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小史
¥
32.31
8.3折
¥
39
九五品
仅1件
作者孙大章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419006
出版时间2016-0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00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39元
上书时间2024-07-1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五品
- 商品描述
-
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古代建筑小史
定价:39元
作者:孙大章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302419006
字数:175000
页码:30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斗栱横梁,筑方圆九万里华夏;宫室园林,观上下五千年兴衰。 读建筑,品文化,从细微处识见中国古代技术与思想的精华。《中国古代建筑小史》,一本闲暇时间就能读懂的中国建筑史。
内容提要
中国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文化宝库中独树一帜。但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建筑及建筑研究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较大,导致中国现当代——尤其是20世纪末期到21世纪——建筑的发展呈现出较为混乱的局面。针对这种情况,对于中国古代建筑的普及和宣传就显得尤为迫切。 本书以“史话”体裁,概括而形象地为广大读者介绍了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流程、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技术,为进一步了解和发扬我国古代建筑的传统奠定了基础,并在继承传统与探索革新的过程中,起到不可多得的引导作用。
目录
序1 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分期和演变 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约四千年,而中国建筑的历史要比史书记录的年代更古远得多。它经历过曲折的道路,同时又不断革新,不断发展。按照它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其发展过程可以大致分为原始社会时期、奴隶社会时期、封建社会早期、封建社会中期、封建社会晚期这五个历史阶段。2 半坡及姜寨 穴居及巢居分别是我国上古时代北方、南方的原始居住形式,而它们也分别演化出了抬梁式、穿斗式这两种中国古代建筑最普遍的建筑形式。半坡及姜寨是我国原始社会最有代表性的居住遗址,其建筑布置形式已经明确反映出当时社会生活的特色。3 二里头及殷墟宫殿与陵墓是奴隶社会中诞生的两类重要建筑。二里头遗址为夏代晚期,除拥有宫室、墓葬外,廊院也是其重要特色之一。殷墟遗址为商代,在此发掘出了规模极为宏大的王室、贵族墓葬。在这个时期内,建筑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城墙、台基、木构、桥梁等已然成形。人们集居的城市内部已有了功能的分区。4 《考工记》 《考工记》是我国最早的记叙工艺制造的著作,其中列举了应用木、金、革、石、土五种材料及绘染材料的三十种手工业工种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制度规定。其中“匠人”章节记录了工匠的土木营造技术,保留了先秦时期建筑与规划方面的重要资料,其影响一直流传后世。5 高台榭,美宫室从先秦到两汉,台榭与宫室成为各国君主享乐与炫耀国力的重要手段。在木结构处于初始阶段、尚不能建造大体量建筑物时,工匠们用土木混合的结构方式来解决多层建筑的问题。随着木结构建筑的日益成熟,楼阁宫殿更多地采用纯木结构制造,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外貌。6 万里长城长城不仅是世界建筑史上“七大奇迹”之一,还是我国建筑工程历史的一部札记。从公元前7世纪到16世纪中叶,长城的建造横跨23个世纪,工程量难以计算,材料也从最初的土筑、木板墙到后期的石墙、砖墙。长城不仅是古代重要的防御工程,也是建筑艺术史上的一块瑰宝。7 里坊与街巷方整平直的街道方格网系统堪称我国传统城市规划布置最重要的特色,这一形式来源于里坊制。里坊制及与其相应的闾里制度早在战国时代就已经成形,并一直延续至汉、唐,直到宋代才被街巷制所完全替代。里坊制与街巷制不仅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标配”,还影响到东亚其他国家。8 寺塔建筑中所反映的中印、中日文化交流 佛教作为各国各地之间的文化传播媒介,在建筑的交流中也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我国的石窟、佛塔等建筑形式均由印度传来,而我国的佛寺建筑又深深影响了日本寺院的营建。在古代,国家间的政治、经济交流往往较为困难,而宗教却能打破国界的藩篱,促进文化间的融合与发展。9 赵州桥与拱券结构 尽管我国古代建筑以木构为主,但以砖石为材料的拱券结构也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桥梁及防火要求高的地面建筑上。中国拱券结构随着建筑技术与建筑材料的进步逐渐发展成熟,在技术、艺术上都具备极高的水准。10 《营造法式》及清工部《工程做法》 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古代关于科学技术、建造技艺的著作极其罕见,其中的代表是宋代李诫编著的《营造法式》和清工部的《工程做法》。《营造法式》是宋代建筑工程的总结性科学著作,亦反映出至12世纪时我国建筑科学所取得的高度成就。《工程做法》主要内容则是建筑过程中的监督控制,尽管技术层面上有所逊色,却在装饰工艺等方面有其所长。11 能工巧匠出自民间中国古建筑工艺之精湛,构造之巧妙,在世界建筑史上亦享有盛名,取得了极其辉煌的成就,而这些成就却是一些默默无闻、连姓名都没有留下来的民间匠师们创造的。与此同时,也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反映出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12 上林苑、花石纲、《园冶》 中国的园林艺术将自然山水之美融汇于一方天地之间,风格独树一帜,典雅优美。从奴隶社会开始,就已经有了苑囿式的园林。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苑囿逐渐被人工建造的山水园、因地制宜的宅园所代替。明朝末年计成所著的《园治》即为总结宅园建造经验的专著。13 视死如生的艺术——陵墓的地上地下 “视死如生”是中国古代的人们对于死亡的理解,这种理解也反映在了独特的墓葬形制和陵墓建筑之中。中国的陵墓建筑可分为地下和地上两部分,地下部分满足了死者“死后生活”的需求,地上建筑则以恢弘的布局来表现死者的精神永存。14 轴线艺术轴线对称式布局在中国古建筑中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纯属的技巧,小到一所住宅,大到整座城市,都有可能因循中轴线进行精确的配置。中国古代工匠通过对直轴、曲轴、竖轴、虚轴这四种轴线形式的运用,制造出了无数千变万化、巧夺天工的建筑作品。15 彩色建筑 世界上任何国家或地区的建筑都缺少不了色彩,但每个国家的建筑色彩基调和风格又各不相同。中国古代建筑色彩与众不同,用色强烈;图案丰富;使用色彩的部位多,面积大,但彼此间又十分和谐统一,具有绚丽、活泼、生活气氛浓厚的艺术风格。在形成中国建筑色彩的诸多因素中,以琉璃瓦、彩画及汉白玉材料所起的作用最大。16 乡土建筑之根——民居 古代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乃至各个国家内的各个地区之间的建筑都具有明显的差异,表现出浓厚的乡土气息。中国地域广博,历史悠久,现存的具有特色的民居建筑不下数十种,其数量之多,形式之异,在世界各国中也是十分少见的。即使在今时今日,也是一笔丰厚的历史遗产。17 华夏建筑的特色严整的城市规划,标准化、多样化的木结构体系,建筑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就地取材,因材致用,绚丽多姿的色彩……中国传统建筑正是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内涵,成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迥然不同的建筑体系,亦对现当代建筑艺术的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
作者介绍
孙大章,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195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就职于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建筑历史研究所,任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并任中国紫禁城学会顾问、中国文物学会民居学术委员会顾问、传统建筑园林研究会常务理事等。专注于建筑历史、民居、清代建筑及古建筑彩画等方面的研究,并主持复原山海关古代建筑等多个项目,在业内声誉卓著。曾参与编纂《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五卷“清代建筑史”,并有《中国民居研究》《中国民居之美》《中国古代建筑彩画》等多部著作。
序言
前言 中国比较正规的建筑史学研究若自1929年国内最早的建筑历史研究团体“中国营造学社”成立之日算起,迄今已有八十余年。这其间,经国内各地学者潜心研究,多方努力,已取得了弥足可观的成绩,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的诸门类中,建筑史研究可说是处于领先地位,其社会作用也日益增大。但建筑史的社会效用问题却不能一下就能被人们认识到。 营造学社建社缘起曾提到“中国之营造学在历史上、在美术上,皆有历劫不磨的价值,……非依科学之眼光,作有系统之研究,不能与世界学术名家公开讨论,……深惧文物沦胥,传述渐替,……纠合同志若而人,相与商略义例,分别部居,庶几绝学大昌,群材致用。”其核心思想即是挽救国粹,发扬传统,对建筑史的社会作用并未详细研讨。解放初期受苏联文学艺术理论影响,提倡社会主义时代的艺术应该具有“民族的形式、社会主义的内容”。因此,学习中国建筑历史成为创造中国建筑的民族形式的直接目的。其后有的同志提出学习建筑史,认识祖国建筑成就,可以启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具有积极的思想教育作用。20世纪60年代时亦提出过“学习与研究建筑史,是为了从建筑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引出建筑发展的客观规律,总结过去建筑创作的技术、技巧及多种多样的形式处理经验,以培养正确的建筑学术观点,提高建筑理论修养和创作技巧” ,即从更深一层的意义上发挥学习历史的作用。多年来,这些观点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推动着建筑历史研究工作。 若以较高的要求考察建筑史的研究工作,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尚有距离。一则是客观有困难,如建筑史基础史料尚待进一步发掘,研究的后备力量尚嫌不足,建筑史学科牵涉的范围太广,等等;但另一方面,在认识史学作用上存在不同看法,亦为重要原因之一。 “古为今用”的道理人人赞成,但如何达到“今用”的目的却看法不一。20世纪50年代中把具体历史形式简单机械地作为新建筑的民族形式加以引用,实为当时的建设工作帮了倒忙。社会条件不同了,历史形式不能简单地再现,对于已经成为过去的事,唯有从总结经验入手,得其精髓,才能收参借之功。即由现象到规律,由具象到抽象,由静止到变化,由实到虚,将历史经验上升到本质认识,才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维活动,反过来促进当前的工作。这样的理解可能是条曲折的道路,可能也是史学“今用”所需要的特殊道路。在这本“史话”论述中,希望朝这方面努力,效果如何,还有待实践的验证。 历来治史的表达方式并非一途,各有所长。以社会历史的通史著作为例,有的以人为纲进行论述,如以《史记》为代表的“二十四史”巨著,该体例称之为纪传体史书。历朝的帝、王、将、相皆有纪传,每个人在历史上的功过、作用,记叙清楚,一目了然。帝相为政,贤哲做人,皆可借鉴。有的史书以时间顺序为线进行叙述,如《资治通鉴》等,称之为编年体史书。社会历史的兴衰嬗替,条清目楚,人事交叙,相互补充,时代脉络非常明显。而且这类史书在查找资料方面也非常便利。再有的史书以事为体,如《宋史纪事本末》等书,称之为纪事本末体史书,记叙中不分人、时,而以重要历史事件发展始末缘由为叙史之本。不求罗列所有历史事实与人物,而把一代王朝有重要历史价值的事件中的经验、教训提炼出来,使读史者可有所鉴借。 近年来有关建筑史的著作亦有不少体例,除了地区性的、类型性的、游记性的或辞书性的书籍以外,通史体例的有:1980年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组织编写、由刘敦桢教授担任主编的《中国古代建筑史》。这是一本按时代划分为七个历史时期进行介绍的建筑史书,对每个历史时期的各类建筑活动及遗存实例都进行了叙述及分析,以期使读者建立起时代概念。这本书虽不是按逐年排列方式进行编写,但总的来说应列入编年体历史的范畴。1982年,为适应教学需要,由我国几座高等院校的建筑系共同编写了一部《中国建筑史》教材课本,其中古代建筑史部分除概况外,其余各章节是按城市、宫殿、坛庙、陵墓、宗教建筑、住宅、园林等建筑类型进行编写的。每一种类型的基本情况、历史演变等皆详尽阐述,给读者建立起有关该类型建筑的纵向概念,应该说是一种纪传体的写法。1985年出版的《中国建筑技术史》是按工种类别分类编写的,这种编写方式虽非以人物为纲,却是以类型、类别为则,从体例上应该归入纪传体史书之列。1999年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组织编写的《中国建筑艺术史》,是以朝代为纲,以类型为细目编写的,属于编年与纪传相结合的写法。2003年出版的《中国古代建筑史》五卷集,是由东南大学、清华大学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的学者共同编写的。该书的资料已经极大的丰富了,观点亦有所发展,是目前较为深入的建筑史学论著。该书是按汉代以前、南北期隋唐、宋辽金、元明、清代五卷分述的。但每卷内的章节仍按建筑类型论述,也是采用编年与纪传相结合的写法。 各类编写方式皆有利弊,为了探索新的求知途径,不妨采取记事本末的方法,以历史事件为线索,采用“史话”的形式编写建筑历史。这样做可让初学者直接登堂入室,不必在“史料学”上兜圈子,将作者的心得与读者的感受直接挂起钩来。这类写法往往较多趣味性,使读者免去“苦读”的压力。亦可能更有利于达到寻求历史规律,借鉴历史经验的目的。这本书拟本着这种想法去努力。但作为尝试,其中谬误之处定不会少,恳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这本书是作者于1986年应当时出版社的约请,作为《中国建筑知识丛书》中的笫一本出版的,据今已近30年。以目前的研究水平考察,此书论述尚觉浅易,资料亦不够丰富,有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及技术成就尚未论及,本人亦不满意。但受年龄及身体条件所限,已不可能重新编写。请华大学出版社认为该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有一定的读者范围及阅读价值,对普及中国古代建筑知识有益,希望再版此书。本人只能就原稿略加增删,补充图片,以期水平略有改善而已,希望读者见谅。
孙大章 2015年6月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