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地城镇可持续发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山地城镇可持续发展

18 1.4折 128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重庆市人民政府 编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2148585

出版时间2012-1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505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128元

上书时间2024-04-20

灵感飞驰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山地城镇可持续发展
定价:128.00元
作者: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重庆市人民政府 编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1-01
ISBN:9787112148585
字数:803000
页码:50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朱雪芬、石楠主编的《山地城镇可持续发展》是山地城镇可持续发展专家论坛的学术精粹,分为六个章节,分别从山地城镇的城镇化、城市生态、城市安全、城市规划设计、城市发展理念与技术、城市文化六个方面,收录论文59篇。这些论文是经专家评审从114篇投稿中择优选取的,基本反映了国内学者和专家近年来在相关领域取得的先进研究成果,多学科、多视角的对山地城镇发展理论、实践进行了梳理。
内容提要
我国山地城镇地域分布广,地理差别大,发展条件千差万别。山地城镇可持续发展涉及水文地质、地理科学、规划建设、防灾安全、产业经济以及社会管理等多个学科领域。研究山地城镇规划建设问题,不仅涉及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战略部署,也直接关系到西部地区城镇发展的总体思路,事关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推进和落实,尤其是“十二五”规划对城镇发展的要求。这些都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理清思路,认清不同类型山地城镇的优势与挑战,把握山地城镇建设的科学规律,科学引导山地城镇统筹发展,为我国城镇化进一步发展探寻新的空间,为面广量大的山地城镇空间拓展和建设规划提供有益的探索,趋利避害,促进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积极发挥科技社团在推动全社会创新中的作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和落实“十二五”规划中关于城镇发展的要求,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重庆市人民政府联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等九家全国学会以及重庆市规划局等单位组织了山地城镇可持续发展专家论坛。论坛通过搭建多学科、多部门、产学研相结合的高层次科技创新交流平台,深入交流山地城镇产业发展、规划建设、防灾安全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基础理论与科学技术,服务山地城镇可持续发展,为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建言献策,为我国全面实现城镇化健康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山地城镇可持续发展》是论坛的学术精粹,分为六个章节,分别从山地城镇的城镇化、城市生态、城市安全、城市规划设计、城市发展理念与技术、城市文化六个方面,收录论文59篇。这些论文是经专家评审从114篇投稿中择优选取的,基本反映了国内学者和专家近年来在相关领域取得的先进研究成果,多学科、多视角的对山地城镇发展理论、实践进行了梳理。
目录
序前言章 转型与重构:山区城镇化的特色化路径山地脆弱人居条件下的城镇化之路——中国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的特殊路径云南山地区域城镇化的规划实践与探索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山地丘陵地区特色城镇化发展模式——以江西省为例山地城市新区规划与发展研究——以重庆主城扩城地区为例山地城镇化的动力机制与支撑路径研究——以云南省为例兰州河谷地区荒山利用拓展模式研究重庆市乡村集中居民点选址量化分析初探破解土地资源约束探索贵州山地特色城镇化途径区域绿地系统布局模式探讨——以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为例第2章 生态与宜居:山地城镇发展的战略选择国内山坡地规划经验比较和思考山地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生态环境研究城市生态用地分类与生态空间规划管理方法的研究低碳生态规划的作用机制探讨——以深圳为例山地特大城市“宜居”规划发展路径探索——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基于规划管理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激励性政策研究初探——以深圳为例山地城市地面透水规划对策初探生态型控规中的能源系统整合规划研究——以苏州独墅湖科教园区生态型控规为例“生态底线”理念下长沙城市空间结构的再认识广东绿道体系的构建与展望第3章 安全与防灾:山地城镇建设底线的思考我国山地城镇建设中地质灾害防治的规划对策与建议山地地震灾害城镇避难疏散的安全对策灾后重建应注意山地地域生态特征——针对灾害重建的几点建议山区村镇居民点体系抗震防灾用地适宜性评价公共政策转型的黄土高原地区山地城市设计实践——以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为例山区村镇抗震、防洪建设与减灾对策灾变环境下山地城市应急避难疏散体系自适应规划地震、山地灾害与村镇建设我国山地地质灾害防治与规划建设相关标准与规范的梳理基于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村镇土地利用规划——以彭州甘溪沟流域为例我国地震小三角与滑坡泥石流灾害我国山地城镇规划建设中地质灾害防治的实践与探索中国贵州省董菁水库Ms3.4级水库诱发地震引起岩崩灾害的弹性波地形放大效应第4章 空间与环境:山地城镇风貌特色的营造用风景旅游引领承德山区经济社会发展——以承德市双桥区皇家型沟域经济发展规划为例灾后山地小镇规划设计——以四川省彭州市磁峰镇为例山地城镇滨江地带可持续发展初探山地滨水城市建筑高度控制方法研究——以重庆市长寿湖西岸建筑高度控制研究为例山地滨江城镇沿江岸线景观规划控制研究——以重庆市永川港桥新城为例具有地方浓郁特色的山地城镇绿地系统——从“山体变公园”增绿、建绿新思路,看贵州省城镇公园绿地发展方向城市化进程中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山地居住区规划构建近郊城市森林营造适宜人居环境成功的山地城市规划设计特征分析基于生态建设的山地城镇发展初探——以遵义市乐山镇总体城市设计为例三峡库区城市建筑风貌控制体系研究——以重庆市万州区为例人为干扰下乡村森林景观格局变化的探讨第5章 理念与技术:山地城镇发展的基础支撑构建山地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初步思考刍议山地城镇排水工程规划与设计漠河北极村生态山地城镇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研究山地城市重庆地下污水处理厂建设模式探索山地工业城市交通规划问题与策略探讨——以重庆市长寿区为例组团式城市交通发展策略研究——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基于遥感影像的山地线性构造分布解译“山地城市”界定研究——以重庆市为例基于3S技术的山地城市空间结构演变机理研究三维数字城市模型数据标准技术研究与应用初探山地城市规划区空间管制规划第6章 传承与创新:山地城镇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哈尼族山地聚落人居环境系统探析——以西双版纳三个典型村寨为例历史风貌协调区的城市设计探索山地城镇化过程中传统民居的可持续发展刍议山地城市学理论与实践对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意义——追忆黄光宇先生
作者介绍

序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