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吐下通治法治疗精神疾病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吐下通治法治疗精神疾病

271 25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其禄 著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9787117142434

出版时间2011-0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04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25元

上书时间2024-04-28

灵感飞驰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吐下通治法治疗精神疾病
定价:25元
作者:李其禄 著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4-01
ISBN:9787117142434
字数:250000
页码:30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吐下通治法治疗精神疾病》:有人把精神分裂症比作人类的精神癌症,有人把它比作一座有待攻克的顽垒,而今作者说,打开这扇顽垒之门的钥匙,也许就在《吐下通治法治疗精神疾病》里!
内容提要
李其禄编写的《吐下通治法治疗精神疾病》介绍了应用吐下通治法治疗各种精神疾病的相关知识。通治法是在吐下法的基础上研发出来的新疗法,解决了中医药治病不能反复验证的问题。全书由基础篇、实践篇、答疑篇和探讨篇四个部分组成。基础篇章“揭开吐下法古老而神奇的面纱”,先概述吐下疗法渊源,后介绍吐下疗法在精神科的临床应用。第二章“吐下疗法治疗精神疾病机制初探”,通过学习、研究现代医学提供的大量实验资料认为,吐下法的治病机制,一是胃肠运动作用,一是排泄致病物质,并经实验证实,淀粉样蛋白也即费舍尔教授所说的脑毒素肽,属中医痰的组成部分。第三章“脱颖而出的通治法”是作者10多年心血的结晶,详细地介绍了通治法的起因、构思与操作技巧,普通医生、护士甚至患者亲属都能学会操作应用。实践篇列举了大量临床实践案例,用来证明通治法可以“通治”各种精神疾病并能使之彻底痊愈是有据可查的。答疑篇是学习、应用通治法必不可少的重要篇章,它能帮助读者在应用通治法时解决一些变化问题。探讨篇是探讨将通治法应用于精神科之外的病种。  《吐下通治法治疗精神疾病》适应于中医师、西医师、中西医结合医师,特别是精神科临床医师参考,也可供广大精神障碍患者家属参考阅读。
目录
基础篇 从吐下法到通治法的历程 章 揭开吐下法古老而神奇的面纱  节 概述  第二节 吐下疗法在精神科临床的应用  第三节 吐下疗法衰落原因及对策   一、原因   二、对策 第二章 吐下疗法治疗精神疾病机制初探  节 运动作用  第二节 排泄物质——“痰”的新认识   一、中医的痰与精神疾病   二、从“脑毒素肽”——淀粉样蛋白探索  第三节 把两种功能结合在一起考虑  第四节 结束语   附:9例精神、神经疾病患者呕吐物中淀粉样蛋白的测定 第三章 脱颖而出的“通治法”  节 “通治法”的起因  第二节 “通治法”的构思  第三节 “通治法”的操作   一、吐法   二、下法   三、西药   四、拔河原理在“通治法”中的应用   附:通治法的常规治疗方案实践篇 通治法治疗精神疾病实录 章 精神分裂症  节 单纯型及通治法验案  第二节 青春型及通治法验案  第三节 紧张型及通治法验案  第四节 偏执型及通治法验案  第五节 未定型及通治法验案  第六节 分裂样及通治法验案 第二章 情感性精神障碍(心境障碍)  节 中度抑郁症(相)及通治法验案  第二节 重度抑郁症(相)及通治法验案  第三节 躁狂症(相)及通治法验案  第四节 躁狂相快速循环型及通治法验案   附:分裂情感性通治法验案 第三章 癔症  节 分离性障碍及通治法验案  第二节 癔症性躯体障碍及通治法验案  第三节 癔症性及通治法验案   附:通治法失败案例 第四章 强迫性神经症  节 强迫观念及通治法验案  第二节 强迫动作与行为及通治法验案  第三节 强迫症兼人格障碍及通治法验案 第五章 多种精神疾病通治法验案选  节 抑郁性神经症(2例)  第二节 神经衰弱(3例)  第三节 多动症(1例)  第四节 癫痫伴发精神障碍(1例)  第五节 脑血管疾病伴发精神障碍(1例)  第六节 运动神经元病(肌萎缩性侧索硬化)伴发精神障碍(1例)  第七节 心理生理障碍——顽固性失眠(3例)  第八节 身心疾病——支气管哮喘(1例) 第六章 难治性的通治法治疗  节 抽动.秽语综合征验案  第二节 精神分裂症验案  第三节 重型内源性抑郁症验案  第四节 松果体囊肿伴发抑郁症验案  第五节 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验案答疑篇 一问:如何正确理解“通治法”的“通治”与“治愈”? 二问:疗效定位在临床上的意义是什么? 三问:如何理解精神疾病患者都能吐出大量痰涎?为何说将痰涎吐干净就可使精神疾病痊愈? 四问:不同患者疗程的长与短,痰涎总量的多与少,为什么悬殊如此巨大?能否举出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把问题说得更透彻? 五问:为什么应用过西药治疗的患者比没用过西药治疗的患者更难治? 六问:通治法在临床上的应用对于忌口的要求很严格,这是精神科医生很难理解的事。为了照顾多层次读者,能否以中西医的观点做一番解释? 七问:同样具有“通治”功能的胰岛素休克、电休克疗法被应用的机会已越来越少,几乎被淘汰,再推出通治法是否还有意义? 八问:书中所说的排泄物中只提到淀粉样蛋白,此外还有没有其他病理性物质? 九问:书名虽把吐、下法并列,书中却很少论及下法,是何原因? 十问:如何理解病情越是恶化或控制不好就越难吐? 十一问:在通治法的应用中,怕的是什么? 十二问:通治法在临床上应用痛心的是什么? 十三问:应用通治法需要注意的是什么?探讨篇吐法——通治法引起的遐想参考书目后记
作者介绍
李其禄,1940年出生,苏北民间中医,从事中医临床近40年,悉心研读《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子和医集》、《本草纲目》等古典医学著作,擅长各种临床疑难杂症。尤其擅长用中医药治疗精神疾病。1979年通过全省统一选拔中医药人员考试,被录取为公立医院中医师。此后,先后在国内外医学杂志上发表和在国内国际学术会议上交流学术论文30多篇。特别是《的中医治疗》一书自1994年出版后,先后有25个省市读者的大量来电、来函、来人求诊,并邀请到上海发展。为此用了10多年时间,专心致力于通治法的临床和科学研究。
序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