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亲(插图珍藏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母亲(插图珍藏版)

九五品消毒塑封

17.4 3.8折 46 九五品

库存2件

上海徐汇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梁晓声

出版社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5618352

出版时间2014-05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46元

货号9787565618352

上书时间2024-04-21

文渊文化传媒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向全国青年推荐的优秀图书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冰心散文奖老舍散文奖《母亲(插图珍藏版)》由梁晓声著,收入《黑纽扣》《母亲们,今天请休息》《王妈妈印象》等作品。梁晓声是一个和读者面对面蹲着说话的人。他兼有牛的执著和羊的善良,他感念苍生。他始终默默关注着普通人的命运。一心一意地要为平民作点贡献。他的作品字里行间弥漫着一种悲天悯人的气质。这是梁晓声的本色,也是他的作品之所以能长久打动人心的缘由。

作者简介
梁晓声,原名梁绍生。当代著名作家。1949年9月22日出生于哈尔滨市,曾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辑、编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等。其作品《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和《父亲》三次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双琴记》、《学者之死》分获《小说月报》百花奖。《鹿心血》被读者评为2010年中国散文排行榜第一名。《双琴祭》被读者评为2011年中国微型小说第二名。2009年《母亲》一书被新闻出版署评为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优秀图书。2010年梁晓声被评为“首届最受中小学生喜爱的当代作家”。
梁晓声多部作品被选入各地中学语文教材。他的作品文字朴素、情感真挚,在讲述小人物的酸甜苦辣之时,又闪耀着理想的光芒。本丛书选择梁晓声作品中最能体现其对世态人情思考和人文关怀精神的名篇,结成三册,适合中小学生和文学爱好者阅读。
主要作品有《今夜有暴风雪》《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亲》《雪城》《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等。曾获得全国短篇小说奖、全国中篇小说奖等多种奖项。多部作品被译介到国外。现为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目录
母亲
  母亲
  母亲养蜗牛
  罐头的故事
  月饼的故事
  爱与机缘
  丢失的香柚
  好女人是一所学校
  男人眼里的女人
  男人是女人的镜子
黑纽扣
  黑纽扣
  不速之客
  母与女
  双琴祭
  有裂纹的花瓶
  “老兵”和军马
  兵与母亲
我的少年时代
  我的少年时代
  困境赐给我的
  母亲们,今天请休息
  行孝在当下
    ——写给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儿女们
  回味母爱
  感激
  爱丽丝的自由
  孩子和雁
茶村印象
  茶村印象
  王妈妈印象
  文明的尺度
  你该如何去选择
  叩问社会的良知
  有什么孩子就有什么未来
蜻蜓发卡
  蜻蜓发卡
  喷壶
  小垃圾女
  我和橘皮的往事
  海的诱惑
  “十姐妹”出走
  也许是错过的缘
  心灵鸡汤
    ——五个感人至深的心灵故事
  我的第一本小人书
  母亲和她的干儿女们
感谢的话
读梁晓声作品感悟
青少年朋友的良师益友
  ——梁晓声作品读后感
人生因阅读而精彩
  ——梁晓声作品编后语
媒体及教育系统对本书的推荐阅读名单

内容摘要
 《母亲(插图珍藏版)》由梁晓声著,包括《母亲》《母亲养蜗牛》《兵与母亲》《丢失的香柚》《喷壶》等优秀作品。《喷壶》等作品入选日本的中学语文课本。《母亲》获得新闻出版总署第六次向全国的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奖。真诚做人,教人学会感
恩,并在苦难中奋发向上是梁晓声作品的主色调。
《母亲(插图珍藏版)》适合大众阅读。

精彩内容
 母亲前不久我从电视中又看到大马哈鱼:母鱼产子,小鱼孵出。
想不到它们竟是靠噬食它们的母亲而长大的。母鱼痛楚地翻滚着、扭动着,瞪大它的眼睛,张开它的嘴和它的腮,搅得水中一
片红。却并不逃去,直至奄奄一息,直至狼藉成骸……我的心当时受到了极强烈的刺激。
我瞬间联想到长大成人的我自己和我的母亲。
联想到我们这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上一切曾在贫困之中和仍在贫困之中坚忍顽强地抚养子女的母亲们,她们一无所有。她们平凡、普通、默默无闻。最出色的品德乃是坚忍。除了她们自己的坚忍,她们无可傍靠。然而她们也许是最对得起她们儿女的母亲!因为她们奉献的是她们自己。想一想那种类乎本能的奉献真
令我心酸。而在她们的生命之后不乏好儿女,这是人类最最持久的美好啊!
淫雨在户外哭泣,瘦叶在窗前瑟缩。这一个孤独的日子,我想念我的母亲。有三只眼睛隔窗瞅我,都是那杨树的眼睛。愣愣地呆呆地瞅我,我觉得那是一种凝视。
我多想像一个山东汉子,当面叫母亲一声“娘”。
“娘,你作啥不吃饭?”“娘,你咋的又不舒坦?”荣成地区一个靠海边的小小村庄的山东汉子们,该是这样跟
他们的老母亲说话的么?我常遗憾它之对于我只不过是“籍贯”,如同一个人的影子当然是应该有而没有其实也没什么。我无法感
知父亲对那个小小村庄深厚的感情。因为我出生在哈尔滨市,长大在哈尔滨市。遇到北方人我才认为是遇到了家乡人。我大概是历史上最年轻的“闯关东”者的后代——当年在一批批被灾荒从胶东大地向北方驱赶的移民中,有个年仅十四岁的孑然一身、衣衫褴褛的少年,后来成了我的父亲。
“你一定要回咱家去一遭!那可是你的根土!”父亲每每严肃地对我说,“咱”说成“砸”,我听出了很自豪的意味儿。
我不知我该不该也同样感到一点儿自豪,因为据我所知那里并没有什么值得自豪的名山和古迹,也不曾出过一位什么差不多可以算作名人的人。然而我还是极想去一次。因为它靠海。是中国海岸线的最东端,是大陆伸向海洋的东极地。
可母亲的老家又在哪里呢?靠近什么呢?
母亲从来也没对我说过希望我或者希望她自己能回一次她的老家的话。
母亲是吉林人么?我不敢断定。仿佛是的。母亲是出生在一
个叫“孟家岗”的地方么?好像是,又好像不是。也
许母亲出生
在佳木斯市附近的一个地方吧?父亲和母亲当年共同生活过的一
个地方吗?
我很小的时候,母亲常一边做针线活,一边讲她的往事——兄弟姐妹众多,七个或者八个。有一年农村闹天花,只活下了三个——母亲、大舅和老舅。
“都以为你大舅活不成了,可他活过来了。他睁
开眼,左瞧瞧,右瞧瞧,见我在他身边,就问:‘姐,小石头呢?小石头呢?’我告诉他:‘小石头死啦!’‘三丫呢?三丫呢?三丫也死了么?’我又告诉他:‘三丫也死啦!二妹也死啦!憨子也死啦!’他就哇哇大哭,哭得憋过气去……”母亲讲时,眼泪扑簌簌地落,落在手背上,落在衣襟上,也
不拭,也不抬头。一针一针,一线一线,缝补我的或弟弟妹妹们的破衣服。
“第二年又闹胡子,你姥爷把骡子牵走藏了起来,被胡子们吊在树上,麻绳蘸水抽……你姥爷死也不说出骡子在哪儿,你姥姥把我和你大舅一块堆搂在怀里,用手紧捂住我们嘴,躲在一口干井里,听你姥爷被折磨得呼天喊地。你姥姥不敢爬上干井去说骡子在哪儿,胡子见了女人没有放过的。后来胡子烧了我们家,骡子保住了,你姥爷死了……”与其说母亲是在讲给我们几个孩子听,莫如说更是在自言自语,更是一种回忆的特殊方式。
这些烙在我头脑里的记忆碎片,就是我对母亲的身世的全部了解,加上“孟家岗”那个不明确的地方。
我的母亲在她没有成为我的母亲之前拴在贫困生
活中多灾多难的命运就是如此。
后来她的命运与父亲拴在一起仍是和贫困拴在一
起。
后来她成了我们的母亲,又将我和我的兄弟妹妹拴在了贫困上。
我们扯着母亲褪色的衣襟长大成人。在贫困中她尽了一位母亲最大的责任……P2-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