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圣陶集/中国杂文 【正版九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叶圣陶集/中国杂文 【正版九新】

九品消毒塑封

12.8 4.3折 29.8 九五品

仅1件

天津宝坻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叶圣陶|总主编:刘成信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

ISBN9787553454665

出版时间2015-01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29.8元

货号9787553454665

上书时间2024-06-20

文渊文化传媒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由刘成信主编的《叶圣陶集/中国杂文》一书从其杂文作品中精心遴选代表作四十余篇,如《对鹦鹉的箴言》、《“双双的脚步”》、《魔法》、《诸相》、《别人的话》、《莫遗忘》、《腐烂了玷污了的》、《“怎么能……”》、《愤愤》、《假如我有一个弟弟》、《过去随谈之一》、《从焚书到读书》、《“今天天气好啊!”》等辑录成册,因叶圣陶先生长期从事、接触教育工作,对教育问题的观察入微,鞭辟入里,能入木三分,一针见血,其作品题材的典型性成就了经典性。

作者简介
叶圣陶,叶圣陶(1894.10-1988.2),江苏苏州人,原名叶绍钧,字秉臣,辛亥革命后改字圣陶,笔名有叶锦、圣陶、秉丞等。曾当过十年的小学语文教师。解放后,叶圣陶曾担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 副部长。任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委员、民进中央主席。
著有我国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短篇小说集《隔膜》《火灾》《线下》《城中》《未厌集》等。先后主编或编辑过《诗》杂志、《文学周报》《小说月报》《中学生》《中学生文艺》《国文月刊》《开明少年》《笔阵》《国文杂志》《中国作家》等多种重要的文学、语文教育刊物和几十种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撰写过十多本语文教育方面的论著。

目录
对鹦鹉的箴言
“双双的脚步”
魔法
诸相
别人的话
莫遗忘
腐烂了玷污了的
“怎么能……”
愤愤
假如我有一个弟弟
读书
从焚书到读书
“今天天气好啊!”
“文明利器”
养蜂
读经
苏州“光复”
薪工
关于偶像崇拜
说书
昆曲

报销主义
生命和小皮箱
说话与听话
电话代公文
多刺目的两个字啊
几派的训育办法
据理论而言
暴露
论“长官认错”
知识分子
塞源节流
谈“求饶”的效果
我们的话
吃空额
政治家
再谈政治家
四个“有所”
谈成都的树木
独善与兼善
“算了,算了”的态度要不得
“习惯成自然”
茶馆
我们永不要图书杂志审查制度
又来挽《民主》
谈“利用”
如果教育者发表《精神独立宣言》
记教师的话
“老爷”说的准没错
我呼吁
关于思想品德课

内容摘要
 由刘成信主编的这本书《叶圣陶集/中国杂文》卷七为现代部分个人集,收录了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五四运动及白话文运动以来,涌现出的无数影响中国文学的名家名作。这些作品旁征博引的深厚学养、鞭辟
入里的逻辑思辨、入木三分的剖析批判、谋篇布局的独具匠心,增人智慧,开人眼界,启人心智,让人深长思之。

精彩内容
 对鹦鹉的箴言
从前谈诗文,喜欢讲“派”讲“体”。能够人某派归某体的,方才能够列入作者之林。所以作者们冠冕堂皇地讲“派”讲“体”,论诗文的书简里,“派别”差不多是个重要论点;而诗题之下往往标明“效某某体”。
这些众多的先生们可惜不肯动脑筋!略动一动脑筋,他们必将自惭形秽,避匿不遑,决不敢还是冠冕堂皇地讲“派”讲“体”了。试想压抑自己的情思,强就别人的范围,强制自己的喉舌,模拟他人的声音,还算得上作者么!
旧体的文艺品,具有永久价值的固然不少。可是忘却自惭的先生们偏要跟在背后做鹦鹉,鹦鹉叫嚷得太繁乱了,就觉得人声寂然。因而具有永久价值的旧文艺不免随同遭到些讥谤。这诚然不应该,但也得原
谅听厌了鹦鹉的人。
新文艺总不至于复蹈故辙吧?我说这句话不免太直觉了。但是我要为自己辩护。新文艺是不满于旧文艺而兴起的,谅来不至于重犯旧文艺的毛病吧,这也
是推想中当然的结论。
然而事实并不然。我现在只说诗坛,已经有许多鹦鹉羽毛丰满,引吭而鸣了。首创新诗的是胡适之君。跟在后面学胡君的,居然散见于报章杂志,大概是引譬设喻,以见作意,激昂慷慨,以警世众。近来在诗坛独树一帜的是郭沫若君。而追随郭君的又随处可见,大概是赞美宇宙,倡言大爱,叠章重篇,好为豪放。此外如俞平伯君、沈玄庐君、刘大白君的诗,各有独特的风格,就有成为偶像的资格,足以招来许多鹦鹉。读者如果略一留心现在诗坛,对我的说法谅来会有同感。
倘若此风日长,那么中国新诗的前途真可忧虑。
少数偶像即使全是成功者,鹦鹉却决无成功之望,诗坛不将太寥落么?
我所希望于新诗家的,不是鹦鹉的叫声,而是发自心底的真切的呼声。
【原栽一九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文学旬刊》】“双双的脚步”小孩看见好玩的东西总是要。他不懂得成人的“欲不可纵”那些条例,“见可欲”就老实不客气要拿到手,否则就哭,就闹。父母们为爱惜几个铜子几毛钱起见,常常一手牵着孩子,只作没看见走过玩具铺子;在意思里还盼望有一位魔法师暗地里张起一把无形的伞,把孩子的眼光挡住了。魔法师既没有,无形的伞尤其渺茫,于是泥马纸虎以及小喇叭小桌椅等等终于到了孩子手里。
论理,到了手里的后文总该是畅畅快快地玩一阵子了;玩得把爸爸妈妈都忘了,玩得连自己是什么,自己在什么地方都忘了,这是可以料想而知的。但是事实上殊不尽然。父母说:“你当心着,不要把这些好玩的东西一下子就毁了。最乖的孩子总把他的玩意儿珍重地藏起来。现在给你指定一个抽屉,。、你玩了一会儿也够了,赶紧收藏起来吧。”祖母说得更其郑重:“快藏起来吧,藏起来了日后好再玩。只顾一
刻工夫的快乐,忘了日后,这是最没出息的孩子。我小时候,就是把小木碗郑重地收藏起来的,直到生了你爸爸,才取出来给他玩。你不要只顾玩了,也得想想留给你将来的孩子。”这样在旁边一阵一阵地促迫,孩子的全心倾注如入化境的玩戏美梦做不成了。他一方面有点儿生气,一方面又不免有点儿怕父母祖母的威严,于是颓然怅然与玩具分了手。这当儿比没有买到手还要难受;明明是得到的了,却要搁在一旁如
同没有得到一样,这只有省克工夫有名的大人们才做得到,在孩子确是受不了的。
隔天,泥马纸虎等等又请出来了,父母祖母们还是那一套,轻易地把孩子的美梦打破了。这样,孩子买了一份玩具,倒好像买了一个缺憾。
这似乎是无关重要的事,孩子依然会长大起来,依然会担负人间的业务,撑住这个社会。但当他回忆起幼年的情况,觉得生活不很充实,如同泄了气的气球,而这又是没法填补的(哪有一个成年人擎起一个纸老虎玩得一切都忘了的呢?我们读过梭罗古勃那篇小说《铁圈》,讲一个困苦的老工人独个儿在林中玩一个拾来的铁圈,他觉得回到童年了,满心的快乐,一切都很幸福,这也不过是沉于空想的小说家的小说罢了),这时候憾惜就网络住他的心了。(P1-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