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肿瘤内科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临床肿瘤内科学

80 5.4折 148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徐瑞华,姜文奇,管忠震 主编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9787117183185

出版时间2014-05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927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148元

上书时间2024-04-30

灵感飞驰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临床肿瘤内科学
定价:148元
作者:徐瑞华,姜文奇,管忠震 主编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5-01
ISBN:9787117183185
字数:1745000
页码:927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临床肿瘤内科学》内容全面,涵盖肿瘤内科相关基础与临床理论,突出介绍靶向药物;详尽介绍个种常见肿瘤内科治疗。  《临床肿瘤内科学》资料丰富,参照2013年NCCN治疗指南和国内外大量文献,并结合编者多年的临床和科研经验。  《临床肿瘤内科学》突出实用,每种常见肿瘤以“诊断和分期”、“综合治疗原则”及“化学治疗和靶向治疗”为重点详尽阐述;并在第36章列举常见肿瘤化疗方案及分子靶向治疗方案。  本书作者: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领衔,临床一线专家共同编撰  本书内容全面:  涵盖肿瘤内科相关基础与临床理论,突出介绍靶向药物;详尽介绍各种常见肿瘤内科治疗  本书资料丰富:  参照2013年NCCN治疗指南和国内外大量文献,并结合编者多年的临床和科研经验  本书突出实用:  每种常见肿瘤以“诊断和分期”、“综合治疗原则”及“化学治疗和靶向治疗”为重点详尽阐述;并在第36章列举常见肿瘤化疗方案及分子靶向治疗方案
内容提要
《临床肿瘤内科学》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领衔 ,临床一线专家徐瑞华、姜文奇、管忠震共同编撰。 《临床肿瘤内科学》涵盖肿瘤内科相关基础与临 床理论,突出介绍靶向药物;详尽介绍各种常见肿瘤 内科治疗, 参照2013年NCCN治疗指南和国内外大量文献,并结合 编者多年的临床和科研经验, 每种常见肿瘤以“诊断和分期”、“综合治疗原则” 及“化学治疗和靶向治疗”为重点详尽 阐述;并在第36章列举常见肿瘤化疗方案及分子靶向 治疗方案。
目录
章 肿瘤分子生物学 节 肿瘤的体细胞进化理论 第2节 肿瘤细胞周期调控与信号转导通路 第3节 肿瘤干细胞理论第2章 抗肿瘤药物及临床药理学 节 常用的化疗药物 第2节 靶向药物 第3节 抗肿瘤药物临床药理学第3章 抗癌药物的耐药性第4章 干细胞支持下的大剂量化疗 节 造血干细胞移植 第2节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第3节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第5章 癌痛的治疗 节 世界卫生组织的癌痛“三阶梯”治疗原则 第2节 癌痛药物的分类及临床应用第6章 肿瘤内科常见并发症与急症及其处理 节 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 第2节 脊髓压迫症 第3节 急性腹泻综合征 第4节 肿瘤崩解综合征 第5节 高钙血症 第6节 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第7章 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 节 概述 第2节 肿瘤药物I期临床试验 第3节 细胞毒药物临床试验 第4节 肿瘤分子靶向药物临床试验第8章 头颈癌 节  第2节  第3节 其他头颈癌第9章 乳腺癌 节 乳腺癌的诊断与分期 第2节 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原则 第3节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第4节 乳腺癌的新辅助和辅助治疗 第5节 乳腺癌的姑息性化疗和靶向治疗 第6节 三阴乳腺癌的病理学特征和诊断治疗0章 小细胞肺癌 节 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和分期 第2节 小细胞肺癌的综合治疗原则 第3节 小细胞肺癌的化学治疗和靶向治疗1章 非小细胞肺癌 节 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和分期 第2节 非小细胞肺癌的综合治疗原则 第3节 非小细胞肺癌的辅助治疗和新辅助治疗 第4节 非小细胞肺癌的姑息化疗和靶向治疗2章 恶性胸腺瘤 节 恶性胸腺瘤的诊断和分期 第2节 恶性胸腺瘤的综合治疗原则 第3节 恶性胸腺瘤的化学治疗3章 恶性胸膜间皮瘤 节 恶性胸膜间皮瘤的诊断和分期 第2节 恶性胸膜间皮瘤的综合治疗原则 第3节 恶性胸膜间皮瘤的化学治疗4章  节 的诊断与分期 第2节 的综合治疗原则 第3节 的辅助和新辅助治疗 第4节 的姑息化疗和靶向治疗5章 胃癌 节 胃癌的诊断和分期 第2节 胃癌的综合治疗原则 第3节 胃癌的辅助和新辅助治疗 第4节 胃癌的姑息化疗和靶向治疗6章 结直肠癌 节 结直肠癌的诊断与分期 第2节 结直肠癌的综合治疗原则 第3节 结直肠癌的辅助和新辅助治疗 第4节 直肠癌的辅助和新辅助治疗 第5节 结直肠癌的姑息性化疗和靶向治疗 第6节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7章  节 的诊断和分期 第2节 的综合治疗原则 第3节 的辅助治疗 第4节 的姑息性化疗和靶向治疗8章 原发性肝癌 节 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和分期 第2节 原发性肝癌的综合治疗原则 第3节 原发性肝癌的化学治疗和靶向治疗 第4节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化学治疗9章 胆管恶性肿瘤 节 胆管恶性肿瘤的诊断和分期 第2节 胆管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原则 第3节 胆管恶性肿瘤的化学治疗和靶向治疗第20章 胃肠间质瘤 节 胃肠问质瘤的诊断和分期 第2节 胃肠问质瘤的综合治疗原则 第3节 胃肠间质瘤的化学治疗和靶向治疗第21章 非胃肠道间质瘤的软组织肉瘤 节 非胃肠道间质瘤的软组织肉瘤的诊断与分期 第2节 非胃肠间质瘤的软组织肉瘤的综合治疗原则 第3节 非胃肠问质瘤的软组织肉瘤的化学治疗和靶向治疗第22章 神经内分泌肿瘤 节 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和分期 第2节 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综合治疗原则 第3节 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化学治疗和靶向治疗第23章 儿童肿瘤 节 儿童白血病 第2节 儿童淋巴瘤 第3节 神经母细胞瘤 第4节 肾母细胞瘤 第5节 软组织肉瘤 第6节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第24章 肾癌 节 肾癌的诊断和分期 第2节 肾癌的综合治疗原则 第3节 肾癌的化学治疗、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第25章 膀胱癌 节 膀胱癌的诊断和分期 第2节 膀胱癌的综合治疗原则 第3节 膀胱癌的化学治疗和靶向治疗第26章 前列腺癌 节 前列腺癌的诊断和分期 第2节 前列腺癌的综合治疗原则 第3节 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化学治疗和靶向治疗第27章 睾丸癌 节 精原细胞瘤 第2节 非精原细胞瘤 第3节 睾丸癌分子靶向治疗进展第28章 妇科肿瘤 节 宫颈癌的诊断、分期和治疗 第2节 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分期和治疗 第3节 宫体癌的诊断、分期和治疗第29章 白血病 节 白血病概述 第2节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分型 第3节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治疗 第4节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治疗 第5节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诊断和治疗第30章 霍奇金淋巴瘤 节 霍奇金淋巴瘤的流行病学、诊断和分期 第2节 霍奇金淋巴瘤的综合治疗第31章 非霍奇金淋巴瘤 节 概述 第2节 各种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第32章 多发性骨髓瘤 节 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和分期 第2节 多发性骨髓瘤的综合治疗原则 第3节 多发性骨髓瘤的化学治疗和靶向治疗第33章 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 节 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的诊断和分期 第2节 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原则 第3节 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的化学治疗和靶向治疗第34章 恶性黑色素瘤 节 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和分期 第2节 恶性黑色素瘤的综合治疗原则 第3节 恶性黑色素瘤的化学治疗和靶向治疗第35章 原发灶不明的恶性肿瘤 节 概述 第2节 原发灶不明的转移性鳞癌的诊治策略 第3节 原发灶不明的转移性腺癌的诊治策略 第4节 原发灶不明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治策略第36章 常用肿瘤化疗方案及分子靶向治疗方案 头颈癌(包括) 非小细胞肺癌 小细胞肺癌 乳腺癌 和胃食管结合部癌 胃癌 原发性肝细胞癌 胆管细胞癌  结直肠癌 肾癌 膀胱癌 前列腺癌 睾丸癌 普通软组织肉瘤 胃肠道问质肿瘤 黑色素瘤 儿童肿瘤 淋巴血液系统肿瘤
作者介绍
徐瑞华,1988年毕业于江西医学院。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2007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现任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肿瘤防治中心副主任。  学术兼职: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中心委员会(CSCO)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化疗学组组长,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化疗学组副组长,广东省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美国ASCO会员委员会国际委员。《癌症》、《临床肿瘤学杂志》、《肿瘤研究与临床》、《中华胃肠外科杂志》编委。  长期从事肿瘤内科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的临床工作及抗癌药物研究。擅长消化道肿瘤(肠癌、胃癌、食管癌、胰腺癌、肝癌)的治疗及研究。曾在美国德州安德森(M.D.Anderson)癌症中心工作3年,并聘为客座副教授。负责执笔及参与撰写中国版《NCCN结肠癌临床指导原则》、《NCCN直肠癌临床指导原则》、《NCCN胃癌临床指导原则》临床共识,负责、参与了多项国际及国内抗肿瘤新药(细胞毒性药物及靶向治疗药物)的临床  试验,是多项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的学术委员会委员(Steering Committee Member)。承担了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课题。    姜文奇,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1982年上海第一医学院本科毕业;1988年中山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1997年至2000年由国家教委选派到美国伯明翰大学医学院临床药理系和美国安德森癌症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2005年在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获高级医药卫生管理学(h-EMBA)硕士学位。  行政任职:曾担任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副主任、副院长。现担任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内科主任,淋巴瘤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副所长,国家抗癌新药临床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等。2011年3月起,兼任深圳大学医学院首任院长。  学术任职:中国抗癌协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抗癌协会常委副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分会副会长,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肿瘤临床杂志》副主编,《柳叶刀》(中文版)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抗癌新药评审委员。  社会兼职: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暨广东省委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政协委员。  医疗专长:肿瘤诊断及内科综合治疗(包括化疗、内分泌治疗和生物治疗);对恶性淋巴瘤、胃肠道肿瘤以及胸部肿瘤等有近30年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  科研和教学:从事肿瘤临床药理学研究和国内外抗肿瘤新药临床评价和试验研究工作。主持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重大科技专项课题,包括主持国家“十一五”和“十二五”计划重大科技专项等。在国内外多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共4项。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40余名。  主编出版学术专著《肿瘤内科处方用药手册》、《肿瘤生物治疗学》。参编研究生教材《肿瘤学》和本科生教材《临床肿瘤学》等。    管忠震,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1932年10月出生,1954年岭南大学医学院本科毕业。1963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研究所进修结业。1982年获WHO奖学金美国M.D.AndersonHospital访问研究。1965年起从事肿瘤化疗研究及临床工作,先后任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内科主任、肿瘤学教研室主任、肿瘤医院院长、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肿瘤研究所科学顾问。现任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内科主任导师、卫生部属临床研究基地名誉主任。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抗癌协会名誉理事长。  擅长癌症化学治疗,特别是对恶性淋巴瘤、肺癌、乳腺癌及儿童期肿瘤的化疗。先后参加《肿瘤学》(张天泽、徐光炜主编,1996),《中华内科学》(陈敏章主编,1997),《临床血液学》(李家增主编,1997),《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张之南主编,1997),《恶性淋巴瘤现代诊断与治疗》(黄一容等主编,1997)的编写,曾担任NAVELBINE、IFOSFAMIDE、TAXOL、TAXOTERE、CPT-11、GEMZAR、TOPOTECAN、ABRAXANE、LAPATINB等新药的主要研究人员。  是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内科创始人。1965午被华南肿瘤医院首任院长谢志光教授选调筹建临床化疗学科。经35年的刻苦经营,不仅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建设成为我国主要肿瘤化疗学科基地,而且与国内有关专家共同协作,对我国肿瘤内科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并已成为国内公认的肿瘤化疗学科主要学术带头人,所培育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肿瘤内科,也被国内外同行视为我国最具实力的肿瘤化疗学术梯队之一。作为我国肿瘤化疗领域的开创者之一,为我国抗肿瘤药物的研制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曾被美国人物传记中心(ABI)授予“肿瘤内科学突出贡献奖”。  从1978年起主编我国唯一肿瘤化疗专科杂志《癌症——化疗专辑》,迄今已出版40辑。1997年起编印出版《肿瘤化疗通讯》,对促进我国本专科学术水平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先后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26名。1979年起主持本单位肿瘤化疗专科进修班,先后培养化疗进修生约200名,据统计,迄今已有50多人担任各地化疗科主任,82人取得副高以上职称。另外积极举办参与国内多项专科培训班、讲座及学术座谈会授课,为建设我国专科学术队伍做出了贡献。1985、1995年两次编写《肿瘤化学治疗》讲义为国内各地同行欢迎。
序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