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生活重塑教育:中国的教育创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为生活重塑教育:中国的教育创新

13.01 2.6折 49.8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234304

出版时间2016-1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66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49.8元

上书时间2024-05-09

灵感飞驰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为生活重塑教育:中国的教育创新
定价:49.80元
作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1-01
ISBN:9787300234304
字数:220000
页码:26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中国教育正面临这样一个转折点:从满足基本需求,到追求好的教育、理想的教育。本书出现的案例,为当今中国的教育找到一条可复制的创新之路。◎ “LIFE教育创新”系列图书首度发布“LIFE教育创新”项目是一个平台,汇聚了中国优秀的教育创新案例,并与国际教育前沿接轨;它旨在展现自下而上教育变革的力量,反思教育的问题,并寻求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中国教育创新案例集中呈现在中国教育领域的各个角落,正在孕育着一股股创新力量,本书精选出8个中国的教育创新案例,展现出中国教育工作者以及社会各界对教育变革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和孜孜不倦的探索。
内容提要
汇聚中国具有代表性的教育创新案例中国教育创新峰会(LIFE)案例集隆重发布!本书系中国教育创新峰会(LIFE)丛书第 一辑。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和互联网时代的中国教育,需要一场深刻的变革,改变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教育体制和教育价值,实行以人为本的教育,回归到生活的教育,保护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学生的个性。首届“LIFE教育创新峰会”于2015年4月召开,汇聚了众多教育话题和创新案例,本书从中精选出8个案例进行深入探索,全面展现案例相关个人、机构和学校所做出的努力。正是这些零星的新学校、新教育的出现,昭示着中国教育面临的转折,以及一场正在孕育之中、即将席卷全球的教育风暴。我们相信,教育关乎生命、融于生活、适于终身,教育创新源于社会中每个个体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出点滴改变。
目录

作者介绍
21世纪教育研究院以独立视角研究教育问题,以社会力量推动教育变革是一家以教育公共政策研究、教育创新研究为主的民办非营利性组织,致力于以独立的立场开展教育研究与政策倡导,聚集教育界内外的民间智慧,推动中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追求好的教育、理想的教育。研究院开展了多项教育研究项目和活动,通过高峰论坛、学术研讨会、讲座、教育沙龙、出版等形式,开展公众讨论,进行教育传播和推广。
序言
教育创新:花开的声音   杨东平2015年4月,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举行的首届“LIFE教育创新峰会”上,我们集中展示并交流了一批教育创新的优秀案例。本书所呈现的,就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也许它们只是绚丽的几朵花儿、几片花瓣,但它们的色彩和芬芳,传递的却是春天的信息。这样的认知,似乎与我们的教育现实相距甚远。我们每天面临的,难道不是疲惫的学生和焦虑的家长?打而不倒的应试教育至今不是仍在肆虐作怪?也许,围困和突围、枯朽和新生这两个似乎矛盾却并存的事实,构成了当代教育的真实图景。正是这些零星的、散漫的、自发的、弱小的新学校、新教育的出现,昭示着季候演化和潮流转变的信息。其背后,是一场正在孕育之中的即将席卷全球的教育风暴。无论在中国还是世界,教育创新的基本使命,是要改变已经完全不适应社会发展、在19世纪形成的被诟病为“教育工厂”的学校教育;是在知识经济和互联网时代,重新定义知识、学习、教育、学校,培养能够创造未来的人才。我经常说,在中国,实现这一目标要更为艰巨和困难,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三座大山”:不仅要改变19世纪的“教育工厂”,而且要改变延续了1300年历史的科举教育传统,要改变20世纪50年代移植过来的苏联高度集中、计划的教育管理体制。正因如此,在依然坚固的大一统教育体制的边缘,这些“闲花野草”的发芽生长,就格外令人震惊和欣喜。仅就本书所展示的这几个案例而言,正在发生的教育创新的丰富性、多样性也颇为可观。地处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的罕台新教育实验小学,秉持新教育实验的理念,以阅读为主干重构课程和教育,探索“全人课程”,缔造“完美教室”,使晨诵、午读、暮省成为校园的独特风景和师生共同的生活方式;已在国内外创办了10所学校的百年职校,秉持着“教育照亮人生,技能立足社会”的理念,以企业家的经验办学,真实地改变了许多进城务工的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命运;青海的吉美坚赞民族职业学校,致力于将传习藏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民族化的特色教育;具有百年历史、来自德国的华德福教育,从成都进入中国,已经在各地生长、开放。华德福教育是一种按照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重视真善美结合和身心统一的全人教育,在国家化、科学化的主流教育之外,开辟了新的生长方向;成都市作为教育创新最为活跃的地区,同辉(国际)学校融合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融合了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儿童的教育,形成培养“野性而高贵的人”的育人目标,实行“自然、自主、自信、自强、自由” 以及“有料、有节、有趣、有种、有爱”的教育;北京的日日新学堂是一所家长自助创办的学校,探索融合西方的理性精神和东方的感悟式智慧的“真教育”,形成了独特的学校文化和教育品质;泉源高中实验班则致力于构造互联网时代的现代学校教育,基于“中央厨房”式的后台,提供大规模教育下定制化、个性化的教学;深圳的明德实验学校是办学体制创新的典范,由腾讯基金会与地方政府合作,建立全新的管理体制和治理方式,奠定了教育家办学的制度环境。这些不同体制、不同类型学校基于不同理念和文化资源所做的教育创新,虽然有着不同的操作路径,但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育实际,具有可复制可推广的普适性。这一事实,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充斥在我们生活中的无力感和倦怠感?在同样的体制制度和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他们做出了不同凡响的业绩。令人感慨和值得深思的问题是,这样的创新为什么会发生在那里?教育变革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其实,答案是简单而清晰的:每一所案例学校背后,都有一个富有教育理想、变革勇气和高度智慧的教育家。古往今来,所有的教育进步都来自教育家和教育家精神。这是今天在中国特别珍稀、因而特别需要珍惜和弘扬的资源。21世纪教育研究院有两个口号:“学在民间”和“教育因你而改变”,强调的就是这种自下而上、自主自发、基于每一个人的主动性的草根力量。 虽然本书介绍的是学校创新的案例,但教育创新的领域并不止于学校。在全球化和互联网的时代,教育的场域正在迅速扩大,“学校在窗外”已经成为一个共识。就学校教育而言,从教学走向教育是一种创新;打通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的关系,走向社会化学习、个性化学习,将是一种更为深入的创新。因而,在学校教育之外,我们也在关注生活教育、社区教育、家庭教育、在家上学、多元文化教育等等,关注理念和价值创新、体制和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相信在勇于创新的教育家的鼓舞和感召下,会有更多的志士仁人加入这一行列,从而实现为生活重塑教育、进入学习化社会的理想。2016年9月10日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