【修身典故】王献之练字
  【人生镜鉴】做一颗持续充电的“蓄电池”
  五善始善终
  【知识树】善始善终的陈平
  【人生镜鉴、】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第七篇 清廉
  一清心律己
  【修身典故】杨震拒金
  【人生镜鉴】正心修身
  二廉洁家风
  【修身典故】.清廉父子
  【人生镜鉴】清风正气
  三君子之交
  【修身典故】王茂生进酒
  【人生镜鉴】择善而交
  四清廉从政
  【知识树】国之四维
  【人生镜鉴】、清廉为民
  五一贪万劫
  【修身典故】三奸同罪
  【人生镜鉴】如临深渊
第八篇 养身
  一谨从四时
  【修身典故】鹅掌戏
  【人生镜鉴】四时人生
  二清心寡欲
  【修身典故】采菊东篱下
  【人生镜鉴】复归返自然
  三动静适宜
  【修身典故】杏林春暖
  【人生镜鉴】蛰伏
  四明择居处
  【知识树】异法方宜
  【人生镜鉴】居必择邻,游必就士
  五慎于饮食
  【知识树】古代饮食结构
  【人生镜鉴】心如止水,谦乃自安

内容摘要
。。。

精彩内容
 《礼记》一书的编定者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礼记》,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
九篇。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礼记》,即我们今天见到的《礼记》。这两本书各有侧重和取舍,各有特色。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做了出色的注解,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到唐代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经”,成为士人必读之书。
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把《大学》、《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来单独刊印成书,与《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将《诗》、《书》、《礼》、《易》、《春秋》称为五经,用来作为儒学的基础读物。
【人生镜鉴】戒“国耻”在《五代史·冯道传论》中曾引用了管子的这样一段话:“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礼义廉耻到底有多重要,明代大臣顾炎武曾这样评述:“礼义是治理人民的大法,廉耻是为人立身的大节。大凡不廉便什么都可以拿,不耻便什么都可以做。人到了这种地步,那么灾祸、失败、逆乱、死亡,都会随之而来;何况身为大臣什么都拿,什么都做,那么天下哪有不乱,国家哪有不亡的呢?然而在这四者之间,知耻尤其重要。”一个人不廉洁,乃至于违反礼义,究其原因都产生在无耻上。因此,士大夫的无耻,可以称作国耻。
士大夫是古代中国对于社会上具有较高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和官吏的统称,更多地指代古代官员。
顾炎武用精练的笔墨描述了官员与礼义廉耻之间的关系,谆谆教导官员要做到明礼知耻,遵从先贤的教导
,断绝不良的外缘。“慎独、慎微、慎始、慎终”,“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在从严治党的旗帜下我们一定要杜绝“只管别人、不管自己”、“灯下黑”、“名为‘人民公仆’,实为‘人民公贼”’、“说的好事不做,做的坏事不说”等让广大人民群众深恶痛绝、怨声载道的不正之风。
明礼知耻,以德立人。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需要
加强“礼治”这样一个内在力量的自我约束,根据自己的身份、地位,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不可越界,触犯底线。为官做人,应做到自知、自控、知廉耻,及时去更正,这样就会避免错误的过分发酵。一个党员领导干部如果没有了廉耻感
,不但不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会在尝到以权谋私
的甜头之后越陷越深。守信确诚,自我立信。社会安全感的丧失让老百姓成为“老不信”,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对干部信任缺失的问题。
因此,在新时期,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要加强自身职业道德教育和官德修养,牢记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真正做到“做人德为重,做事德为先”。优良的品德让人尊重,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更要率先垂范,只有明礼知耻,先做好了人,才有可能让别人欣赏你、推崇你,你才能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P9-10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